胃陰虛

胃陰虛

胃陰虛是證名。胃的陰液不足所出現的證候。見《類證治裁·脾胃》。又稱胃陰不足。由胃熱、胃火熾盛,或溫熱病耗傷胃陰所致。證見口乾唇燥,嘈雜,乾嘔,飲食減少,或吞咽不利,食後胸膈不適,大便乾結,舌紅中心乾,少苔,或舌光、乾絳,脈細數等。治宜養陰益胃。

基本信息

胃陰虛概述

胃陰虛胃陰虛
證名。胃的陰液不足所出現的證候。見《類證治裁·脾胃》。又稱胃陰不足。由胃熱、胃火熾盛,或溫熱病耗傷胃陰所致。證見口乾唇燥,嘈雜,乾嘔,飲食減少,或吞咽不利,食後胸膈不適,大便乾結,舌紅中心乾,少苔,或舌光乾絳,脈細數等。治宜養陰益胃。

病因

多由胃病久延不愈,或熱病後期陰液未復,或平素嗜食辛辣,或情志不遂,氣鬱化火導致胃陰耗傷。

臨床表現

主要表現在胃脘隱痛,飢不欲食,口燥咽乾,大便乾結,或脘痞不舒,或乾嘔見逆,舌紅少津,脈細數。此證多由胃病久延不愈,或熱病後期陰液未復,或平素嗜食辛辣,或情志不遂,氣鬱化火使胃陰耗傷而致。
胃喜潤而惡燥,以降為順。胃陰不足,虛熱內生,熱郁於胃,氣失和降,則胃脘隱痛而有灼熱感,嘈雜不舒,痞脹不適;胃中虛熱擾動,消食較快,則有飢餓感,而胃陰失滋,納化遲滯,則飢不欲食;胃失和降,胃氣上逆,可見乾嘔、呃逆;胃陰虧虛,陰津不能上滋,則口燥咽乾;不能下潤腸道,則大便乾結;小便短少,舌紅少苔乏津,脈細數,為陰液虧少之徵。

診斷

胃脘嘈雜、灼痛、飢不欲食與虛熱症狀共見為辨證的主要依據。

飲食宜忌

1.宜食食物
(1)有滋養胃陰作用的食物如小麥、牛奶、雞蛋、豬肉、鴨肉等。
(2)有潤養胃津作用的食物如銀耳、燕窩、枇杷、梨、蘋果、蕃茄、烏梅、豆腐等。
2.忌食食物
(1)性質溫熱,有助熱傷陰作用的食物如秈米、核桃仁、狗肉、羊肉、雞肉、河蝦、海蝦、海參、草魚、鏈魚等。
(2)味辛辣、性溫熱而燥,易助熱耗陰的食物如韭菜、茴香、芥菜、薤白、荔枝、辣椒、肉桂、乾薑、花椒、胡椒、小茴香、大蒜、白蔻等。

治療方法

溫病條辨·中焦篇》治溫病汗下後胃陰不足,用益胃湯。《臨證指南醫案·脾胃》治胃陰傷知飢少納,用麥冬、川斛、桑葉、茯神、蔗漿等藥。參見胃病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