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安德魯的高爾夫俱樂部

聖安德魯的高爾夫俱樂部

美國的高爾夫之鄉是美國聖安德魯的高爾夫俱樂部,它的名字“抄襲”於蘇格蘭的聖安德魯斯(The Royal and Ancient Golf Club of St Andrews,縮寫為 St. Andrews),創辦者的初衷就是取近似的名字,希望美國高爾夫能如在英國一樣迅速發展起來。

概述

聖安德魯的高爾夫俱樂部聖安德魯的高爾夫俱樂部

一提起高爾夫的故鄉,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蘇格蘭的聖安德魯斯;一問到美國的高爾夫之鄉是在哪裡,許多人第一反應經常會是奧古斯塔松樹谷辛尼克山什麼的,但其實美國的高爾夫之鄉是美國聖安德魯的高爾夫俱樂部,它的名字“抄襲”於蘇格蘭的聖安德魯斯(TheRoyalandAncientGolfClubofStAndrews,縮寫為St.Andrews),創辦者的初衷就是取近似的名字,希望美國高爾夫能如在英國一樣迅速發展起來。歷史發展證明,它沒有讓創辦者失望,這項綠色運動在短短几十年間迅速成為這個國度一項新興的運動方式。雖然美國聖安德魯斯的社會歷史地位始終無法望蘇格蘭的聖安德魯斯的項背,但是它當之無愧為美國高爾夫的始發地,不僅因為它是美國第一家高爾夫俱樂部,還因為有關它的構想脫胎一刻也標誌著美國高爾夫的誕生。

創建

聖安德魯的高爾夫俱樂部聖安德魯的高爾夫俱樂部

美國聖安德魯斯的建立離不開一個人,他就是後來被稱為“美國高爾夫之父”的約翰•里德(JohnReid),1866年,約翰•里德(JohnReid)從英格蘭移民到美國。那時大多數的美國人尚不知高爾夫為何物,而里德則雖移居他鄉,對高爾夫還念念不忘。於是,他委託他的朋友羅伯特•洛克哈特(RobertLockhart)從蘇格蘭聖安德魯斯的老湯姆•墨里斯店裡買來了6支桿與兩打古塔膠球,洛克哈特也由此被認為是“美國高爾夫的介紹人”。不久,里德與朋友在紐約州楊克斯家附近的一個30英畝的養牛牧場上建了一個只有三個洞的球場,他們經常在那裡自娛自樂。
1888年11月14日,五位球手打完球後到里德家裡共聚一次具有重要意義的晚餐。其實,這次晚餐的主旨就是要規劃出一個方案,使得他們可以永久地打高爾夫。里德認為建立俱樂部是一個最行之有效的辦法,既可以為球場的運作提供資金,又可以增進球迷間的友誼。他的建議得到眾人的任可,便商討選出領導班子,里德被一致推選為主席,JohnUpham則當選為秘書長。里德並建議這個俱樂部取名為聖安德魯斯。在乾杯聲中,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決定拍板了,歷史學家們一致同意,1888年11月14日是美國高爾夫正式誕生的日子。
當時,聖安德魯斯是美國唯一一家高爾夫俱樂部,直到二年後,Shinnecock Hills俱樂部在長島成立,而在19與20世紀之交北美的球場劇增到1000多個。因此,我們今天當然要為里德歌功頌德,但是在當時他們這些舉動受到當地教會的反對。教會認為打高爾夫會將人們從教堂吸引到球場,而不去作禮拜;如果沉浸於這項運動中,人們就離魔鬼不遠了。但是教會阻礙不了高爾夫的發展勢頭,反而越發激起民眾的好奇。

球場

聖安德魯的高爾夫俱樂部聖安德魯的高爾夫俱樂部

在1892年4月,聖安德魯斯利用球場北面一個34英畝的蘋果園改建,球場的設計在一天內就大功告成,里德他們沒有砍伐蘋果枝,而是巧妙地利用了這片果園。結果呈現出一個1,500碼的6個洞的新球場,並且在每一個拐角處都有果實壓枝的障礙物,這種美麗而獨特的景觀被稱為“蘋果群”(TheAppleTreeGang)。這個綽號還與一株特殊的果樹有關,這株蘋果樹長在第一個發球檯與最後一個果嶺之間,恰好可以作為更衣室或“第十九洞”,因為球手可以把衣服、裝午餐的籃子及一些柳條罈子掛在樹枝上;一張圍繞著樹幹的長而寬的木凳則可以作為一個舒舒服服的沙發。
如今,最初的這批蘋果樹已經不可覓,但是它的兩根枝條卻被珍藏起來,一根保存在該俱樂部的會所里,另外一根則於1923年作為一件禮物贈送給蘇格蘭的聖安德魯斯,當時的威爾遜王子也就是後來的國王愛德華八世代表球會接受了這件禮物。由於聖安德魯斯的蘋果樹在打高爾夫人群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致於在時人的眼中沒有蘋果樹的球場是不完整的。有一個故事可作為佐證,當時一個著名的法官經常到聖安德魯斯打球,後來他到了長島的ShinnecockHills球場就大為不滿:“這根本就不是球場,因為它沒有蘋果樹!”
1894年5月,聖安德魯斯移師到該市GreyOaks地區,擴建為九個洞,長2,382碼。而在這裡,它也有了第一個正式的會所,雖然被認為是一間鬼屋。以前這個屋子租給建築工人,但是由於有一個工人在一場暴力衝突中死亡,因此這裡常常傳聞鬧鬼。無所畏懼的聖安德魯斯毅然搬了進去,會員以驚人的迅速擴展到了一百多位。
1897年,球會的會員決定在離楊克斯市5英里的Mt.Hope地區買一塊160英畝的密集森林地,用以修建一個18洞的球場,這也就成為聖安德魯斯的永久所在地。設計與施工費用了1500美金(相當於今日的100多萬美金),會所則耗資50,000美金,房子是用石頭砌成,裝的是鋼窗,因為投資者鋼鐵老闆AndrewCarnegie怕受到工人的襲擊。此後,聖安德魯斯球場又幾經改建,最後一次是1983年尼克勞斯(JackNicklaus)親自操刀,使得這個球場非常富有挑戰性,起伏不平的果嶺很難讀懂,球道的長短與寬度也不一。

推廣

高爾夫在美國迅速推廣蔓延,並且與美好的生活品質成為同義詞,聖安德魯斯實在功不可沒。1908年,在一個慶祝它成立20周年的慶典上,當時的高球痴迷者總統塔夫脫(WilliamHowardTaft)作了一番講演,廣為流傳“當我得知貴球會——這個我國歷史最長的球會只有20歲,並且意識到我從1896年才開始打高爾夫,我很驚訝。與其他事情相比,我也很沮喪,用了這么長時間打球卻還差強人意。但是高爾夫不同於其他運動,教皇有幾句詩用以形容這項運動非常貼切:‘希望春天永駐人們的心中;人們雖然很難達到幸福的彼岸,最終卻總會到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