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縣農業委員會

肥西縣農業委員會:於1986年6月成立,同時撤消縣農村政策研究室。1997年12月,更名為肥西縣農村經濟委員會。2002年6月在縣黨政機構改革中,不再保留農村經濟委員會、農業局。重新組建農業委員會,農業機械管理局改為農業委員會的副科級內設機構對外保留牌子。原財貿辦公室的蔬菜產銷辦公室職能劃入農業委員會。

辦公地址

肥西縣巢湖西路。

主要職責

(一)貫徹執行《農業法》、《農業技術推廣法》、《種子法》等相關的農業法律法規和國務院、省、市、縣有關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研究擬定本縣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的配套政策、措施,燕負責監督落實。

(二)研究制定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戰略、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年度發展計畫,並組織實施。參與研究制定農業科技、農機、農村能源、農業教育、農業環保、蠶桑等技術推廣的規劃和政策,並監督實施。

(三)研究提出深化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意見;制定本縣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政策;指導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和農村集體、全作組織建設;穩定和完善以 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指導、監督農村土地承包、集體財務和資產、減輕農民負擔、土地使用權流轉工作。

(四)研究提出全縣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意見、規劃,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政策措施,促進農業產前、產中、產後一體化發展;組織協調蔬菜產銷工作;負責農業統計,預測並發布農業各行業產品及農業生產資料供求情況等農村經濟信息。

(五)負責組織實施農業和農村經濟建設的國家投入和利用外資項目;申報組織實施縣政府農業發展基金的項目。

(六)負責農業各產業的產品和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質量標準工作及其質量認證;組織協調種子、農藥、肥料、農膜等農業投入品質量的監測、鑑定和執法監督管理。

(七)負責植物檢疫、病蟲害綜合防治工作;依法監督管理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組織指導江淮分水嶺地區綜合治理開發、扶貧開發及生態農業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監督管理農村能源及其開發利用。

(八)負責農業宣傳工作,協助有關部門做好系統內幹部管理工作;承擔農業技術人員初級職稱的評審工作,組織農業技術人員、農村基層幹部的繼續教育和農民技術培訓工作;指導農業技術推廣隊伍,農村經管隊伍及行政執法隊伍建設。

(九)管理全縣農機工作,做好農機發展的遠景規劃與實施,著重加大農機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力度;加強農機推廣工作,搞好培訓、安全教育及農機安全監理、市場管理等工作。

(十)負責指導農業三場一所的生產、經營和管理,切實維護社會穩定。

(十一)協助有關部門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指導行業學會、協會工作。

機構設定

內設機構

辦公室、人事科、財務審計科、政策法規科、農業科、農村經營管理科、蔬菜產業辦公室、扶貧開發科、農業機械管理局。

縣農業機械管理局 縣農機管理局經歷次機構改革,發生多次變化。其中84年至89年3月為農機管理站,由縣經委領導,87年改由縣農經委領導。89年3月恢復農機管理局,正科建制,屬政府職能部門。97年機構改革,農機局改為政府直屬事業局。2002年機構改革,改為縣農業委員會內設副科級局,對外保留牌子。

縣蠶桑生產辦公室 1992年5月,肥西縣蠶桑生產辦公室暨肥西縣繭絲綢公司成立。一個機構、兩塊牌子、一套人馬,歸屬農委。縣蠶桑辦為正科事業單位,繭絲綢公司屬大集體企業性質,內設財務股、技術服務股、繭絲經營股。

財政全額供給事業單位

1、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原農業科學技術中心)

主要職責:負責全縣農業技術培訓工作,全縣種植業的新技術、新品種試驗示範工作、全縣新技術、新品種推廣工作。

2、植檢植保站、農業生態環境站

主要職責:負責全縣病蟲草害預測預報工作,並及時發布《病蟲草害情報》;負責全縣病蟲草害的防治指導工作;負責全縣農藥新品種、新藥械的試驗、示範和推廣工作;負責全縣植物檢疫工作;負責全縣農業生態環境的監測和預報工作,人民生活主要食品農殘檢測工作,目前僅開展蔬菜農殘檢測工作一項。

3、種子管理站、農藥管理站

主要職責:受農委委託負責全縣種子、農藥生產、經營管理工作,受理農民因種子、農藥質量問題引發的糾紛投訴。

4、土壤肥料工作站

主要職責:負責全縣土壤肥力動態監測和土壤理化性狀化驗分析工作;制訂出土壤培肥改良方案;負責制訂全縣肥料工作發展規劃;依據土壤肥力、理化性狀,擬訂出不同作物施肥配方。

5、農業廣播電視學校

其職責:農業中等職業教育;農民科技培訓及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等。

6、農經總站

其職責:指導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與管理,負責農村財務執法檢查,農業經濟管理幹部的培訓及指導村級財務管理、監督、執法、檢查鄉(鎮)農經站、村、組財務制度的建立健全等工作,對全縣鄉(鎮)統籌和村提留費進行監督審計。

