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優勢基本概述
生物群落是指具有直接或間接關係的多種生物種群的有規律的組合,具有複雜的種間關係。組成群落的各種生物種群不是任意地拼湊在一起的,而有規律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一個穩定的群落。如在農田生態系統中的各種生物種群是根據人們的需要組合在一起的,而不是由於他們的複雜的營養關係組合在一起,所以農田生態系統極不穩定,離開了人的因素就很容易被草年生態系統所替代。
居住在一個地區的一切生物所組成的共同體,它們彼此通過各種途徑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例如一座森林中的一切植物為其中棲息的動物提供住處和食物,一些動物還可以其他動物為食,還有土壤中生存的大量微生物,它們靠分解落葉殘骸為生,這一切組成一個整體稱為生物群落。
基本簡介
生物群落有一定的生態環境,在不同的生態環境中有不同的生物群落。生態環境越優越,組成群落的物種種類數量就越多,反之則越少。
任何群落都有一定的空間結構。構成群落的每個生物種群都需要一個較為特定的生態條件;在不同的結構層次上,有不同的生態條件,如光照強度、溫度、濕度、食物和種類等。所以群落中的每個種群都選擇生活在群落中的具有適宜生態條件的結構層次上,就構成了群落的空間結構。群落的結構有水平結構和垂直結構之分。群落的結構越複雜,對生態系統中的資源的利用就越充分,如森林生態系統對光能的利用率就比農田生態系統和草原生態系統高得多。群落的結構越複雜,群落內部的生態位就越多,群落內部各種生物之間的競爭就相對不那么激烈,群落的結構也就相對穩定一些。
群落有其結構。大多數群落中,由一兩種占優勢的植物生長型決定整個群落的外貌,群落也常以此得名,如闊葉落葉林、針葉常綠林、草原等。植物還可以按更新芽的位置而分為不同生活型,如地上芽、地下芽植物等。一個群落的生活型組成可以反映環境特徵。群落還常表現垂直分層現象,如地面上高樹、矮樹、灌木、草本的分層與光照有密切關係。地下和水中生物亦如是。除光照外,氧氣、壓力等亦有關。以植物為棲息地和食物的動物亦有相應的分層。在水平方向,不同生物可因要求類似環境條件或互相依賴而聚集在一起。群落中各物種常隨時間而變化,如植物的開花閉花和動物的穴外行動具有晝夜節律,而整個溫寒帶群落呈現明顯季節節律。群落中生物總處在不斷的互動作用中。按生物吸取營養的方式,有營光合作用的植物、靠攝食為生的動物和經體表吸收的微生物。它們之間形成複雜的食物關係。兩物種可以是互相競爭,也可是共生,視相互間利害關係而有寄生、偏利共生和互利之分。一個群落的進化時間越長、環境越有利且穩定,則所含物種越多。如兩物種利用相同資源(生態位重疊)則必然競爭而導致一方被排除。但如一方改變資源需求(生態位分化)則可能共存。生物群落的發展趨勢是生態位趨向分化和物種趨向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