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橋實驗學校

義橋實驗學校

蕭山區義橋實驗學校創建於1999年9月。是當時蕭山區第一所全新的九年一貫制學校,它的前身是義橋鎮中心國小與義橋鎮初級中學兩所學校。1906年,韓世昌等人籌辦晝錦堂韓氏義塾新式學堂――時敏初等國小堂,成為義橋學校教育的奠基石。

地址

新校址地址為蕭山區義橋鎮長春路1號。

沿革

解放前,韓世昌等於1906年創辦義橋鄉時敏初等、高等國小,韓世昌、韓作復任校長。其後歷任校長的有韓富春父子、賀兌成等。

1949年8月,臨浦區政府介紹湯石如來義橋國小,為解放後首任校長,其時學校6個班級300多名學生。

1952年,文教科委派樓紹芳任義橋國小校長,這年7月民辦教師全部納入國家編制。同年時敏國小改為義橋國小分部,義橋國小更名為臨浦區第二中心國小。1953年黃致坤任校長,不久縣文教科撥款,拆去香堂,新建一排平房四個大教室,兩個辦公室,改善了辦學條件。1955年樓淑雲調入任校長,還當選為人民代表。

1958年沈錫祺任校長,孔慶章任教導主任。義橋鎮中心國小更名為義橋公社中心國小,班級增加到11個,學生近600人,入學率達到90%以上,為解決教室不足,臨浦區指定義橋公社中心國小試辦半日兩部制。一年後,仍改為全日制。1963年11月,虞雅娟調入任副校長。“文革”期間,學校必為義橋公社五·七學校。

1969年,回隊任教,沈錫祺回浦南,由虞雅娟主持日常工作。

1972年—1984年,倪愛甫任學校教革主任黨支部書記兼校長,1978年亢明庚任教導主任,郭婉文任總務主任。這一年,學校創建校辦廠,後改名為滴塑五金廠。

1975年校內增設國中部。

1978年學校建造第一幢二層教師宿舍樓。倪愛甫任長期間,分兩次建造三層教學樓,一排16開間,每層4個大教室。國中用新教學樓,國小在平房和祠堂屋裡。

1980年拆除祠堂第一進,建造第二幢(三層)教師宿舍樓。資金主要來源於校辦廠利潤。解決部分外地教師住房難的問題。

1982年亢明庚調臨浦鎮小後,王巨定調入,任教導主任。

1984年—1998年,韓國政任校長、書記,王巨定任教導主任,俞國橋任總務主任。這一年,經蕭山縣教育局批准,中、國小分離,由孔建芳同志任校長。中心國小不再對國中進行管理,義橋國中直接受臨浦區校領導和管理。

1992年義橋鎮中心國小少先隊大隊部被評為蕭山市紅旗大隊。

1993年義橋鎮中心國小少先隊大隊部被評為杭州市紅旗大隊。

1995年義橋鎮中心國小少先隊大隊部獲95蕭山市雛鷹紅旗大隊稱號。

1997年4月義橋鎮中心國小成為蕭山市第三批“學生行為規範達標”學校。

1997年義橋鎮中心國小被評為蕭山市學校德育工作先進集體,蕭山市體育達標先進集體,蕭山市藝術教育先進集體,蕭山市愛國衛生先進集體,次年又被評為杭州市愛國衛生先進集體,1999年2月,義橋鎮中心國小獲蕭山市98社會主義首先建設年活動先進單位稱號。

1999年8月,經蕭山區教育局、義橋鎮人民政府以及其他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一所投資1600餘萬元的新學校終於竣工。

簡介

學校首期工程占地70畝,建築面積13000平方米。內部設施體現現代化,電腦房、語音室、多媒體電化教室,雙向閉路電視網和校園廣播系統一應俱全。同時建有400米環行塑膠跑道標準田徑場,各類體育設施配備齊全,符合省一類標準。學校辦學具有以下四個方面的特點:一是學制上的連續性;二是資源上的共享性;三是管理上的統一性;四是教育上的完整性。學校提出“樹一流校風,創名牌學校”的目標口號,力爭“一年站穩腳跟,兩年初見成效,三年形成特色”,目前,學校已成為浙江省農村“九年一貫制”示範學校,同時,還被吸納為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外語實驗學校。

圖書室有藏書47500餘冊,常年訂閱各類報刊100餘種。

學校現有教學班 38 個,學生1794 名,教職工110人,其中專任教師104 人。教師學歷達標率為100%,其中國小教師大專學歷占80%,國中教師本科學歷占71.93%。有中學高級教師6人,中學一級(國小高級)教師46人。有省、市、區教壇新秀9人,市、區優秀教師5人,杭州市、蕭山區學科帶頭人各1人。

英語教育作為學校的特色成績顯著。有杭州市英語學科帶頭人1名,在各類區、市、省等比賽中成績顯著。多次邀請加拿大外籍教師來校交流。2004年被命名為 “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外語實驗學校”。

學校自1999年以來,先後被評為浙江省示範學校、蕭山區文明學校、蕭山區文明單位、蕭山區二十佳領導班子、蕭山區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外語實驗學校、蕭山區綠色學校、浙江省教育創新質量滿意優秀學校、蕭山區科技傳統項目學校、浙江省I類標準化學校、蕭山區校本教研示範學校、蕭山區示範家長學校等榮譽34項。

1999年8月至2000年7月,校長陳國良。目前校長為李建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