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葵粉蚧
主要在夏玉米苗期至拔節期為害,由於其早期在根部危害,不容易被發現,尤其大部分農民不認識該蟲,且玉米的受害症狀與玉米缺鉀或缺水缺肥相似,極易造成診斷失誤,從而導致為害加重,造成嚴重減產。
發生規律
該蟲一年發生3代,以第二代危害為主,其發生於6月中旬至8月上旬,主要危害夏播玉米幼苗。夏玉米出苗後,卵開始孵化為若蟲,而後遷移到夏玉米的主茬根處和近地面的葉鞘內,進行危害。1齡若蟲活潑,沒有分泌蠟粉保護層,是藥劑防治的最佳時期,2齡後開始分泌蠟粉,在地下或進入植株下部的葉鞘中為害。雌若蟲老熟後羽化為雌成蟲,雌成蟲把卵產在玉米莖基部土中或葉鞘里。 受害植株莖葉發黃,下部葉片乾枯,矮小細弱,降低產量,重者根莖部變粗,全株枯萎死亡,不能結實。由於若蟲群集在根部取食,所以根部有許多小黑點,腫大,根尖發黑腐爛。玉米耕葵粉蚧為害玉米植株下部,在近地表的葉鞘內、莖基部和根上吸取汁液。受害植株下部葉片、葉鞘發黃,葉尖和葉緣乾枯;莖基部變粗、色澤變暗,根系鬆散細弱、變黑腐爛或腫大;植株生長緩慢、矮小細弱,平均株高只有健株的1/2~3/4,嚴重受害的植株不能結實,甚至全株枯死。
危害特點
該蟲以雌成蟲及若蟲在近地面的葉鞘內及根莖部刺吸寄主的汁液,呈現白粉絮狀聚集為害,受害玉米初期葉鞘發黃,葉片從葉尖、葉緣開始發黃,自下而上逐漸捲曲、乾枯,生長緩慢;重者使植株短小細弱,根部有許多小黑點,腫大,根莖部變粗、莖基部發黑,根尖變黑腐爛,嚴重時不能結穗,甚至整株死亡。
形態特徵
①雌成蟲。體長3~4.2毫米,寬1.4~2.1毫米,長橢圓形而扁平,兩側緣近似於平行,紅褐色,全身覆一層白色蠟粉。②雄成蟲。雄成蟲體長1.42毫米,寬0.27毫米,身體纖弱,全體深黃褐色。
③卵。長0.49毫米,長橢圓形,初橘黃色,孵化前淺褐色,卵囊白色,棉絮狀。④若蟲。共有兩齡,一齡若蟲體長0.61毫米,無蠟粉;二齡若蟲體長0.89毫米,寬0.53毫米,體表出現白蠟粉。⑤蛹。體長1.1~1.2毫米,長形略扁,黃褐色。繭長形,白色柔密,兩側近平行。發生規律
耕葵粉蚧除為害玉米外,還為害小麥、高粱等禾本科作物和雜草。在黃淮平原地區一年發生3代,以第二代發生時間長、為害嚴重,在6月中旬~8月上旬主要為害夏玉米幼苗(註:第一代發生在4月中旬~6月中旬,以若蟲和雌成蟲為害小麥,在小麥莖基部吸食汁液;第三代於8月上旬~9月中旬為害玉米或高粱)。其在田間殘留的玉米根茬上或土壤中殘存的秸稈上越冬,每年9月~10月雌成蟲產卵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氣溫17℃左右時開始孵化。1齡若蟲活潑,沒有分泌蠟粉保護層,是藥劑防治的最佳時期,2齡後開始分泌蠟粉,在地下或進入植株下部的葉鞘中為害。雌若蟲老熟後羽化為雌成蟲,雌成蟲把卵產在玉米莖基部土中或葉鞘里。
防治方法
對發生該蟲的玉米田,最有效的方法是採取藥劑灌根處理:用40.7%樂斯本800~1000倍液灌根(去掉噴霧器噴片),每株用藥液量100~150克,重點噴玉米下部葉鞘處和莖基部,並使藥液滲到玉米根莖部。用藥的同時,最好加配500倍的“E導素”或“激活葉霸”等營養劑,以促進植株生長。有條件的,畝用50%辛硫磷1公斤隨水澆灌,效果更佳。
防治措施: 對發生該蟲的玉米田,最有效的方法是採取藥劑灌根處理:用48%樂斯本(毒死蜱)800~1000倍液灌根(去掉噴霧器噴片),每株用藥液量100~150克,重點噴玉米下部葉鞘處和莖基部,並使藥液滲到玉米根莖部。用藥的同時,最好加配500倍的“農喜十樂素”或600倍的“藍色晶典”等營養調節型高效增產劑,以促進植株生長。有條件的,可畝用50%辛硫磷1公斤隨水澆灌,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