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灑樹聲兼雪,稍檐力借風。每來寒夜後,多在客愁中。
草意閒門共,燈情白髮同。之人天一角,的的似高鴻。
作品注釋
寒夜
寒冷的夜晚。《藝文類聚》卷四二引 南朝 宋 孝武帝 《夜聽妓詩》:“寒夜起聲管,促席引靈寄。” 南朝 梁武帝 《織婦》詩:“調梭輟寒夜,鳴機罷秋日。” 唐 劉禹錫 《酬樂天小亭寒夜有懷》詩:“寒夜陰雲起,疏林宿鳥驚。”
客愁
行旅懷鄉的愁思。 唐 戴叔倫 《暮春感懷詩》:“杜宇聲聲喚客愁,故國何處此登樓。” 宋 戴復古 《秋夜旅中》詩:“旅食思鄉味,砧聲起客愁。” 金 元好問 《即事呈邦瑞》詩:“ 鄭莊 父子重相留,似為良辰散客愁。”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聽稗》:“傷往事,寫新詞,客愁鄉夢亂如絲。” 朱自清 《〈古詩十九首〉釋》:“這種作品,文人化的程度雖然已經很高,顆材可還是民間的,如人生不常,及時行樂,離別,相思,客愁,等等。”
閒門
亦作“閒門”。 指進出往來的人不多,顯得清閒的門庭。 唐 劉長卿 《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詩:“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履痕。白雲依靜渚,春草閉閒門。” 唐 王維 《過李楫宅》詩:“閒門秋草色,終日無車馬。”
白髮
告發;揭露。《新唐書·元載傳》:“ 華原 令 顧繇 上封白髮其私,帝方倚以當國,乃斥 繇 ,除名為民。”《新唐書·韋保衡傳》:“俄為怨家白髮陰罪,貶 賀州 刺史,再貶 澄邁 令,遂賜死。” 宋 洪邁 《夷堅乙志·畢令女》:“事既彰露,不可復續,而白發其事,皆出仲女,所謂壞其法者豈此邪?”
白頭髮。亦指老年。《漢書·五行志下之上》:“白髮,衰年之象,體尊性弱,難理易亂。”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宋 范仲淹 《祭知環州種染院文》:“青春多難兮,白髮始遇。” 明 唐寅 《漫興》詩之一:“內園歌舞黃金盡,南國飄零白髮長。” 楊笑影 《赤子之心》:“他想念母親,甚至看到了她粗糙的雙手和鬢邊的白髮,她慈愛的笑容和溫存的眼睛。”
天一
(1).謂與天合而為一。《莊子·大宗師》:“安排而去化,乃入於寥天一。” 郭象 註:“安於推移而與化俱去,故乃入於寂寥而與天為一也。”
(2).星名。《史記·天官書》:“前列直斗口三星,隨北端兌,若見若不,曰陰德,或曰天一。” 張守節 正義:“天一一星,疆閶闔外,天帝之神,主戰鬥,知人吉凶。明而有光,則陰陽和,萬物成,人主吉;不然,反是。”《晉書·天文志上》:“天一星在紫宮門右星南,天帝之神也,主戰鬥,知人吉凶者也。”
(3).神名。《史記·封禪書》:“其後人有上書,言‘古者天子三年壹用太牢祠神三一: 天一 、 地一 、 太一 ’。” 司馬貞 索隱引 宋均 曰:“ 天一 、 太一 , 北極神 之別名。”