7、農機化技術學校

1986年初農機站設培訓股,1986年8月19日,經肥編[1986]042號文批准恢復農機培訓班,88年5月培訓班更名為農機化技術學校,副科級建制,學校占地8.5畝,現有教職工6人,主要承擔全縣農機駕駛操作、維修和管理人員的培訓任務。1990年2月,經合肥市教育局批准,增掛“肥西縣農機化職業技術學校”的牌子。

8、農機推廣站

1986年至1988年在農機校內設專職農機推廣員。89年9月經編辦下文成立“肥西縣農機化技術推廣服務站”,股級建制。主要承擔全縣農機化新技術、新機具的試驗、示範及推廣任務。

9、農機監理站

主要承擔全縣農業機械及駕駛操作人員的技術檢驗、考核及牌證核發等安全生產工作。20年來,沒有發生農機重特大事故。

10、農村能源辦公室

主要職責:負責全縣農村能源發展規劃,及農村能源項目的實施的管理。

財政差額補助事業單位

農業科學研究所:肥西縣農科所成立於一九七○年,位於桃花鎮桃花村境內,現已規劃合肥市經濟開發區管轄;大棚片面積22.6畝,在城關境內,兩片均在206國道旁,交通便利。該所土地平整,能灌能排,農業生產設施齊全,土地肥沃,目前主要從事蔬菜、花卉保護地栽培試驗研究,良種試驗示範和商品化生產。

(五)企業化管理事業單位

1、種子公司:從事全縣種子生產、經營工作

2、園藝場

園藝場是1954年創辦的國有事業單位,六十年代以前隸屬省農業廳,是合肥地區唯一的大型園藝場,場址位於本縣農興鎮境內,南鄰國家級森林公園紫蓬山森林公園。該場有四十年的生產、繁育苗木的歷史,每年都能向合肥乃至外省地區提供可觀數量盆花以及果樹綠化苗木。從1983年開始,開闢三十畝的花圃,引繁了部分名優花卉品種,有早黃李林400畝,屬於合肥地區“萬畝優質早黃李實驗基地”。

3、棉種場

肥西棉種場是1971年建立的棉花原種繁育場,直屬農業局,位於柿樹崗鄉境內肥西西南路楊桃路北側,全場以繁殖棉花良種為主業,同時生產小麥、山芋良種。1984年創建大米加工廠,日產大米30噸,因經營不善,於2000年破產。

4、水稻良種示範繁育農場

水稻良種示範繁育農場隸屬縣農業局,為事業性質企業管理單位。位於本縣四合鄉境內,有1公里鄉級公路與206國道連線,總耕地面積384畝,其中水面30畝,固定資產總值400多萬元。該場土地平整,格田成方,稻、林、渠配套便於機械操作,土壤類型為水稻土,土地肥沃,屬高產田塊,場內農業生產條件較好,有電灌站一座,硬化渠道3000m,可以實現機電排灌,目前全場主要從事水稻良種繁育、水產養殖、糧油農產品加工。1996年4月:由縣農業局與縣示範繁殖農場共同投資開發的綠豐大廈開工建設,建築面積2922平方米。1997年5月竣工,工程決算209.79萬元。2000年農場與省天禾種子公司第一次進行合作,進行了140畝的常規稻繁殖,收穫近4萬畝的優質稻種,同時,農場還承擔了世行加灌項目二期工程,爭取資金87萬元,增添倉庫、水泥曬場、新建預水渠500多米。大米場始建於1984年,1999年1月縣示範繁殖農場對其大米廠實行破產還債。隨大米廠之後建成的花崗、四合加油站於1998年12月前相繼關閉。

農業概況

肥西縣農業生產自1979年全面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來,農民在自己的承包地里自主經營,一定範圍內的自由種植,激活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農民為了多產糧食,提高收益,積極選用良種,增加化學肥料的施用量,採用適用農業新技術,如雜交油菜育苗移栽,保護地種植等。在耕地面積逐年減少、自然災害頻繁的情況下,糧食總產加權平均仍為48.87萬噸,與建國以來糧食總產最高的1985年的47.80萬噸,年均增加了1.07萬噸。20年來本縣曾二次出現農民賣糧難,分別為1989年和1996年。為此,中共肥西縣委縣政府因勢利導及時提出了調整種植業結構,強力推進農業六大特色產業帶建設的實施意見,使全縣農業生產結構有了明顯的變化。

在國務院、安徽省、合肥市政府一系列惠農政策的激勵下,農業生產力得到進一步提高,1986年全縣農業總產值31198萬元,人均純收入379元,其後螺旋式增長,至2005年農業總產值為293906.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209元,增長了8.47倍(未扣除物價上漲因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