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山村[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蘇坂鄉下轄村]

美山村[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蘇坂鄉下轄村]

龍巖市新羅區蘇坂鄉美山村是第三批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村,地處新羅區東部、蘇坂鎮西部,距市區50多公里,距鎮政府所在地4公里,平均海拔200餘米,是新羅區人口第二行政村,龍巖“採茶燈”的發源地。2011年底,全村共有1850戶、5350人,常住人口3000人,勞動力3200人,外出務工2350人;五保戶15戶,低保戶60戶、85人。全村有5個自然村,32個村民小組,劃分為6個區;村民代表77人。現有黨員163人,其中女黨員21人,預備黨員6人,10名入黨積極分子;設黨總支委員會,黨總支委5人,下設4個支部。村兩委班子10人,駐村第一書記1人,大學生村官一人。 全村總面積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200畝,林地面積21000畝。全村農民收入以種養業和外出務工為主,蜜柚、臍橙、甘蔗、花生、生豬等是全村經濟主導產業。2012年農民人均純收入6420元,集體經濟收益15萬元。 2018年12月,住房城鄉建設部擬將美山村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簡介

美山村是歷史文化名村,這裡曾經是遠古時代“古閩人”的天堂,是“閩越人”的祖籍地。河洛文化和九龍江上游文化在這裡相互融合,競放異彩。1990年在美山村豬肚隴還發現了西周-春秋時期舊石器遺存多件,證明早在舊石器時期,美山村一帶就有人類活動。秦漢時期,這裡為百越故地,傳說中僅少數中原漢人進入;西晉“八王之亂”,其時“衣冠南渡,八姓入閩”,遂有更多漢人與當地少數民族融合;唐代以後,陸續有漢人定居。在明宣德年間(公元1426~1435年),閩林三十三世千四郎來此定居,從此這裡子孫繁衍生息興旺,迄今已近三十代。

 美山村屬龍巖市新羅區,距龍巖城大約40公里,距漳平城大約25公里,是一個地道的世外桃源。它位於九龍江上遊河畔,依山傍水,三面沿河,一面靠山。河流在這裡蜿蜒曲折,從村頭到村尾連綿數公里,像是一條美麗而柔軟的五彩飄帶,系在村莊的胸前。河流寬的地方有50~60米,最窄的也有20多米,有淺灘、沙坂、急流、還有深潭。從村頭到村尾設有三個渡口,渡口旁伴有先民栽植留下的幾棵大榕樹,村子對岸青山疊翠,鬱鬱蔥蔥,中間有兆龍宮、顯靈宮、媽祖宮、東山宮、龍興寺等古剎名寺點綴,相映成輝,村頭還有一橋橫跨南北,美如詩畫,宛若人間仙境。

村居特色

古代閩西“鳳凰城”

美山在閩西地區算是一個大村子,從村尾到村頭大約有五里長,全盛時居民達一萬二千餘人。這裡的民居或沿溪而建,或依山勢而立,錯落有致,氣勢恢宏。村內由一條主幹道貫穿其中,旁側有諸多小道連線。主幹道和小道主要由河卵石鋪設而成,偶由大青石板鋪設,寬度都在一米之上。這裡的房子蓋得很密集,形式多樣。置身其中,仿佛穿越時空的隧道,盡閱歷代塵世滄桑。據統計,村內有黃土夯成的民居大厝30餘座。最大的“大樓”高三層,牆體厚一米有餘,中間有一個大天井,樓外有護城河環繞,後來護城河被填平改造,“大樓”成為當地的學校,可以容納學生數百名。“小樓”曾經是慶美鄉政府的辦公樓,有禮堂、有戲樓,還有可以容納千餘人的廣場。除了民居和供集體活動的“大樓”和“小樓”,還有供奉列祖列宗以及祭祀神靈的氏族祠堂。民居與祠堂四通八達、交相輝映、與青山、溪水、農田組成一幅多姿多彩的絢麗畫卷。

