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我縣各鄉鎮(區)均不同程度地發生了地質災害,主要災種是崩塌、地裂縫、塌陷、滑坡等。其特點是分布範圍廣,人為地質災害增多,突發性強。據統計,全縣24個鄉鎮(區)共發生地質災害256處,其中醒民、同民、回龍、習酒、隆興、民化、馬臨、東皇、良村、溫水、永安、仙源等11個鄉(鎮、區)地質災害較為嚴重。2008年因地質災害(主要是煤災)引發民眾集體上訪80多起,到省、市上訪20起,重複上訪42起,阻廠、阻路事件15起。地質災害已成為影響我縣資源開發、經濟建設、威脅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生態平衡的重大問題。
二、2009年全縣地質災害預測
根據全縣地質災害汛前調查及地質災害發生的基本規律,對全縣地質災害危險區及危險區段預測如下:
(一)危險區預測
全縣地質災害多發區:醒民鎮紅崗村、群星村、鋼鐵村、回響村,同民鎮同民村、勝利村、長安村、興隆村,土城鎮群豐村、齊心村、天星橋村、長壩村,民化鄉群新村、長春村、順龍村、豐光村,隆興鎮龍溪村、柑甜村,習酒鎮岩寨村、石林村,回龍鎮安龍村,馬臨工業區五一村、尚華村、臨豐村、向陽村、沔山村,東皇鎮大壩村、圖書村,良村鎮大安村、良村村,溫水鎮典足村、羅漢村,寨壩鎮靈仙河村、鳳凰村、友誼村、三聯村、新池村,仙源鎮福同村,二郎鄉水田村、大橋村,桑木鎮森林村,三岔河鄉獅子村、順江村,官店鎮民建村,永安鎮歐家槽。災害以滑坡、崩塌、塌陷、地裂縫、泉水枯竭為主。
(二)危險區段預測
1、公路沿線危險地段。
馬合公路長嵌溝段、習赤公路習水段沿線、習新公路平原—新站段,部份通村公路。可能發生的災害為滑坡、崩塌、土石流。
2、河流兩岸。
桐梓河、赤水河兩岸岸坡地帶。可能發生的災害為滑坡。
3、煤系地層地帶。
主要分布在習酒鎮岔角至仙源鎮馬老背,回龍鎮浪子口至仙源鎮茅坪以及民化鄉。可能發生的災害為采空塌陷和由采空塌陷引發的地裂縫、崩塌、滑坡、水源枯竭等。
4、部分小城(集)鎮建設區。
主要是工程不合理開挖、切坡且採取防治措施不當,或未採取防治措施而引發地質災害。可能發生的災害為滑坡和崩塌。
根據我縣地質災害巡、排查情況,回龍鎮、習酒鎮、隆興鎮、馬臨工業經濟區、東皇鎮、仙源鎮、民化鄉、二郎鄉、三岔河鄉、同民鎮、桑木鎮、永安鎮等12個鄉鎮(區)的15個隱患點為縣級重要監控點 (見附表)。
三、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一)防治原則
1、堅持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協調配合,分級負責,依法管理,科學防治的原則;
2、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避讓與治理相結合、群測群防與專業監測相結合的原則;
3、堅持“誰破壞、誰引發、誰治理”的原則。
(二)防治職責
1、加強組織領導。各鄉鎮(區)人民政府(管委會)、縣人民政府有關工作部門要按照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和《貴州省地質環境管理條例》的規定,將地質災害防治納入日常工作,加強領導,落實責任。一是建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做到機構健全、人員落實;二是組織編制和及時發布轄區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三是落實領導責任制,做到層層負責,分級管理;四是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和年度計畫,建立地質災害防治專項資金,用於對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質災害調查、監測和防治;五是制定重要隱患點防災預案;六是組織開展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宣傳,增強公眾的地質災害防治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有條件的鄉鎮要組織開展突發性地質災害事件應急演練;七是組織相關部門開展地質災害的檢查,督促部門採取措施,切實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落到實處;
2、強化協調配合。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負責地質災害防治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工作。建設、交通、煤管、公路、水利、教育、發改、經貿等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督促存在地質災害隱患的單位、項目業主編制隱患點防災預案,組織開展地質災害險情巡查、排查、檢查;積極協助縣煤災辦、國土資源部門做好人為活動引發地質災害治理責任認定和責任事故的調查與處理。各企事業單位、工礦、機關、學校等應對各在建或存在地質災害隱患的建築物、設施、場地等落實防災措施,確保人員生命財產安全。
