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究竟何謂聲音的辨識度?很多人走入了誤區,認為有別於傳統的、主流的聲音就是聲音的辨識度。筆者認為,這只是其中之一,很多歌手,比如唯嘉、侃侃等,明顯的具備女中音的氣質,但卻沒有走的更遠;空靈的王菲菲,卻終究沒能大紅大紫;萬里挑一的綿羊音曾軼可,卻只能憾恨的止步於快樂女生七強等等,不一而足。顯然,具備過耳不忘的聲音就想馳騁歌壇,無異於痴人說夢!
筆者以為,聲音的辨識度是一個綜合的概念,與眾不同的聲音只是其中一個要素之一。聲音的辨識度還應該與唱功、唱腔等因素唇齒相依,當然唱功應該包含音域、吐字、音準、情感表達、歌手二度創作的本領等;唱腔應該是歌手不同音樂曲風的運用和駕馭能力。
舉例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家喻戶曉的李谷一可謂風光無限,作為民族歌手,影響力出其右者,至今仍是鳳毛麟角,花腔女高音的李谷一,花鼓戲出身的她唱功也是可圈可點,而在唱腔上,李谷一是最早將氣聲唱法即通俗唱法融入到民族唱法的歌唱家,致使她的歌曲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賞,傳唱度至今仍經久不衰!可以說,聲音的辨識度成就了李谷一。
通俗歌手方面,蔡琴、田震等又是較早將民族元素融入到通俗歌曲的典範,蔡琴的《被遺忘的時光》《你的眼神》、田震的《未了情》《野花》等,因為民族元素的加入,增加了流行的廣度和深度。當然,蔡琴音樂的唯美耐聽,與她注重歌曲的音樂性功不可沒,同樣敦厚的女中音徐小鳳,影響力似乎遜色於蔡琴,徐小鳳音樂的口水話、流俗性是其頹勢的淵藪。誠然,田震的成功,也離不開她沙啞、低沉而又鏗鏘、十足的爆發力,更離不開她充滿質感的聲線!
其實,放眼華語歌壇,跨界唱法的歌手比比皆是,蔣大為《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明顯的融入了通俗唱法的流行元素,讓這首歌廣為流傳,還有彭麗媛的《在希望的田野上》,鄭緒嵐的《牧羊曲》等,以及騰格爾的《天堂》,阿寶的《山丹丹花開紅艷艷》等,還比如男中音歌唱家劉炳義、民歌大王郭頌,女中音歌唱家關牧村、張暴沫等,諸如李娜、齊豫、德德瑪等,也是運用了跨界唱法。又比如周杰倫的中國風,明顯是r&b結合傳統的中國宮調,因為活力而吸引了無數的年輕冬粉,因為傳統而吸引了眾多的大齡歌迷,一時間,周杰倫式的中國風風起雲湧,但幸運兒卻寥寥無幾,當然,這與周杰倫的創作才華、方文山等人的力推、商業運作的巧妙等,都是息息相關的。又比如,上世紀90年代初期,紅色歌曲《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等的波濤洶湧,廣為傳唱,也是民歌通俗唱法的最好例證!不難看出,跨界唱法是歌曲流行廣度與深度的重中之重,也就是說唱腔幾乎是聲音辨識度的精髓。
誠然,歌手的唱功應該是聲音辨識度的另一要素,這一點對於大多歌手都不成問題,特別是內地歌手。不同的歌曲由不同的歌手演繹,影響力就大不一樣!劉歡的《好漢歌》《彎彎的月亮》,毛阿敏的《永遠是朋友》《燭光里的媽媽》,李娜的《青藏高原》《蘇武牧羊》,田震的《執著》《好大一棵樹》,迪克牛仔的《有多少愛可以重來》《值得》等等,早已見證了不同尋常的影響力,個人認為,歌手的唱功除了音域、音準等硬體指標,對歌曲情感的把握也就是二度創作尤為關鍵,陳慧嫻的《千千闕歌》為何街知巷聞,主要在於對歌曲內涵的拿捏,看來唱功和人生閱歷、音樂素養等也是共存共榮的。
總結
聲音的辨識度也是時代的產物,隨著人們聽覺的個性化日益的凸顯。早些年,還有李谷一。大多主流聲音一夜消失也就不難理解了。鳳凰傳奇、蔡健雅等歌手的崛起,聲音的辨識度絕對功不可沒。
可見,聲音的辨識度蘊含了眾多的音樂元素,包括過耳不忘的聲音,以及唱功、唱腔,當然,歌手的音樂素養、人生閱歷等也可以滲透到聲音的辨識度裡面,它們可以為聲音的辨識度增添無窮的音樂魅力。
聲音的辨識度是互相掣肘的,也不是缺一不可的,但具備良好的聲音辨識度可以成就歌手的個性魅力,可以使歌手的成就持續的光彩照人。顯然,缺乏聲音辨識度,聲音辨識度單薄的歌手也可以成功,孫悅的《祝你平安》使她大放異彩;李宇春更多就是賦予了時代特色而橫空出世的;還有早期的四大天王,除了張學友,基本是商業操縱的結果。等等,不一而足。但這些歌手音樂的品鑑性、耐聽型、持久性明顯的差強人意。如今,商業的選秀模式在華語樂壇依然如火如荼,但卻雷聲大雨點小,選秀歌手各個劍拔弩張,大多卻無法擺脫被前浪打在沙灘上的尷尬。網路歌手終究難成氣候。由此看出,聲音辨識度的最大化、最大實現已經不是假以時日,而是迫在眉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