(4).太歲的別名。《廣雅·釋天》:“天一……太歲也。”參閱 清 王引之 《經義述聞·太歲考上》“論太歲之名有六名異而實同”。
的的
(1).分明貌。 漢 劉向 《新序·雜事二》:“故 闔閭 用 子胥 以興, 夫差 殺之而亡; 昭王 用 樂毅 以勝, 惠王 逐之而敗。此的的然若白黑。” 宋 賀鑄 《河傳》詞:“彼美個人,的的風流心眼。”
(2).光亮、鮮明貌。 南朝 陳 徐陵 《在北齊與楊僕射書》:“至於鐺鐺曉漏,的的宵烽。” 唐 陳子昂 《宿空舲峽青樹村浦》詩:“的的明月水,啾啾寒夜猿。” 元 宋褧 《浣溪沙·崑山州城西小寺》詞:“曲沼芙蓉秋的的,小山叢桂晚蕭蕭。” 明 徐渭 《宣府槐龍篇》詩:“的的朱門照,霏霏綠霧濛。”
(3).深切貌,濃郁貌。 唐 蘇頲 《陳倉別隴州司戶李維深》詩:“情言正的的,春物宛遲遲。” 唐 鮑溶 《經隱叟》詩:“蘿景深的的,蕙風閒薰薰。” 明 高啟 《春日懷諸親舊》詩:“涉世悠悠夢,懷人的的思。” 清 黃景仁 《綺懷》詩:“灺盡蘭釭愁的的,滴殘虬水思愔愔。”
(4).象聲詞。 唐 韓偓 《夜坐》詩:“格是厭厭饒酒病,終須的的學漁歌。” 清 陳鼎 《邵飛飛傳》:“其《燕台詞》曰:‘……俗子不知人意懶,挨肩的的唱秧歌。’”
(5).即嫡嫡。謂嫡派親傳。的,通“ 嫡 ”。《古尊宿語錄》卷四:“山僧佛法,的的相承。”
真實;確實。 唐 趙氏 《夫下第》詩:“良人的的有奇才,何事年年被放回?” 宋 陸友仁 《研北雜誌》卷一:“篆法自 秦 李斯 ,至 宋 吳興 道士 張有 而止。後世的的有所據依。” 明 楊慎 《詞品·謝勉仲》:“若‘餘酲未解抹頭懶,屏里 瀟湘 夢遠。’亦的的佳句。”《再生緣》第九六回:“ 酈卿 果是人中傑,才情的的勝奇男。”
作者簡介
德祥,元明間僧。浙江錢塘人,字麟洲,號止庵。工書能詩。洪武初住持徑山寺。永樂中尚在。書宗晉人,擅名一時。詩刻苦,高逼郊、島,有詩曰《桐嶼集》。洪武初,住持徑山,臨終倚座曰:「一隊緌糟漢,我爭如爾何!」談笑而逝。姚少師《祥老草書歌》云:「祥師只今為巨擘,上與閒素爭蠙巑岏。錢塘山水甲天下,秀氣毓子為楩楠。十年不出筆成冢,中山老兔愁難安。晴軒小試烏玉玦,雙龍隨手掀波瀾。昨將一紙遠寄我,天孫機錦千花攢。願師勿置鐵門限,從它須索來千官。搢紳相與嘆莫及,便欲奪去加巾冠。厥聲已播不知息,箱篋盛貯光爛爛。」其為一時推重如此。吳之鯨《武林梵剎志》云:「祥公與夢觀仁公同參,相與肆力於詩。仁公以南粵進翡翠,作詩寓諷云:『見說炎洲進翠衣,網羅一日遍東西。羽毛亦足為身累,那得秋林靜處飛。』太祖怒曰:『汝謂我法網密,不欲仕我耶?』止庵亦以《西園詩》忤上,幾不免。」《西園詩》今載集中,不知所謂忤上者何語,野史流傳,不足信也。祥公有題倪雲林、周履道書畫云:「東海東吳兩故人,別來二十四番春。」又有《為王駙馬賦清真軒》詩,則知公生元季,至永樂中尚在也。有《和御製賜赤腳僧》詩。又《句容道中》詩云「十年三度上京華」,則洪武中應召浮屠也。田汝成《西湖志》云:「故宋時為僧,入元屬念舊國,有《風雨》、《望月》諸詩。」汝成志稱詳博,其疏謬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