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肩鎖關節
由肩胛骨肩峰關節面與鎖骨肩峰端關節面構成。關節囊較鬆弛,附著於關節面的周緣,另有連線於肩胛骨喙突與鎖骨下面的喙鎖韌帶(斜方韌帶、錐狀韌帶)加固。肩鎖關節...
肩鎖關節脫位的概述 手術治療 -
鎖肩
舉重運動技術名詞,舉重技術動作。除鎖肩外,舉重運動技術包括引膝、預蹲、發力等。鎖肩與引膝、預蹲、發力是舉重運動的幾個技術環節。
概念解析 相關技術 -
肩鎖關節脫位
肩鎖關節脫位並非少見,可有局部疼痛、腫脹及壓痛,傷肢外展或上舉均較困難,前屈和後伸運動亦受限,局部疼痛加劇,檢查時肩鎖關節處可摸到一個凹陷,可摸到肩鎖關...
病因 臨床表現 檢查 診斷 治療 -
肩鎖關節損傷
肩鎖關節損傷 ,病症名,指運動中暴力致使肩胛骨向下,鎖骨遠端向上,引起關節受傷。
簡介 治療 -
肩鎖關節脫位用矯形器
肩鎖關節脫位用矯形器,由肘托板、肩帶、胸廓帶組成,以使肩胛骨抬起,整個鎖骨下降,為目的的矯形器。該矯形器廣泛適用於肩鎖關節脫位整復後的固定。為了限制肩外...
-
肩鎖關節切開復位內固定及喙鎖韌帶成形術
肩鎖關節切開復位內固定及喙鎖韌帶成形術是肩鎖關節脫位的手術治療,適用於陳舊性肩鎖關節脫位,尚須重建喙鎖韌帶以增強復位後的患者。
別名 分類 ICD編碼 概述 適應症 -
肩峰撞擊
DeSeze和Robinson等(1947)對肩峰下鵻的特殊構造以及大結節的運動軌跡進行了研究,提出了第二肩關節的命名歐美文獻中又稱其為...
概述 病因 發病機制 臨床表現 併發症 -
肩峰下撞擊征
DeSeze和Robinson等(1947)對肩峰下的特殊構造以及大結節的運動軌跡進行了研究,提出了第二肩關節的命名。歐美文獻中又稱其為肩峰下關節(圖1...
概述 病因 發病機制 臨床表現 併發症 -
肩鎖關節切開復位內固定和喙鎖韌帶重建術
肩鎖關節切開復位內固定和喙鎖韌帶重建術適用於3周以上的陳舊性肩鎖關節脫位,除做切開復位與克氏針內固定外,尚需重建喙鎖韌帶以增強復位後的穩固性者。
麻醉方式 適應證 手術步驟 術後併發症 術後護理 -
肩鎖關節切開復位克氏針內固定和喙鎖韌帶縫合術
肩鎖關節切開復位克氏針內固定和喙鎖韌帶縫合術適用於肩鎖韌帶和喙鎖韌帶同時斷裂,引起肩鎖關節完全性脫位,經閉合復位無法獲得滿意對位,或復位後無法用外固定維...
麻醉方式及術前準備 適應證 手術步驟 術後併發症 術後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