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聖賢教育系列叢書聖賢教育系列叢書之一:《智慧教育》,重在開示佛陀圓滿生命教育,融合中華傳統文化、哲學與現代科學,證明佛法真理,以啟世人歸向真實智慧之信仰;
聖賢教育系列叢書之二:《道德教育》,重在開示中華民族傳統文教聖賢教導,闡述中華民族本土道統文明之偉大價值,宣示人生修學之根本;
聖賢教育系列叢書之三:《人生教育》,重在打破一切成見,正本清源地認識包括佛法在內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關於因果教育、倫理道德教育的基礎內容;
聖賢教育系列叢書之四:《生命教育》,開示佛陀一代時教之核心精髓,闡釋生命真實本來,以念佛法門導歸人生最高成就。
東方傳統文明,崇尚自然而一體圓融。因此上述四冊,每一分冊既突出主要,又儘量圓滿包含佛陀教育、聖賢教育中因果教育、倫理道德教育的所有內容。一冊而圓攝四冊之理念,四冊而歸宿一冊之宗旨。
作者簡介
這是一位非常重視教育的老人,一生致力於弘揚中華儒釋道文化。他義務從事倫理、道德、因果教育,迄今已有五十餘年,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復興,為全世界的安定和平,做出了巨大貢獻。法師俗名徐業鴻,1927年生於中國安徽廬江,早年並不信佛。因愛好哲學,曾追隨一代大哲方東美教授學習東西方哲學。受方教授“佛經哲學是世界哲學最高峰”的啟發,由此深入經藏。之後,親蒙藏傳高僧章嘉呼圖克圖大師單獨教誨三年,直到大師圓寂。後追隨儒佛大家李炳南老教授學習並實踐佛法。
法師以佛陀為榜樣,一生致力於講經說法的教學工作,提出了以下幾個重要理念,並身體力行:
一、“佛教”是“佛陀的教育”,非宗教、非哲學,而是對一切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佛陀教育的理念,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釋迦牟尼佛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義務工作者,他是教育家,不是宗教家,更不是神、不是仙。
二、肯定“人之初,性本善”、“建國君民,教學為先”,通過落實“學儒、學佛、學道”,使中華文化真正達到利益個人乃至社會的實效。具體做法,則包含:講經說法不間斷;創辦儒釋道弘法人才培訓班;建立倫理道德示範區;弘揚中華文化,提倡全民普世教育;推動企業落實家文化,承傳中華傳統家道家規;等等。
三、“世界宗教是一家”。法師從不排斥其他宗教,而是以博大的心胸,真誠地學習各宗教經典,盡心盡力投入宗教團結、社會安定、世界和平等方面的教化工作,更進一步倡導所有宗教都應回歸教育。法師團結了新加坡的九大宗教,又把印尼六大宗教團結在一起,還在聯合國發表了多次和平主題演講,為世界宗教的和諧共榮拉開了序幕。
四、大力弘揚孝道,提倡紮根教育,從根本挽救中華文化,從根本挽救世道人心。法師指出儒家的根是《弟子規》、道家的根是《太上感應篇》、佛家的根是《十善業道經》,唯有扎好根基,才能建立修身之本,進而達成治國平天下之效,也才能使文化綿延不斷。
五、指出“一門深入,長時熏修”是學習儒釋道文化能否成就的關鍵。法師追隨李炳南教授十年間,即嚴格遵守師承,心無旁騖。而自2010年起,老人家開始專講《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為世人做出最佳典範。
簡言之,“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是法師立身處世不變的心境與行持。普令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則是法師畢生努力、雖死不悔的志願。
目錄
聖賢教育系列叢書之一:《智慧教育》推薦序/精神文明建設的寶典……………………………001
“聖賢教育”叢書前言……………………………………005
《智慧教育》前言…………………………………………009
一、佛教到底是什麼………………………………………001
二、認識佛陀——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義務工作者……027
三、天下和順的理想社會…………………………………038
四、宇宙、生命和我都從哪裡來…………………………067
五、福慧雙修,創造美好命運……………………………096
六、修學佛法的重要理念…………………………………119
(一)皈依自性三寶…………………………………119
(二)五戒十善………………………………………139
(三)淨業三福與三個根………………………………154
(四)普賢菩薩十大行願………………………………164
(五)六和敬的團隊精神………………………………177
(六)佛教公共關係法——四攝法……………………181
(七)六波羅蜜………………………………………185
(八)出家修行必不可少的沙彌律儀…………………207
(九)三學戒定慧……………………………………214
(十)功德與福德……………………………………221
(十一)什麼是超度…………………………………225
七、寺院叢林——傳統佛教的教學機構…………………232
