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縣誌

1978年以後,肥城經濟建設迅速發展。 1987年,全縣工農業總產值達到6.43億元。 1958年,國家投資開發肥城煤田,為肥城工業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第一部《肥城縣誌》於明隆慶六年(1572) 由知縣顧庭修,志書亡佚於兵燹之中。現存4部,為康熙十一年(1672)知縣尹任修《重修肥城縣誌》、嘉慶二十年(1815)知縣曾冠英修《肥城縣誌》、光緒十七年(1891)知縣凌紱曾修《肥城縣誌》、光緒三十四年(1908)知縣鍾樹森修《肥城縣誌》。1936年肥城縣政府曾設編修縣誌局,王連儒撰寫了《肥城縣續修縣誌序例》(草稿),後因抗日戰爭爆發而中止。1961年中共肥城縣委辦公室擬定了《肥城縣誌編寫大綱》(初稿),因國民經濟暫時困難而中斷。
新編《肥城縣誌》 始修於1981年,蒐集資料2000多萬字,於1991年1月印刷。本志上限起於清末,下限止於1987年,建置沿革、自然環境、文物古蹟、大事記等適當上溯;重大事件、重要經濟成果在大事記中下延至1990年。全志除編首設序、概述、大事記,編後設附錄、後記外,依次為:行政區域、自然環境、人口、中國共產黨肥城縣地方組織、政黨群團、政權·政協、司法、民政、勞動人事、軍事、經濟綜述、農業、水利、養殖業、林業、肥城桃、鄉鎮企業、工業、煤炭、交通、郵電、城鄉建設、商業、糧油、財稅、金融、經濟管理、教育、科學技術、文化、文物、衛生、體育、民俗、方言、僑務·外事·宗教、人物,共37編。
肥城市位於山東省中部偏西,泰山西麓,汶河北岸。周稱肥子國,西漢高祖初年始置肥城縣。1992年9月,撤銷肥城縣,設立肥城市,轄1個街道辦事處、8個鎮、8個鄉。 全市總面積1277平方千米。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最高點海拔600米,最低點海拔57.7米。中部隆起,形成以肥城盆地為特徵的康匯平原和以汶河為特徵的汶陽平原。全市大小山洪河道43條,較大的山頭96座。 肥城地處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春季多風少雨,氣候乾燥;夏季降雨集中,濕熱高溫;秋季雨量驟減,多秋旱;冬季雨雪稀少。年平均氣溫12.9℃,年均降水659毫米。1987年,全縣總人口88.8萬人,其中99%是漢族,其他有回族、蒙古族、彝族、 壯族、滿族等9個少數民族。肥城資源豐富。經濟作物主要有花生、棉花等。盛產蘋果、 大棗、 柿子等, 肥城桃、花椒、核桃皆為著名土特產品。森林覆蓋率19.17%, 被授予全國平原綠化先進縣稱號。地下礦藏以煤和鉀鹽的藏量最為豐富。據勘察, 埋煤面積106平方千米,累計探明儲量10.7億噸。鉀鹽D級儲量944萬噸,且品位高,易開採。 肥城人民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光緒二十五年(1899),陶山一帶農民自發組織的以反清抗洋為宗旨的大刀會,怒殺作惡多端的英國傳教士卜克斯,成為近代史上著名的教案之一。1927年,境內建立起了第一個共產黨組織--中共東向支部。1938年1月,山東西區人民抗敵自衛團在空杏寺成立, 揭開了地方抗日鬥爭的序幕。1939年5月,八路軍一一五師與中共地方黨政軍機關,在陸房山區一帶據險反擊日本侵略軍,創機動靈活、以少勝多的戰例。 1978年以後,肥城經濟建設迅速發展。1987年,全縣工農業總產值達到6.43億元。糧食總產44萬噸,創歷史最高水平。工業發展更為迅速。新中國成立前,境內僅有私營手工業作坊200餘家。 1950年建立第一家地方國營企業肥城酒廠。1958年,國家投資開發肥城煤田,為肥城工業的發展創造了條件。1987年,全縣工業總產值3.5億元,其中鄉鎮企業工業總產值2億元。全年實現社會總產值12.15億元,比1949年增長30倍;國民生產總值達到6.1億元, 比1949年增長24倍。財政收人4804萬元,比1949年增長22倍。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較大提高。1987年職工年平均工資1678元,人均消費品購買力75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01元,為1949年的12.2倍。 肥城文化歷史悠久,文化古蹟眾多。被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1處、縣級109處。其中,遺址29處、古建築29處、造像石刻37處、古墓葬15處。肥城人才輩出,明清兩代, 縣內有進士16人,舉人66人,貢生295人。見諸經傳的古代文化名人,有春秋戰國時期的左丘明、冉子、柳下惠、范蠡,元代著名詩人張志純,明代歷史學家王納諫,清代散文家安國珍、詩人李廷桂、篆刻藝人朱其鏡、書畫名士姜鴻和鹿星垣,當代畫家王曼碩和張華清、書法家歐陽中石等。 1986年,肥城縣被國家農牧漁業部列為全國名優特產肥桃基地縣。1987年全縣桃種植面積達到2400公頃,年產量261.8萬千克。 肥城煤田是山東的大隱蔽煤田之一,是肥城的資源優勢。國家投資先後建成12對礦井,年生產能力達到500萬噸,成為山東省重要的能源基地。
新編《肥城縣誌》1994年獲全國新編地方志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