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火車的聲音

聆聽火車的聲音

《聆聽火車的聲音》是由火車聲音的製造者創作結集而成,他們中有的人,不能稱之為文藝愛好者,而是地地道道的詩人和藝術家,其作品有相當高的藝術含金量。他們伴著火車的聲音,記錄他們的感受、思想、情緒、對世界本相的告知和內心的獨白。這是一本罕有的作品集,是由一群知識分子組成的產業“工人階級”創作的作品,它將作為中國社會轉型時期的標本而存在,並將在未來歷史的坐標上呈現其更加重要的社會價值和文化研究價值。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聆聽火車的聲音》是由南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編著的一本作品集,其題材多樣:既有溫馨感人的小品文,也有像意識流一般的散文,有取材貼近生活卻視角獨特的詩歌作品,也有意味深長的小說;內容豐富:有對日常生活的細節的感悟,有對祖國山河發自肺腑的讚美,有對童年趣事的追憶,有對父母親人無限的緬懷,有詠懷古蹟之作,也有有感而發之吟。這些作品都體現了南車員工對生活的感悟、生命的熱愛,均為平凡、樸質卻飽含真摯感情的文字。

作者簡介

本書的作者是火車聲音的製造者,範圍涵蓋南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全體員工中愛文學,喜創作之人。

文摘

折勒
斑斕大虎
一隻斑斕大虎
出現在視線中
它非常肥碩
(不是兇猛雄健的)
步履蹣跚
(倒顯得很慈祥)
逐漸地靠近了我
越來越近
(畢竟是大老虎
不可不防)
我飛起一腳
哎喲
踢到了牆上
痛得要命
第一次在夢中
我沒有踢人
而是踢一隻老虎
我已多年
沒有逐情於夢中
踢什麼東西了
望衡
陽光下的大昭寺
閉上眼睛,我至今仍然可以感受到從大昭寺頂射過來的灼人的陽光。
(一)
七月,在拉薩的清晨,還有一點涼意。
因為高原反應,頭痛折騰了一晚。反正睡不著,所以不到6點,我離開旅店,溜到了大街上。
高原的晨曦顯得格外溫情。店門緊鎖,虹燈不耀,沒有早客,沒有喧囂。只偶爾有早行的計程車匆忙駛過。
按地圖的方向,我一邊走一邊大口地吸氣,還沒有適應環境,像缺氧的魚兒。我要去找那個叫做八廓街的地方。
知道西藏的人都知道布達拉宮,那個讓我輩景仰,讓凡人驚嘆的吐蕃王國宮殿。但是它的威嚴、權力、財富與我芸芸之輩又有何乾?
所以有佛氣的佛地是大昭寺,有人氣的俗地叫八廓街。
所以我要去八廓街,去找屬於我的東西。
(二)
站在大昭寺的廣場仰望,陽光從寺頂的雙羊輪間穿過,射在我的臉上,讓我感到溫暖。眯起眼,突然間我甚至感悟到了寺頂佛一般的金光。
我的身邊來了一撥又一撥早拜的藏民。他們站起來,雙手合十,然後匍匐在地,一遍又一遍。拜一次向前挪一步,終點就在寺院的大門口。
據說他們許一個願要拜十萬次。
