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辦法
國內外解決辦法有三個,即負壓發泡技術、強制冷卻技術和液態CO2發泡技術。
1、負壓發泡技術
通常,泡沫發泡過程中,泡孔要承受大氣壓、泡沫自身重量和發泡時的氣體膨脹力這三種壓力。
P1為大氣壓力,P2為泡孔內部氣體膨脹而使泡孔受到的向外膨脹壓力,G為此泡孔上方的泡沫體重量。
在P≥P1+G+P2下,泡沫才能上升。
在負壓下,P1是一個變數,P2是受P1影響的變數。
根據我們實驗:一旦在發泡時泡沫料所受的外部壓力減少30%(即低於大氣壓力30%),泡沫塑膠的密度可以降低15%~20%;當泡沫外界壓力減少50%時,泡沫密度能降低25%~30%。一般,在0.1 MPa(1 atm)下,用水量在4.3份(每100份聚醚多元醇)情況下,可製得密度為24 kg/m3左右的塊泡;當外界壓力降為0.05 MPa時,同樣4.3份水可製得密度為16 kg/m3的塊泡。值得注意的是,必須適當調整泡沫的上升及凝固時間,即延長上升時間、緩遲凝固時間,以保證泡沫在負壓下有充分的發泡機會。
對於連續平頂塊狀海綿,“負壓發泡”的設備投資大,中小企業難以承受,但對於“箱式發泡”,其投資成本不會太大。
建議:建一個圓筒型真空房,形似“真空乾燥箱”,再添一台抽氣量大的真空泵,以保證在30 s內達到所需的真空度。
2、強制冷卻技術
本技術的特點是保證軟質泡沫塑膠體的中心溫度不超過170℃,避免自燃及火災的發生。
強制冷卻的目的是在採用高含水量條件下生產出低密度海綿時,保證泡沫體內部溫度不超過臨界溫度170℃。在操作上,這種方法是可行的。只要控制好發泡時間不超過30 min,將大塊泡沫移入強制冷卻室,使泡沫繼續熟化,即可達到目的。
該技術很適合國內大中小企業,投資改造費用少,上馬快,但聚醚生產廠家一定要配合工作,研製出符合高水量低密度PU軟泡專用品種。
3、液態CO2發泡技術
液態二氧化碳(LCD)發泡技術,早期由義大利康隆集團公司開發,稱之為“CarDio”技術,一年之後,德國拜耳集團公司的亨內基機械公司也相繼開發成功,稱之為“NovaFlex”技術,該技術之所以引起業界興趣,是因為CO2不僅有可替代軟泡中的二氯甲烷(MC)及CFC-11等輔助發泡劑的功能,而且液態CO2的成本只有MC的四分之一,發泡效率卻高3倍多。國外,康隆公司和亨內基公司都已在“Maxfoam”發泡機組上進行適當的調整改造,生產出泡沫密度約為14 kg/m3的平頂連續泡沫(泡沫寬2.2m、高1.2m)和模塑泡沫等。CarDio法泡沫比以往的Maxfoam泡沫有較柔軟的手感、高度的開孔結構及良好的回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