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位性低血壓是老年人的常見病,據統計65歲以上老年人體位性低血壓者約占15%,其中75歲以上的老年人可高達30%~50%。老年人由於心臟和血管系統逐漸硬化,大血管彈性纖維也會減少,交感神經增強,可使老年人收縮期血壓升高。長期偏高的血壓,不僅損害壓力感受器(位於頸動脈處)的敏感度,還會影響血管和心室的順應性。當體位突然發生變化或服降壓藥以後,在血壓突然下降的同時,缺血的危險性也大大增加。此外,老年人耐受血容量不足的能量較差,可能與其心室舒張期充盈障礙有關。因此,任何急性病導致的失水過多,或口服液體不足,或服用降壓藥及利尿藥以後,以及平時活動少和長期臥床的病人,站立後都容易引起體位性低血壓。
相關詞條
-
直立性低血壓
暈厥是由於短暫的全腦組織灌注降低而導致的一過性意識喪失(transient loss of consciousness,TLOC),以快速發作、短時間和...
病因及常見疾病 鑑別診斷 治療原則 -
直立性低血壓暈厥
直立性低血壓是內環境穩定受損的常見臨床表現,見於15%~20%的一般老年人。其患病率隨年齡、患心血管病和基礎血壓的增高而增多。發作時的體位和頭位,由臥位...
原因 檢查 鑑別診斷 緩解方法 -
原發性直立性低血壓
原發性直立性低血壓屬少見病,其臨床特徵為直立性低血壓(即從臥位或蹲位突然起立時血壓明顯下降)、暈厥、脈率固定(即直立時心率無相應增加)無汗、勃起功能障礙...
病因 臨床表現 檢查 診斷 併發症 -
特發性直立性低血壓
直立性低血壓是內環境穩定受損的常見臨床表現,見於15%~20%的一般老年人。其患病率隨年齡、患心血管病和基礎血壓的增高而增多。許多老年人其體位變化時血壓...
疾病名稱 疾病分類 疾病概述 疾病描述 症狀體徵 -
老年人低血壓
低血壓是指體循環動脈壓力低於正常的狀態。由於高血壓在臨床上常常引起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的損害而備受重視,世界衛生組織也對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有明確規定,但低...
簡介 臨床表現 分類 疾病病因 病理生理 -
低血壓
低血壓是指體循環動脈壓力低於正常的狀態。由於高血壓在臨床上常常引起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的損害而備受重視,世界衛生組織也對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有明確規定,但低...
病因 臨床表現 檢查 診斷 治療 -
老年性低血壓
老年性低血壓是指進入中、老年是人群而得低血壓症狀。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血壓會慢慢升高,易患高血壓病,嚴重危害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已引起人們的重視。但與其...
概述 分類 原因發病 治療方法 對症處理 -
老年人心臟澱粉樣變性
老年人澱粉樣變性(amyloidosis,AL),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澱粉樣物(amyloid)在體內各臟器細胞間的沉積,致使受累臟器功能逐漸衰竭的一種臨...
概述 發病原因 發病機制 病理 臨床症狀 -
老年性直立性低血壓
老年性直立性低血壓,直立性低血壓又稱體位性低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