每一個拜到終點的人都找到了他們的許願了嗎?不知道。但是他們的眼裡有的是希望與虔誠,和我們的凝重相反,他們的臉上洋溢著輕鬆和滿足——每個人都好像在說,找啊找,就要找到了,終於快要找到了。
寺前的人越聚越多。也開始有三三兩兩的遊客走過。剛剛還在為自己是局外異類而不知所措,現在卻自然與看客為伍了。
“要哈達嗎?五元一條。”一位漢族裝束的婦女過來問我。
在此時此地,也許它是必要的。我想,便準備掏錢。
“買我的吧,五元兩條。”又一位湊了上來。
“我要質量好的。”我說。
“我保證質量,我在八廓街有鋪面。”前一位說。
“八廓街?八廓街在哪兒?”
“拐過去就是。”
(三)
我已經站在八廓街上了。
原來圍著大昭寺的一圈小街就是八廓街啊。
清晨的陽光斜照在小街一邊的白牆上,晨鐘在悠悠地迴蕩,夾雜著喇嘛晨讀的誦經聲、小攤販的吆喝聲。
青石板的地和青瓦白牆讓絳紅色的袍衣很搶眼。當街有幾個小喇嘛一聲不響地坐地化緣,幾個扎著小辮的藏民舉著轉輪在往前走,早起的攤販在吆喝——他們都是有目標的,可是我來乾什麼?
走了一圈,來到了起點;又走了一圈,又來到了起點。茫然四顧,人越來越多,我要找什麼呢?
我看到街角有一架板車,車上有一大堆扎得整齊的野花兒。那些野花兒每一把里只有兩三朵開放了,紫紅色,非常美。我知道那些花兒是從山裡采來的,因為只有山裡的花兒才有那么粗糙的梗莖。要翻過多少山才會採到這些花兒呢?
兩塊錢我就買到了一大把。
剛把它用我的哈達紮好,就看見小街上走來一隊七八個喇嘛。他們一邊走一邊誦經,碰到相識的人還合十打招呼,輕鬆而且自然。
有些人跟在他們後面走,我也跟在他們後面走。走著走著,又走到了大昭寺的大門口。
他們進去了,把我們留在了外面。
此時門外的地上已遍地是匍匐的人們,我就是想匍匐也沒有地方了。
(四)
來之前一位要好的朋友對我說,你去一趟西藏就好了,拉薩就有很多好地方,比如八廓街,那裡一定可以找到你想要的東西。
那時我正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挫折,對塵世的一切心灰意冷。茫然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質疑自我——我要找什麼?我要到哪裡去找呢?
此刻我就站在八廓街的起點,而我要找的東西呢?
那條哈達不是,那束野花兒也不是。在滿地都是忙於膜拜的信徒中間,我還是找到了立足之地,終於也一屁股坐在了大昭寺門前的地上。
他們一次又一次地匍匐下去,站起來;又匍匐下去,又站起來。像在不停地找啊找;口中還念念有詞,像是在說快找到了,快找到了。
就像看見別人在做功課而自己在睡懶覺,我開始著急自己的落後。
開始吧,別等了。
我站起來,將那束花放在寺門口的石階上。
匍匐十萬次?今生已不可能了。那么走吧,不停地走吧,還有日喀則,還有羊卓雍措,還有納木錯,還有喜馬拉雅呢。
走啊走,不停地走;找啊找,不停地找。
人生不就是永遠地走永遠地找嗎?
在大昭寺廣場,灼熱的陽光打在我的臉上。