(三)落實地質災害預防措施
1、建立群測群防網路。建立縣、鄉、村三級群測群防網路體系,落實點上防災預案,每處災害點必須逐級落實具體責任單位、責任人及監測人,按規定要求做好監測預報工作。對存在險情的地質災害隱患點要發放防災避災明白卡,組織開展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演習,提高對地質災害的實戰、協調、配合應急反應能力。
2、加強監測預報。各鄉鎮(區)、各部門、各企事業單位、工礦、學校等要密切關注氣象台發布的強降水天氣過程預報和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信息,認真分析本地區、本單位地質災害的發生髮展趨勢,對地質災害隱患點加強監測預報,制定有針對性的防範措施。
3、落實防災措施。開展地質災害險情巡查、排查、檢查,切實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落到實處。在出現地質災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員傷亡或重大財產損失的地質災害危險區,鄉鎮(區)人民政府要設定明顯警示標誌,予以公告,在地質災害危險區內禁止進行工程建設及從事其他可能引發地質災害的活動,並組織有關部門採取工程應急治理或者搬遷避讓措施,保證地質災害危險區內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4、開展危險性評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是貫徹落實預防為主,從源頭上遏制地質災害發生的重要舉措。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征地、建礦山等都要開展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並按規定實行備案登記。
5、組織重大隱患點治理。組織有關資質的單位對存在重大隱患的地段(點)制定防治方案,避免重大群死群傷地質災害發生。需進行工程治理的重大地質災害隱患,要積極申報爭取上級治理資金立項治理;已經立項治理的項目,要按要求指導和督促施工過程中招投標、施工進度質量、檢查驗收等工作。
(四)加大地質災害防治宣傳力度
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制定地質災害防治宣傳計畫,充分利用各種活動和報紙、電視等新聞媒體,採取各種人民民眾易接受的形式,開展地質災害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把地質災害的性質、危害以及防禦的基本措施向公眾講清楚,增強公眾的地質災害防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五)突出汛期地災防治重點
汛期是我縣地質災害的高發期,也是全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點防範期。在汛前,各鄉鎮(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和縣人民政府有關工作部門要開展汛前地質災害排查,並根據排查結果,編制轄區地質災害防治預案和部門地質災害防治預案。在汛期,要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制度,加強地質災害險情的巡迴檢查,及時協調解決防治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全力安排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全方位落實防治責任,強化防治措施。在汛後,要開展地質災害隱患點的複查工作,掌握地質災害的發展變化情況。
(六)認真開展搶險救災工作
一旦發現險情,其所在地的鄉鎮(區)人民政府(管委會)要及時積極組織力量、籌集資金,對隱患點採取措施,排除險情,一方面要按照地質災害報告制度的要求,及時將災險情向縣人民政府和縣國土資源局報告,一方面要迅速組織民眾撤離到安全地帶,並進行妥善安置。有必要啟動應急預案的,應按照《習水縣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要求,立即啟動鄉鎮級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組織搶險救災工作。對於災險情發生區域,縣國土資源部門要及時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開展地質災害應急調查,科學分析災、險情的發展變化,為搶險救災工作提供可靠依據,使救災防災工作做到有效有序。對已經確定的地質災害危險區,各鄉鎮(區)人民政府(管委會)要設立明顯的警示標誌,安排專人防護警戒,嚴禁受災民眾再次進入危險區,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