八、傳統佛教的藝術教育…………………………………241
(一)彌勒菩薩………………………………………241
(二)四大天王………………………………………244
(三)供奉聖像的意義…………………………………252
(四)大雄寶殿………………………………………256
(五)護法韋馱菩薩…………………………………258
九、殊勝稀有的淨土法門…………………………………262
(一)度眾生成佛道的第一法門……………………262
(二)消除業障最快速有效的修行方法……………279
(三)能信能願,十念往生…………………………292
(四)臨終關懷,助念往生……………………………297
十、《無量壽經》的會集與註解……………………………305
十一、一門深入, 長時熏修………………………………316
十二、適合現代都市人的簡易十念法門…………………322
聖賢教育系列叢書之二:《道德教育》
推薦序/精神文明建設的寶典……………………………001
“聖賢教育”叢書前言……………………………………005
《道德教育》前言………………………………………009
一、中華聖賢倫理道德教化源遠流長…………………001
二、孝是中國文化的根……………………………………026
三、親職教育與家道文化…………………………………046
四、十月懷胎就開始的品德教育…………………………088
五、回歸本善——傳統聖賢教育的目的和方法………097
六、知行合一才能圓滿成就………………………………173
七、道德學問修養的三個根本……………………………199
八、文言文——開啟智慧寶藏的鑰匙……………………212
九、多元文化的古老實踐和現代意義…………………226
十、《群書治要》——五千年修齊治平的智慧結晶……241
十一、科學技術需要道德引導……………………………259
十二、宗教教育至關重要…………………………………278
(一)宗教不是迷信,而是教學……………..………278
(二)科學發現可以和佛陀教育相互印證……………294
(三)宗教團結,締造和諧世界………………………...311
聖賢教育系列叢書之三:《人生教育》
推薦序/精神文明建設的寶典……………………………001
“聖賢教育”叢書前言……………………………………005
《人生教育》前言…………………………………………009
一、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001
二、佛法包含宇宙人生真相………………………………022
三、真實智慧才能圓滿解決問題…………………………059
(一)真實智慧從戒定中來……………………………061
(二)時時刻刻不離經教…………………………077
四、吉凶禍福自己可以做主………………………………110
五、斷惡修善,懺除業障,積功累德……………………132
六、相由心生,境隨心轉…………………………………150
七、看破放下,隨緣自在…………………………………175
八、覺悟明理,煩惱即是菩提……………………………200
九、佛氏門中,有求必應…………………………………209
十、倫理道德是真正的福報………………………………229
十一、入佛智慧成就圓滿生命……………………………242
(一)皈依佛教的實質………………………………242
(二)儒釋道的三個根………………………………245
(三)學佛功夫在放下三障……………………………250
(四)聽經聞教是克服煩惱、獲得成就的重要方法……262
(五)佛陀教育的核心內容是淨土法門……………266
(六)佛法不離世間法………………………………273
(七)功德與福德的區別………………………………280
(八)放下執著成就淨業………………………………285
(九)天下和平要從自身做起…………………………304
聖賢教育系列叢書之四:《生命教育》
推薦序/精神文明建設的寶典……………………………001
“聖賢教育”叢書前言……………………………………005
《生命教育》前言…………………………………………009
一、自性彌陀,唯心淨土…………………………………001
二、難信之法殊勝不可思議………………………………015
三、佛法的大根大本——淨業三福………………………035
四、學佛入門功課——五戒十善…………………………054
五、日常生活工作,處處都是道場………………………098
六、真放下就叫做出家……………………………………114
七、佛的事業是教學,不是其他…………………………134
八、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145
九、智慧跟福報從哪裡來…………………………………158
十、吉凶禍福,都在自己一念之間……………………176
十一、至誠感通,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194
十二、拿什麼去回向、去超度別人………………………226
十三、往生極樂,念佛成佛………………………………239
(一)佛法第一經——《無量壽經》…………………239
(二)四十八願普度一切眾生…………………………250
(三)持名念佛,圓滿成就……………………………256
(四)佛力加持,帶業往生……………………………284
(五)臨終助念須知…………………………………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