序言


楊克
火車的聲音曾經是最美妙動聽的音樂,蒸汽機寓言了工業革命的誕生,世界因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在中國,有很長一個時期,飛馳的火車是一個國家工業化的象徵,一個民族朝著現代化迅猛前進的宣告,它寓意著“力量”、“巨大”。馬克思曾說“革命是歷史前進的火車頭”,“革命”是百年以來一個深入國民骨髓的令人敬畏的詞,足見火車的偉大力量與權威意象。
中國最早研製成功的內燃機車,命名為“東風型”、“東方紅型”,最新的高速機車,命名為“和諧”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2年的歷程中,用開國領袖來命名的事物,似乎唯有“毛澤東號”機車,足見火車代表了一個時代,是政治、經濟、文化諸多意義的總和。
九歲之前我沒有見過火車,如今回過頭去看,我童年的居住地離火車站也就30公里,然而咫尺天涯,坐火車對許多中國人來說是件很奢侈的事情。我至今還記得搬家乘火車時的興奮和震撼,之前好久就一直期盼那個日子早點到來,仿佛盛大的節日。那年月高音喇叭里經常播放歌曲《火車開進苗家寨》,讓無數孩子從小就明白了一個“真理”,哪裡通了火車,那裡就不再閉塞、落後。
直到“改革開放”許多年,大學生放假都還是“坐悶罐車回家”的,年輕人擠在運送貨物或者牲口的鐵皮車廂里,沒有凳子,地上鋪著一些稻草,角落裡簡單用幾片籬笆圍的地方就是簡易廁所了。能數十個小時坐在客車裡去上大學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了,因為哪怕上了客車,許多人也是站票。直到十年前,偌大中國,也沒有幾個人可以乘飛機去念書的,而今絕大多數中國學生的交通工具仍舊是火車。這就是中國特色!因為只有中國才如此廣袤又如此人口眾多,火車的聲音,是一代代學子的共同記憶。一個文友這樣跟我描述15歲從江西到四川求學,常常一連48小時坐火車,對火車聲音的刻骨銘心感受:
“一個沒見過什麼世面的農村孩子,坐上火車就像坐上宇宙飛船,火車在鐵軌上疾馳發出的巨大呼嘯聲常讓我感覺在穿越時空隧道,也的確是啊,視窗不停變換畫面,我貪婪的兩眼不停地望著窗外,生怕錯過我沒見過的鏡頭。火車給我的感覺不僅僅是交通工具,而是讓我大開眼界的電影機,全新的感受讓我仿佛忘了自己是去異地求學的學子,而是電影裡的小主角,所有的鏡頭都對著我,又似乎是電影前的觀眾,全心感受視覺聽覺的種種享受。
記得第一次坐火車,我把臉靠向視窗,接受窗外疾風的愛撫,直到臉龐發木還戀戀不捨,一整晚不捨得睡覺,即使窗外漆黑一片,我感受著火車帶來的疾風與呼呼摩擦聲,曠野里常有房屋和燈一閃而過,一整晚不睡,第二天換乘汽車後打瞌睡,頭撞在前面的椅子上,幾乎磕破。”
而火車的聲音也是變化無窮的,“轟隆隆”、“撲通”,輪子和鐵軌之間的周期摩擦,“咔咔”兩聲,之後再“轟轟”兩聲,中間穿插著好像切菜的聲音“喀嚓”、“喀嚓”,很有節奏,富於變化。還有“呼呼”、“噠噠”,過交叉線時也會帶來一陣緊鑼密鼓般的聲音。而更令人低回的是火車那悠長的“嗚嗚”有點像拉爐子的鳴笛聲,擦傷了天空似的。
然而再多的記憶、描述,我們仍不過是火車聲音的旁觀者,是他者,不在場者。春天,在淺山,聆聽一樹一樹的花開。
而這本書所有的作者,才是火車聲音的製造者。他們是南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的員工,僅改革開放以來,該公司研製快速客運、客貨兩用、重載貨運等各型幹線機車共34種,通俗地說,他們研製了“和諧型”大功率交傳電力機車,以及廣州、上海、深圳等城市捷運車輛。我去過這家企業多次,從老總到中層幹部再到普通員工,跟好些人相識、相知。今天機車製造業構成人員早已不同於往時的產業工人隊伍,僅近三年就有千餘名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的畢業生進入這家公司,這家企業有200多位博士、碩士,有教授級工程師33人,高級工程師221人,工程師531人,還有中國工程院院士。
僅就學歷而言,如今國企的文化素質跟一家報社或一個文化部門幾無區別。這部集子收錄了員工創作的詩歌、散文、小說等文學作品,也有攝影、繪畫等藝術作品,他們中有的人,不能稱之為文藝愛好者,而是地地道道的詩人、藝術家,其作品有相當高的藝術含金量。他們伴著火車的聲音,記錄他們的感受,思想,情緒,對世界本相的告知和內心的獨白。
耐人尋味的是,我發現他們恰恰很少表現火車的聲音,似乎人都是這樣,站在此岸,更喜歡看對岸的風景。今年網上有句令人震撼的話:中國,請停一停你飛速發展的腳步。倘若將視野放大在百年世界現代化歷程中,那么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為:由鐵路系統代表的工業文明,以無可阻擋的速度強度,將一切傳統收編入現代社會網路之中,鐵路正如舉國體制,給人以穩定、牢固、統一的身心感覺。然而勢不可擋的物質文明的巨輪碾壓之下,精神世界反而陷於失重的空白邊緣,我們傳統的人文、詩意、心靈慰藉似乎剎那間蕩然無存,新的信念理想又尚未圓熟,大部分人迷惑或者沉淪,少數人努力憑藉種種語言文字、視覺圖像等藝術方式,在空隙中記錄這種生命狀態中的真實感觸,在冷冰凍的鐵軌旁尋求肉體和心靈的溫熱。因此,這群“企業文藝家”——請允許我這樣稱呼——在作品中呈現的既是這特殊領域的獨特體驗,更不乏代表活在當下的人的普遍性。故而與其把這本書純粹當作文藝集來讀,不如與其看成當今企業文化的讀本。這種類型的合集久違了,應該說它是中國現行體制下獨有的文化現象,很難想像歐美國家的企業會出版一本員工的文藝作品集,跟1949——1966出現過的“工人作品”、和這十來年盛行的“打工文學”不同,這本罕有的其實由一群知識分子組成的產業“工人階級”創作的作品,將作為中國社會轉型時期的標本,在未來歷史的坐標上,益發顯現其社會價值和文化研究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