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馬太島
聖馬修島位於白令海北部地區中央,在距離Nunivak 265海里的西部,距離聖勞倫斯島306公里的南部 。聖馬修島是修長型,寬度1至6公里不等,面積357平方公里,長度53公里。海岸線由一個陡峭的斜坡組成。
聖馬太島的馴鹿啟示
概要1944年,美國海岸巡邏隊將29頭馴鹿帶到位於白令海的332平方公里的聖馬太島,作為駐守人員的食物補給。二戰結束,人員撤離了,馴鹿留下了。1957年,當生物學家戴維克萊因登島時,見到島上一派興旺,馴鹿數量發展到1350頭,島上四英寸厚的地衣供養著馴鹿,生機勃勃。1963年再到這裡,馴鹿數量竟達6300頭,植被顯得難以為繼。
三年後,當生物學家再次登島,完全被眼前的景象怔住了,島上鹿骨累累,地衣所剩無幾,殘存的42頭馴鹿中,41頭為雌性,只有1頭雄性,且為亞成年的羸弱個體。1980年,該島馴鹿全部死光。分析癥結,乃因馴鹿發展失控,而島上的生態承載力有限。見微知著,馴鹿之于海島,何異於人類之於地球呢?何以導致:“因過致潰”。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海岸警衛隊在聖馬太島設立了一間無線電站。那裡氣候惡劣,很難保證駐島人員的基本食品供應,因此就決定引進並放養29隻馴鹿,以此應付緊急狀況時儲備島上食物的需要。這些馴鹿的數量經過了一位魚類與捕撈生物學家的計算,由他們確定在島上的“環境承載力”以內。
每個農場主都理解這種承載力:假如在牧場裡放養太多的奶牛,很快就會失去這片草場(這種情況下奶牛也無法再存活下去)。於是,農場主為了個人利益會保持牧群規模、降水量與草地面積的平衡。只要堅持這樣做,就一直能穩定生產牛奶和牛肉。
這個道理也適用於聖馬太島上的馴鹿。保持動物和它們的食物 主要是地衣與灌木叢 數量平衡,就能保證島上有必要的肉食來源。因為一旦風暴讓食物運輸船無法靠近島嶼,島上的人們就可以射殺馴鹿為食。
馴鹿們是從努尼瓦克島(Nunivak Island)乘船來到聖馬太島的,這次它們來到了一個人間天堂 這裡有茂密的灌木叢,約1 2米厚的地衣層遍布島嶼,從未被破壞;這裡沒有狼群和熊出沒。除了海岸警衛隊的駐島人員以外,沒有任何捕食它們的天敵。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這個基站就關閉了,最後一批狩獵者離開了小島。
12年後,最初決定29隻馴鹿遷入聖馬太島的那位生態學家來到那裡。他發現,馴鹿的數量增加到1350隻,幾乎就要接近這座島嶼的環境承載力上限。島上的馴鹿長得又高又壯,沒有染上任何疾病。他還注意到,地衣層已經看起來比以前薄了。
聖馬太島偏僻遙遠,那位生態學家又過了6年才來到那裡。那是1963年,一艘海岸警衛隊快艇載他重返小島,一下船他就見到岸邊被馴鹿踏出來的足跡、它們的排泄物以及被它們踐踏的樹叢。小島上隨處可見馴鹿的蹤影。短短6年間,1350隻鹿繁衍到了6000隻 遠遠多於這座島能承受的馴鹿數量。地衣已經十分罕見,大片地區都是裸露的凍土層。毫無意外,那些馴鹿都長得很健康,沒有任何疾病侵擾。
轉眼三年過去,1966年生態學家再次受命回到聖馬太島,他幾乎要認不出來那個小島了。樹叢被啃食乾淨,連最後一片地衣也沒有留下,全都被沿著石礫啃得一乾二淨。馴鹿的骸骨在凍土層上到處都是。他發現只有42隻鹿生還。
到底發生了什麼?以生態學的角度說,這是一個典型的“超載”實例。一個物種的數量暴增,遠超過島嶼的自然承載力,於是就證實了另一條極其真實的自然法則:消耗量不能多於環境更新量。這可能是個需要時間來證明的過程,但那可怕的一天終會到來,那就是被生態學家們稱為“生態崩潰”的災難。
而現實就是崩潰已經降臨。那些馴鹿破壞了一個沒有食肉動物的生物天堂。這場意外的實驗結束了,此後三十多年裡島上再沒有活的馴鹿出現。今天,人們在聖馬太島上只能看見裸露的岩石、光禿的泥濘土地和馴鹿的白骨,只能聽見呼嘯而過的狂風怒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