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法與經世

內容簡介

福吉的這篇論文,對方苞的研究是全面的,從縱模兩個角度來探討方苞的生平及其著作。縱的方面,以方苞個人為出發點,探究他的身世,他的古文作品和他的文學理論;橫的方面,分析了他所處的時代背景和政治環境,他的交遊和他在桐城派的地位以及所產生的影響。
從這篇論文,可以看出作者的治學態度。整個體系結構謹嚴;建立在一個很有系統的架構上。每章的細節,都前後連貫呼應;而且每篇章節的註解,都很周詳完備,給讀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對研究方苞或桐城派的學者來說,也提供了很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作品目錄

序言
第一章 緒論:研究的動機、目的、方法與範圍
第二章 方苞的時代背景
第三章 方苞的家世與生平事跡考述
第四章 方苞古文義法說闡釋
第五章 方苞文學經世論探研
第六章 方苞文章審美觀析論
第七章 方苞散文作品透視
第八章 方苞的地位與影響
第九章 結論:方苞的總體評價

精彩書摘

方苞在二十歲時循覽了《五經註疏大全》,並以諸色筆別之,吸取了五經豐厚的學術營養,提高個人的文化修養,其後崑山刻通志堂《宋元解經》出版,方式包句節字劃,取其萃言而以義理會通,奠定了他的經學基礎。

方苞簡介

方苞(1668-1749),字鳳九,一字靈皋,晚年號望溪,安徽桐城人。苞自幼聰慧,24歲至京城,入國子監,以文會友,名聲大振,被稱為"江南第一"。大學士李光地稱讚其文章是"韓歐復出,北宋後無此作也"。方苞32歲考取江南鄉試第一名。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考取進士第四名。時母病回鄉,未應殿試。後因給《南山集》作序案發,被株連下江寧縣監獄。不久,解到京城下刑部獄,定為死刑。在獄中兩年,仍堅持著作,著成《禮記析疑》和《喪禮或問》。康熙五十二年,因重臣李光地極力營救,始得康熙皇帝親筆批示"方苞學問天下莫不聞",遂免死出獄,以平民身份入南書房作皇帝的文學侍從,後來又移到養蒙齋編修《樂律》,
康熙六十一年,充武英殿修書總裁。雍正九年(1731年)解除旗籍,授詹事府左春坊左中允,次年遷翰林院侍講學士。雍正十一年,提升為內閣學士,任禮部侍郎,充《一統志》總裁。雍正十三年,充《皇清文穎》副總裁。清乾隆元年(1736年),再次入南書房,充《三禮書》副總裁。乾隆四年,被譴革職,仍留三禮館修書。乾隆七年,因病告老還鄉,乾隆帝賜翰林院侍講銜。從此,他在家閉門謝客著書,乾隆十四年病逝,享年82歲。
方苞首創"義法"說,倡"道""文"統一,論文提倡"義法",為桐城派散文理論奠定了基礎。後來桐城派文章的理論,即以方苞所提倡的"義法"為綱領,繼續發展完善,於是形成主盟清代文壇的桐城派,影響深遠,至今仍為全國學術界重視,方苞也因此被稱為桐城派的鼻祖。其一生著文甚富,有《周官集注》13卷、《周官析疑》36卷、《集外文》10卷、《補遺》14卷等,另刪訂了《通志堂宋元經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