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1978年生於河北辛集,2002年畢業於河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同年考取河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山水畫碩士研究生,2005年畢業獲碩士學位,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陝西國畫院專業畫家。2004年7月,書法作品入選由中國書協主辦的首屆中國大字書法展並隨書發表
2005年8月,作品《挺進太行》入選由中國美協、人民日報社主辦的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書畫作品展並獲優秀獎。(中國軍事博物館展出並收藏)
2005年山水作品《秋聲》參加中日·京都藝術展並在日本展出。
2005年12月,作品《寒塬》入選由中國文化部主辦的“第三屆全國畫院雙年展優秀作品展。
2006年陝西省慶祝建黨八十五周年美術作品展三等獎。
2007年陝西省慶祝建軍八十周年,美術作品展一等獎。
2007年作品《和諧山崗》入選由中國美協主辦的第四屆西部大地情全國中國畫展。
2008年山水作品《層巒疊翠》參加全國畫院藝術家作品邀請展(寧夏回族自治區)
2008年山水作品《雪語》獲陝西省迎奧運美術作品展一等獎。
2008年10月作品參加由陝西省人民政府主辦的陝西省中青年畫家優秀作品展(群展)。
2008年11月作品參展“風骨—中國畫家眼中的太行山”作品展,在嶺南畫派紀念館展出(群展)。
2008年11月作品《寒塬雪語》參加由陝西省省委、文化廳、文聯、美協共同主辦的陝西省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美術作品展獲一等獎。
2008年12月作品《吉祥雪域》入選由中國美協主辦的第五屆西部大地情全國中國畫、油畫作品展,並獲銅牌獎。
2009年作品亘古回聲入選第十一屆全國美展
2009年參加由美術報社主辦的陝西中青年國畫家邀請展並獲得最佳創作獎
2010年作品《雪壑無聲》入選和諧燕趙紅色太行中國畫作品展
2011年作品《歲月留痕》榮獲第六屆陝西省藝術節美術書法優秀作品展國畫一等獎
2011年作品《白露為霜》入選高原·高原 中國西部美術展中國畫年會獲三等獎
2012年作品《寒林野壑》入選由文化部 .中國美術館主辦的‘青春芬芳-全國文化系統青年書法美術作品展’並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
個人軼事
耿齊:畫作要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一袋紅薯、一隻雞跟著老先生學畫耿齊與國畫結緣要從小時候說起。上世紀80年代,一位老先生在耿齊家的村里辦了個畫室,耿齊的父親是村裡的木匠。他五年級時,父親背著一布袋紅薯、拿著一隻雞,讓他跟著老先生學畫,“我就跟著老先生學畫公雞、母雞和荷花。後來才知道,這位先生曾跟著齊白石的大弟子學習過。”
在考河北師大時,全河北6000多名考生,耿齊的色彩考了第三名。他的考試畫作還被作為範本印刷給後來的考生。
與耿齊一起考上國畫系的十幾個同學,但現在能堅持的沒幾個人。因為在當時,沒人相信國畫將來有這么大的發展。耿齊說,“是否能養活自己,養活家人,大家心裡都沒底。在大學很多同學都乾設計、帶家教。因為那個時期國畫市場沒起來。大家都感覺前途渺茫。連我的導師的畫都賣得一般。”
之所以能夠潛下心來,是因為耿齊聽了老師的教誨。“作品好壞是靠人來評,不是靠炒作出來的。”
上大學期間,耿齊像很多美院學生一樣,住在70元一個月房租的9平方米的房子裡,一張床,一個畫案。冬天時,老師白雲鄉就讓他住在自己的畫室。畫室有暖氣,還可以用老師的畫牆。耿齊說,“老師傳授我筆墨用法的來源出處。我扎紮實實地跟了老師3年,那時候他跟我在一起的時間比師母都多。他把我當做自己的娃看。現在只要我回河北就去看老師。”
