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紹
褚瀟白,浙江海寧人, 1978 年初夏生於上海徐家匯。復旦大學文藝學(西方美學)碩士,藝術人類學博士。研究方向:宗教文化的符號人類學解讀、民族地區傳統知識研究。
主要論文:
1 、《拜占庭聖像畫中的精神性動感》,《社會科學》, 2002 年第 9 期;
2 、《西雙版納傣族傳統佛寺文化與植物多樣性保護》,《佛教文化》, 2007 年第 3 期;
3 、《記憶·對話·真理性意味——由獨龍族文面習俗研究現狀引發的困惑與反思》,《雲南社會科學》, 2007 年第 5 期;
4 、《反觀與超越——拜占庭聖像畫中基督形象的本體論意義》,《人文藝術》第七輯, 2007 年 12 月,全文轉載於《人大複印資料》(宗教類) 2008 年第 6 期;
5 、《“禪學研究”與“禪學體修”》,《法音》, 2008 年第 4 期;
6 、《從埃及亡靈畫到拜占庭聖像畫》,《世界宗教文化》, 2008 年第 4 期;
7 、《佛教造像與慈悲之美》,《佛教文化》, 2008 年第 5 期;
8 、《儒家與基督教倫理中的“誠信”與人格》,《中國宗教》, 2008 年 9 月;
9 、《論雲南省德欽縣佳碧村傳統藏族民居的風格與改良》,《中國藏學》, 2009 年第 4 期;
10 、《社會反常與文化應激中的藝術創作——試析北平輔仁大學基督宗教圖像本土化嘗試( 1930-1949 )》,《基督教思想評論》, 2009 年 8 月;
11 、《明清之際中國基督教繪畫中的基督形象》,《神學美學》第三輯, 2009 年 10 月;
12 、《弗洛羅夫斯基的文化神學及其歷史方式》,《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2009 年 12 月;
其他:
1 、翻譯作品:兒童文學《公主與妖魔》(喬治·麥克唐納),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5 ;
2 、《雲南中甸藏族自治區民居現狀調查報告》,雲南生物多樣性及傳統知識保護協會, 2007 ;
3 、《上海天主教現狀調查報告》、《上海基督教現狀調查報告》(榮獲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宗教與和諧社會”調查項目“突出貢獻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2008 ;
4 、“生物多樣性與傳統知識叢書”《民族地區傳統文化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民族地區保護與持續利用生物多樣性的傳統技術》(副主編、主筆),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2009
作品目錄
讀褚瀟白《聖像的修辭》序
致謝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對象和研究主題
第二節 研究方法和研究素材
第一章 明末至清中葉基督教藝術中的耶穌基督形象
第一節 耶穌基督畫像的展現及反應
一 基督宗教畫像的流布方式
二 反應
第二節 從祈福標記到宗教符號
一 無名者耶穌基督
二 《程氏墨苑》的成年基督
第三節 符號的意義扭結與呈現
一 十字架與救贖
二 《誦念珠規程》與《天主降生出像經解》中的十字架耶穌
第四節 符號表現形式的微調
第二章 內地會傳教畫的耶穌基督形象
第一節 耶穌基督形象的製作者
第二節 寓言敘事的中心與邊緣
第三節 寓言敘事中的救贖母題
第三章 太平天國運動的耶穌基督形象
第一節 天兄耶穌之所指
一 奇夢敘述中的天兄耶穌
二 拜上帝教的神功崇拜
第二節 天兄耶穌之譜系
一 家族倫理與人間基督
二 差遣的單數形式
三 差遣的複數形式
第三節 天兄耶穌之經世
一 差遣的經世特徵:代贖
二 差遣之空間性分析視野中的耶穌基督形象
三 差遣之時間性分析視野中的耶穌基督形象
第四章 19世紀反教漫畫中的耶穌基督形象
第一節 民俗性符號的二元結構
一 鄉紳群體話語的符號學分析
二 反教畫中符號的身份分析
第二節 強化二元性符號結構的外在要素
一 耶穌符號的情緒分析
二 二元結構斥力之加深
第三節 被侮辱與被損害的耶穌基督形象(一)
一 “非基督徒/基督徒”和“人/獸”之二元對峙
二 豬作為符號的權力疆界分析
三 民間傳言的符號方式
第四節 被侮辱與被損害的耶穌基督形象(二)
一 清末教案:非理性背後之理性
二 反教運動的知識論基礎
第五節 被侮辱與被損害的耶穌基督形象(三)
第五章 《天路歷程》中文版的耶穌基督形象
第一節 《天路歷程》的民族志修辭學(一)
一 《天路歷程》的民族志形式
二 《天路歷程》不同版本的修辭學
第二節 《天路歷程》的民族志修辭學(二)
一“門”的隱喻性轉義
二 《天路歷程》之章回體敘事
第三節 《天路歷程》的民族志修辭學(三)
第四節 《天路歷程》的本體性修辭學
第五節 《天路歷程》的本土性修辭學
第六章 土山灣畫館與耶穌基督形象
第一節 耶穌基督形象和美的深描
一 耶穌基督形象的深描
二 美的形式之情景相關分析
第二節 耶穌基督形象的空間形式重塑
第三節 耶穌基督形象的內在空間形式
第四節 耶穌基督形象的外在空間形式
一 耶穌基督形象與有位格的人
二 美的符號與記憶的治療
結論
第一節 耶穌基督形象的變形:本土性意識的多維呈現
一 主動方變形
二 接收方變形
第二節 代贖意識與自我救贖意識:變形過程中的張力
第三節 還原為本土性意識的本土化問題
參考文獻
中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