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目
肆夏
拼音
sì xià
引證解釋
1、古樂章名。
《周禮·春官·大司樂》:“王出入則令奏《王夏》,屍出入則令奏《肆夏》,牲出入則令奏《昭夏》。” 鄭玄 註:“三夏,皆樂章名。”
《左傳·襄公四年》:“ 穆叔 如 晉 ,報 知武子 之聘也, 晉侯 享之。金奏《肆夏》之三,不拜。”
《禮記 郊特牲 孔穎達 正義》:“樂主和易,今奏此肆夏,大響道奏,主人和易,嚴敬於賓也。”
《魯語》曰:“金奏《肆夏》、《繁遏》、《渠》,天子所以饗元侯也。工歌《文王》、《大明》、《綿》,則兩君相見之樂也。臣以為肄業及之,故不敢拜。今伶簫詠歌及《鹿鳴》之三,君之所以貺,使臣敢不拜貺!”
《淮南子·齊俗訓》:“古者非不知繁升降盤還之禮也,蹀《采齊》、《肆夏》之容也,以為曠日煩民而無所用,故制禮足以佐實喻意而已矣。”
漢 揚雄 《劇秦美新》:“式軨軒、旂旗以示之,揚和鸞、《肆夏》以節之。”
2、泛指宴飲、迎送賓客之樂。
唐 王勃 《乾元殿頌》序:“神禽率舞,光浮肆夏之軒;瑞鳥相鳴,響葉鈞天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