美山村[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蘇坂鄉下轄村] 美山村[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蘇坂鄉下轄村]

這些民居沿襲了中原漢族古民居建築的風格特徵,基本結構相似,多為宮式大厝,一個大厝就可供數十家居住。大厝講究軸線左右對稱,多層次進深,前後左右有機銜接。大厝一般為四柱三開間或六柱五開間,以天井和廳堂為主軸,兩側護厝對開輔助配置。前門的方向最為考究,一般都不與正堂門相對,中間用灰坪隔開。正堂入門處有下廳,左右建兩間下房。下廳銜接天井,天井兩側是廂房和連線走廊。天井上方為廳堂,明亮開敞,是紅白喜事操辦的主要場所。廳堂左右各有大房,其後有小後廳及兩側的後房。廳堂和大房前走廊鋪設巨大的廊沿石,兩側辟有兩個小邊門,可通厝外或附厝。附厝房間前仍有走廊,有的並辟有小天井。這種民居格局均齊配置、主次有序,具有精緻、實用、美觀的特點,飽含著濃郁的源自河洛文化的民族特色。

民居用材多以土、木、石、磚並用,工藝十分精湛。大柱以造型各異的石墩為基,既結實又防腐;架、柱、梁、枋、檀、椽等木質構件皆用榫卯鉸接成為框架式結構,相互交錯,抗壓抗震能力強;整個牆體由黃土加竹片夯實而成,竹片在牆芯內縱向交錯排列,俗稱牆牽,起抗拉作用。外牆再塗上灰泥,牆體寬厚且抗震能力強,非常適合居住。民居裝飾也很講究,樣式富有變化。屋頂斜面皆成凹形曲線,兩端為燕尾脊。廳堂斗拱、梁架等木質構件多有透雕或鏤雕,刻有花卉、動物、人物等形象,橫枋上楣額則裝飾各種拼木圖案,瑰麗多彩,蘊含著先民精湛的技術和超凡的審美觀。

祠堂是供奉祖宗以及祭祀神靈的場所,也是宗族活動的聚集地。這裡的祠堂都是“回”字形構造,前方後圓、前低後高,內廂外廂平衡堆成。最有名的祠堂要數“四美堂”,它古樸典雅,大門上方刻有“積善餘慶”四個大字,字跡雄渾灑脫。中廳“恩榮”二個大字赫然醒目,力透牆壁,熠熠生輝,承前戒後,為族銘,為家訓,也透釋著昔日的繁華,承載著先民的美好祈願。轉中廳,經迴廊,正廳高闊,在神牌前安放著觀音、文曲等神像,檐前“雙龍戲珠”的石香爐,香菸裊裊,神聖肅然。

村內有不少店鋪和驛所,曾是許多客官和船工們歇腳過夜的場所,現在成為了該地區十里八鄉的商業中心。從中渡口往“大樓”方向,還有一條商業街,商業街一層是經營各色生意的店鋪,二層則是可供居住的客房。商業街旁還有理髮店、裁縫店、小吃店、打鐵店和醫藥店等;商店中有綾羅綢緞、珠寶香料、香火紙馬等應有盡有。這裡曾經是名聞遐邇的商業區,車水馬龍,熙熙攘攘,形形色色,樣樣俱全,堪比清明上河圖的縮影,是古代閩西的鳳凰城。

閩西山區山巒疊嶂,交通極為不便。早先從龍巖城到漳平城沒有公路和鐵路,水上交通是龍巖人出行和物品交換的重要形式。美山是九龍江沿岸的大村莊,是龍巖城至漳平城、直至九龍江下游重鎮漳州市和廈門市的必經之地。自明朝以來,龍巖到漳平便有貨船來往,運載客官、海鹽、石灰、木材和各種土特產。河運昌盛時,碼頭沿岸停泊船隻數十條。

早先的美山村擁有一支龐大的船隊,船隻最多時高達60多條,還有各類捕魚船10條,擔當船工成為了許多村民重要的謀生職業,也是村民致富的出路。通過船隊,村民獲得了豐厚的利潤,村莊面貌也大為改觀。