如今再回首當年,耿齊有更多的領悟,“老師對我的心法傳授,從寫生到創作的過程,讓我少了很多研究摸索。古人師傅帶徒弟,是有很深的淵源的,大課教不出來東西。現在一個班四五十人,怎么教呢?像如何用筆,是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畫先有技術性,才有藝術性的傳承。”
如今很多年輕畫家都想出自己的風格,但因為沒有根基,畫風會像浮萍一樣搖擺。對於很多人的畫“四不像”,耿齊認為要重視傳統的價值,“任何畫在繪畫史上都是個環節,每個人都是其中一環。如果偏離主線之外,不會被傳統接納。古人對自然的態度、修養,不是臨摹一兩張黃賓虹的畫能學來的,是自然與我的關係,是心性與自然的結合。”他所理解的傳統很寬泛。不僅在繪畫領域,還包括書法與人文知識。小時候寫字耿齊總是被老師批寫得亂。作文因此也經常得最低分。從大學開始他猛攻書法,因為老師告訴他,書法能走多遠,畫就能走多遠。“臨帖一段時間,再用筆都不一樣了,練字多了,畫也更有質量了,更規範了。”2004年7月,耿齊的書法作品入選了由中國書協主辦的首屆中國大字書法展。
對於畫作的風格,耿齊表示將順著自己的心性走,“畫國畫要了解自己。傳統與自然要統一,靠自然山水來說話,傳達畫國畫傳統與自然要統一自己的語言。不要畫和自然沒關係、和自己沒關係、和傳統沒關係的畫。”
耿齊說,“老師是拐棍,不會走時,老師扶著。老師教的東西放在心裡,但要走自己的路,重複是畫人最忌的東西。沒個性就沒自我。”
陝西在全國有獨特的文化審美
耿齊是在2005年看到陝西國畫院招聘啟事後,孤身來西安應聘闖蕩的,當他給家人、師長說出自己想去陝西的想法時,他們都不相信。“因為我從小都沒有離開過河北。”耿齊說作為一個外地人,來的時候還有點心虛,因為“感覺這裡都是才子,文化積澱深”。
雖然在西安沒有親戚,但耿齊來後“覺得對一片山水有一種天生親近感,就想做一個長安人。”陝西的黃土高原強烈震撼了他,並對這片風景和人情有了強烈的創作欲望。
外來者的身份也讓耿齊能夠跳出常規來思考問題,他認為陝西在全國有獨特的文化審美,別的省沒有這樣的資源。
來陝前,耿齊曾擔心,會不會被陝西畫家所接納、畫法是否被接受、會不會被打壓這些問題。但來了後發現,他的擔心完全沒有必要。“可能是受唐代遺風影響吧,陝西有很強的吸納和包容性。這一方水土有潛心作畫的氛圍。”
來到西安後,他住在畫室里,沒事就去古玩市場轉。最近他買了個古鼎,還有一位朋友提醒他不要玩物喪志。對此他說,“我收藏的不是價值,是文化,如果說價值,還不如我賣畫賺得多。世間東西永遠收不完,但收藏能提升我的審美能力。”
靜下心創作買畫的人來找不開門
耿齊說,“鼓勵在我的成長中太重要了,讓我覺得自己能把事情拿下來。當我處於低谷時,就會想到這些鼓勵。”
“首屆全國九省市藝術聯展”由華商報聯合其他八家主流媒體聯合主辦,西安萬科企業有限公司全程特別支持、西安美術館協辦,1978年出生的耿齊是參展的畫家中非常年輕的一位。對於少年成名,他說自己心裡是忐忑的,“畫國畫的,年少成名不一定是好事,我深有體會,當別人覺得我有所作為的時候,我心裡要清楚自己的局限。”如今各種各樣的人都上門找他,“來的人多了,勢必影響創作。”
陝西畫院給了耿齊寬鬆的環境。耿齊說,靠靈性創作是不行的,好畫都是磨出來的。“現在讓人靜下來的時候很少,可浮躁都會在畫上傳達出來。急就章和精心創作畫作的區別一眼就能看出來。現在畫壇如工業產品一樣趕效率。那種流水作業,我弄不成。我關掉手機,靜下來,很多買畫的人、出畫冊的人來找我,我都不開門。”耿齊說他很懷念研究生的時候,“在9平方米的空間可以讓精力非常集中。”
來陝多年後,耿齊已經交了不少朋友,其中就有賈平凹這樣的忘年交,還一起去了定西。耿齊說藝術思維的浪漫性都是相通的,他為自己的畫作特點定下了基調,“我的畫要讓人能夠愉悅視覺,通過畫能看出我不同於他人的審美觀,能夠感受到人與自然的關係。畫要上升到人與自然的和諧,靠自然來抒發自己的情懷,這也是我極力想表現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