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如果你對學習感到無力,對生活感到質疑,聽聽鮑教授的看法,你會找到新的方向。本書,轟動台灣的勵志力作,傾情吐露一位外籍老師在中國教學和生活的種種觀察與心得,篇篇精微、字字絕妙,講述其眼中的中國式成長智慧。
本書,引爆千萬人感動、教育界深思的勵志佳作,讓所有人感嘆:“如果當年我也遇到這樣的老師就好了!”
內容簡介
本書由“鮑教授的24堂課”專欄文章集結而成。作者鮑曉鷗是西班牙撒拉哥沙人,現為台灣大學外文系教授,自1990年在台灣教書至今,已有21年。其觀察到年輕人在人格培養、社會問題、團隊精神、自我提升、情緒管理等方面有許多值得注意的行為與思考,結合自己對人生的洞見和深刻感悟,過濾成單純精美的簡明原則,並以輕盈感性的文字,提出獨到見解,期望能激發年輕人對自身與周遭的自我反思,重新審視自己,或與朋友一同討論,再進一步得出自己的結論……
本書提出的看法中有些聽起來很基本、很理所當然,卻很少有人能完全做到。通常這些事情很少會有老師在課堂上提及,但卻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尤其是其中的很多想法也跟孔子儒家的思想不謀而合,要尊重、溫和、有序,但不可扼殺了年輕人的獨立性和創造性。本書將道理講述得深入淺出,讀後使人回味無窮。
作者簡介
鮑曉鷗(José Eugenio BoraoMateo),出生於西班牙的撒拉哥沙(Zaragoza),定居在台灣已有二十年之久,現為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西班牙語文及文化教授。1989年在巴塞隆納自治大學取得歷史博士學位,興趣為研究十七世紀在台西班牙人的歷史,出版過不少相關主題的文章和書籍,其中《西班牙人的台灣體驗(1626-1642):一項文藝復興時代的志業及其巴洛克式的結局》一書獲得2009年金鼎獎。身兼大學教授和學生導師,他深刻了解到台灣學生的優缺點,並將觀察到的學生行為與反應,呈現在本書的內容中。他的桃?滿天下,除了任教中的學生外,畢業的學生有現任的大學教授、西語系國家的外交官等,都與鮑教授還保持聯繫。基於對台灣的興趣,他經常在報章上發表文化觀察的文章,並在多年前入籍台灣,成為台灣公民。除了對歷史和文化的喜好外,他也對藝術有所涉獵,創作了許多鐵制雕塑品,而本書的插畫亦出自於鮑教授之手。
目錄
自序
第一篇 自我提升篇
為自己找出努力的理由
動機是開啟樂趣的鑰匙
好的態度能幫你學好語言
訓練批判思考,從寫作開始
團體競賽是鍛鍊體能的好環境
累積經驗,迎接未來的挑戰
第二篇 品德培養篇
餐桌上,也要當紳士淑女
有錢不一定有幸福
做自己生命中的明星
一年復始,展望、檢討、感激
人的核心,在於價值觀和信仰
第三篇 情緒管理篇
丟臉時,笑一笑,海闊天空
別輕易被情緒擊倒
三心二意,只會一事無成
把壓力扛起來,別放在心上
第四篇 人際溝通篇
自我介紹讓人際溝通大晉級
用心,友情才能恆久遠
多一點尊重,少一點暴力
第五篇 社會脈絡篇
重新發?自己的城市
聆聽佳節的弦外之音
農曆春節是家庭結構的放大鏡
給醫護人員多一點掌聲和溫暖
愛心不分時段
了解民主,用選票決定國家未來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