廟宇眾多 古榕參天

村內除了數十座方形大厝、祠堂以外,河岸兩邊還有一些景點。其中,最有名的要數媽祖宮、龍興寺和渡口的大榕樹。

美山村[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蘇坂鄉下轄村] 美山村[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蘇坂鄉下轄村]

媽祖宮位於尖山腳下,供奉的是媽祖神像。它臨河道拐彎處的深潭而建,矗立在陡峭的山崖邊。廟宇的基部由重達數噸的方形巨石堆砌而成,兩邊各由河卵石砌成的石階連線渡口。廟宇的後邊是一片“風水林”,密密層層的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無言的山,流動的水,古色古香的廟宇,加上沿著石階匆匆上下的行人,恰似一幅精心繪製的山水畫卷。

媽祖宮建於清道光初年,為院落式布局,硬山頂、招梁式構架,木磚瓦結構,結構古樸。一進前殿供媽祖神像,二進後殿奉祀觀音菩薩和十八羅漢像,兩進建築中間用拜亭聯接,廟門正脊用瓷片鑲嵌雙龍戲珠圖案,山牆、屋檐彩繪泥塑,宮內雕樑畫棟,富麗堂皇。

這裡古色古香,常年香火不斷。每逢汛期來臨,南來北往的船工都要來此朝拜媽祖,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每逢媽祖誕辰,更是熱鬧非凡。村民身著統一服裝,虔誠地向媽祖三鞠躬,並上香祭祀。隨後,由村民組成的長龍和麒麟、黃獅等巡遊隊伍跟隨媽祖神像沿村道巡遊,敲鑼打鼓,氣勢磅礴,蔚為壯觀。

龍興寺位於村尾的一座小山包的半山腰,坐南朝北,古樸清雅。過去這裡有一座叫下宮的寺廟,後來由於開公路遭到破壞,村民隨後在周圍建立了龍興寺。龍興寺規模不大,中間為主殿,其屋頂為金黃色琉璃瓦,釉彩鮮艷、金碧輝煌。廟廓背後翠竹環抱,花草簇擁,廟前有一個磚石鋪設的小廣場,廣場中間矗立著一座小尖塔,使寺廟更加情趣盎然,別具特色。廟宇前面非常開闊,從這裡不僅可以眺望層層疊疊的梯田和雄偉秀麗的尖山,還可以平視奔流而下的九龍江河水和沿河兩岸的秀麗美景。門額泥塑“龍興寺”三字,門旁紙聯“玄壇座鎮,保境安民”。該廟供奉甚眾,既有釋迦像、觀音像、彌陀像、彌勒像,又有文曲公等塑像。龍興寺在周圍十里八鄉都非常有名,所以這裡常年輕煙裊裊、信徒不斷,大多外出人員都要在這裡駐車歇息,進廟上香祈求平安。

村子的沿岸有三棵大榕樹,一棵在中渡口,另外兩棵在下渡口。大榕樹盤根錯節,宛如撐開的綠色巨傘,能給人遮風擋雨。它枝繁葉茂,冠蓋盈畝,一年四季都搖曳著令人賞心悅目的清香和碧綠。樹上不僅有燕子作巢、有奇鳥栖居, 還有耐蔭的蕨類植物寄生。夏日時節,熱浪襲人,大榕樹下卻是花香蟬鳴的涼爽世界,絲絲涼風,沁人心脾。勞累了一天的村民都喜歡積聚在渡口的大榕樹下歇息,或乘涼話家常,或談陳年趣事,品賞人生。酷暑節氣,更是孩子們的天下,他們時而鑽入河中潛水嬉戲,時而回到大榕樹下打仗玩耍,盡情享受大榕樹賦予的恩賜。秋夜裡,茫茫的月色中,大榕樹密匝匝的葉片像是披上了銀裝,發出朦朧潤澤的光芒,璀璨迷人。

