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羚羊峽由羚羊山同鼎湖區沙埔鎮的爛柯山雄踞西江兩岸而成。爛柯山主峰爛柯頂海拔904米,峰巒疊嶂,怪石嶙峋。羚羊山主峰龍門頂高615米,山高坡陡,緊迫江岸。峽谷綿亘7.5公里,河道窄、河床深,兩岸陡坡險峻,肇慶城區附近江面寬過千米,而進入峽內河道寬330米,最窄處才200米,平均水深48米,最深點達78米,水流湍急,水卷漩渦。
歷史
舊時,由於科技不發達,無機動牽引的水上運輸工具,這樣,東下的船艇還可順路直放,西上的船隻就要靠撐蒿抬櫓、架槳揚帆。更多的時候要由船工系纜登山拉縴。
明代以前,纖道錯落不整斷斷續續,行走不便。明正統十三年(1448年),高要縣知縣陸駒從這裡經過,體會到纖工苦況,遂開始在峽山冷坑等處築橋樑,以便利行人和船隻上行。到明萬曆十年(1582年)才鑿石路,稱為“峽山旱路”。明萬曆三十九年,高要縣人陳一龍集資重修,並築橋13座,峽路才算真正成通途,這就是西江古棧道較完整的雛形。清嘉慶二年(1799年),高要縣知縣裴盛清再加以修理,築橋19座,棧道更完整。
據說,羚羊峽口北岸有一洞,曾建有“羚峽古剎”,因地處羚羊峽口,故而得名峽山寺。古寺始建於蕭梁時代(公元502~577年),唐時已很著名,曾是肇慶的一處佛教勝地。唐代著名詩人沈佺期、楊衡以及以“山雨欲來風滿樓”而揚名的許渾等,對峽山寺皆有題詠。唐朝以前,羚羊峽有很多猿猴出沒,在詩人筆下留下了不少猿啼三峽的文章,而到宋以後的詩歌文章,不再發現有猿啼的記載。峽山剎勝,曾為明、清代肇慶八景之一,可惜古剎近代被毀,今只留遺址。
山中的頁岩是製作端硯的石料。山上有峽山寺、歸猿古洞、清風閣、摩崖石刻、裴公十九橋、峽山旱路、涵碧樓、桂元精拾、葬花冢、伏波公子廊、龍門一洞天、古炮台等古蹟,加上峽山合一的自然風景,唐、宋年間已享有盛名,成為歷代文人騷客流連忘返之地。也因而留下大量的詩詞文賦作品,唐代裴鉶著名的作品《孫恪傳》所寫的就是峽山寺和歸猿古洞的傳說故事。“羚峽歸帆”也被歷代評為八景之一。
羚羊峽地處西江下游,是由北面的北嶺山脈,南面的爛柯山脈,經西江河水的切割作用而成,西南至東北走向,西南起羚羊山,東北至後瀝,全長7.5公里。傳說仙人鞭羊往廣州,路經此地,一羊見這裡風景秀美不願離去而得名。
羚羊峽的景觀,在隋代已被人們認可,唐宋以來,沈佺期、宋之問、張說、李邕、張九齡、李紳、許渾、余靖、周敦頤、郭祥正、米芾、陳與儀、李綱、葛長庚、李昴英等達官名流登臨遊覽,並寫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章。楊衡稱讚羚山景色“勝絕固難儔”,沈佺期則具體描寫說“黃猄驕而受訓,山雞戲而頻舞,猿猴斗玩,虎嘯山林,山鷹低空盤鏇,白鷺結伴翱翔于山巒江水之上”。唐時裴俐《傳奇》中的《孫恪》(《袁氏》)故事就發生在這裡。自隋朝到清朝,在不足8公里的羚羊峽,其古蹟有史載可查的遺址,先後有峽山寺、靈華寺、龍華寺、文殊清庵、天后廟、娘娘廟、太監廟、鎮溪廟、伏波公子廟等。
羚羊峽在唐朝已定為端溪妙景。明代以後,肇慶八景又有羚峽歸帆、硯渚清風。現存景觀有仙猿古洞、出入山虎、望夫歸石、羚山炮台、硯坑遺址、海軍馬口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峽山旱路和清風閣摩崖石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