採茶燈的故鄉

美山村[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蘇坂鄉下轄村] 美山村[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蘇坂鄉下轄村]

蜚聲海內外的龍巖民間藝術瑰寶——“採茶燈”(又名“採茶撲蝶”)就是起源於龍巖市新羅區蘇坂鄉美山村,廣泛流傳於閩西山區,迄今已有二百七十多年的歷史。採茶燈的歌舞源於勞動人民採茶活動,表現人們上山採茶過程中歡樂的心情及與茶園、花蝶等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情景。採茶燈的音樂旋律、伴奏鑼鼓、舞蹈語彙、隊形變化有其鮮明的藝術特點和個性特徵,基本舞步風格獨特,其步伐輕盈、細碎、身體挺拔, 並用山歌演唱和穿插對白來表現茶農勞動的樂趣和熱愛生活的愉快心情,在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廣泛流行。

相傳在270多年前,龍巖美山村的一位林家祖先,是皇宮的樂師,他從宮中帶出一首曲譜,並融合當地上山採茶等生產勞動情景,創作了歌舞《採茶燈》。之後,當地老百姓一直把《採茶燈》當作逢年過節慶祝活動的吉祥歌舞。《採茶燈》融說唱、戲曲、舞蹈為一體,步伐輕盈、樂曲歡快、音韻和暢,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它以茶農採茶為場景,以茶燈、竹竿蝴蝶和長柄摺扇等為載體,通過不斷變換隊形和舞姿組合,表達茶農淳樸的內在性格和愉悅的生活場景,寄寓他們對生命、生活、愛情的嚮往,充滿著濃厚的生活氣息,洋溢著奔放的青春活力,是民眾公認最為吉祥的歌舞。《採茶燈》表演蔚然成為福建山區一種流行的民間文化,其音樂由宮廷流落民間的古典名曲和當地民歌相結合,曲調節奏明快,旋律優美,配以民間故事為內容的唱詞,伴奏鑼鼓、內涵豐富,動聽感人,富有魅力,且朗朗上口,易學易唱,深受喜愛。

美山村[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蘇坂鄉下轄村] 美山村[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蘇坂鄉下轄村]

《採茶燈》是中國文化藝術的瑰寶。據龍巖博物館館藏的史料記載,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3年),閩西地區就有《採茶燈》表演。從清朝中期一直到民國初期,《採茶燈》在龍巖民間廣為盛行,當時抄錄的《採茶燈》歌詞曲調仍保存至今。解放後,龍巖《採茶燈》在政府及有關部門的重視下,得到了很大的發展。1952年,《採茶燈》參加福建省第一屆農村文藝匯演,榮獲演出一等獎;同年,代表福建省參加全國文藝匯演再獲一等獎。次年,中國青年藝術團排練的《採茶燈》(《採茶撲蝶》)參加在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舉行的“第六屆國家和平友誼青年聯歡節”演出獲得銀質獎。上世紀七十年代,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和福建人民廣播電台《對農村廣播》欄目,均採用龍巖《採茶燈》音樂作為節目片頭曲,一直沿用十幾年。1981年,《採茶燈》被國家文化部音樂研究所編撰的《中國音樂史音響曲譜資料》收錄,同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採茶燈》的原始曲譜確定為世界名曲。1996年,在第26屆奧林匹克夏季運動會上,《採茶燈》音樂作為中國體育代表團的入場曲,名揚海外。2005年,《採茶燈》被列為首批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9年,《採茶燈》萬人表演成功入選“規模最大採茶燈舞”大世界吉尼斯紀錄。2011年,《採茶燈-採茶撲蝶》又成為“百花迎春”中國文學藝術界春節大聯歡的重要歌舞。《採茶燈》源自偏遠的山村,演繹到縣城、省會,直至進入京城,並在國際獲獎,蜚聲中外。

特產

美山村地處山區,甘露豐富,盛產柚子、柑桔、黃花梨、李子等多種水果,尤以蘇坂蜜柚為最佳。,因山上甘露豐富,柚子甘甜爽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