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農業

農業美學指的是以農業動植物及其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土地、田園、水域和環境,乃至整個農村地區(包括農村地區的道路、城鎮、集市、村莊、廠礦和自然環境等)為載體,進行農業勞動對象革命、農業勞動工具革命、農業勞動技能革命、農業勞動過程革命、農業勞動產品革命、農業勞動觀念革命,既運用農業生產技術,又運用美學藝術手法,既生產農業物質產品,又生產農業審美產品,特別是通過田園景觀化、村莊民俗化、自然生態化的實現,促進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一種農業。

一、田園景觀化

田園景觀化,指的是田園不但生產糧食、糖料、蔬菜和水果等農業物質產品,而且通過美觀的產品、健美的植株和美化的田園,生產農業審美產品,形成足以引起人們審美情趣、愉悅人們審美心理、滿足人們審美需求的景觀。
1、產品外觀美觀。這裡的產品指的是人們通常所說的農產品,即由農業動植物通過其生理機能,利用土壤、氣候、水和生物等農業自然資源,生產、提供的、能夠滿足人們營養需求、品嘗需求和原料需求的產品,如糧食、糖料、油料、蔬菜、水果、木材、豬、牛、羊、雞、鵝、鴨、魚、蝦、蟹等。產品外觀美觀,就是指上述產品的大小、輕重一致,外觀色彩美觀、標準,且能體現內部優良之品質、豐富之營養、適宜之口感。例如,多彩辣椒,外觀顏色有紅、有黃、有綠,五光十色,豐富多彩,很為美。又如,糯米玉米,外觀白而透明,能給人予“糯性感”,能充分地體現出糯米玉米之糯性。至於那些雖大小、輕重一致,且外觀色彩美觀、標準,但不能體現內部優良之品質、豐富之營養、適宜之口感的農產品,則不是農業美學所追求的產品外觀美觀。在現實上,的確存在一些這樣的農產品。例如,有的鳳梨生產者為了追求較高的利潤,過度、不當地使用激素,製造信息不對稱的現象,生產的鳳梨的確果大、形美、色靚,也的確賣了一個好價錢,但內部“黑心”、味變,往往摘下沒兩天就腐爛,結果害了消費者。顯然,這些農產品是不美的,是不會給人以美感的。
2、作物植株健美。這裡的作物是廣義的,不但包括水稻、甘蔗、花生、茄子和鳳梨等農作物,而且包括木麻黃、桉樹、玖瑰花和菊花等樹木和花卉,包括豬、牛、羊、雞、鵝和鴨等畜禽,包括魚、蝦和蟹等水產品;植株也是廣義的,不但包括上述農作物的植株,而且包括上述樹木和花卉的植株,包括上述畜禽的驅體,包括上述水產品的驅體。當然,以農作物的植株為主,其次則是樹木和花卉的植株。因此,在敘述中,主要用農作物的植株,其次用樹木和花卉的植株來敘述。作物植株健美,就是指上述作物不但能結出豐碩的果實,生產出產量較高、品質優良、營養豐富、口感適宜、外觀美觀的農產品,而且其植株、驅體有造型,根、莖、枝、杈、葉、花、果協調、和諧,頭、身、腳、尾、毛也協調、和諧,能給人以美感。例如,經過人工修剪的果樹,其造型往往就比修剪前好。又如,青枝臘稿的水稻不但稿稈挺撥,青葉數多,株型健美,而且穗大粒多,產量高。再如,南德文牛體型高大,體態健美。
3、田園景觀美化。這裡的田園同樣是廣義的,不但包括種稻的水田、植蔗的坡地,而且還包括栽果的園地、造林的林地、牧羊的草地、圈豬的場地、養魚的水域、宜農的荒地,一句話,包括所有的農業用地,包括所有已經用來生產、準備用來生產、可以用來生產、提供能夠滿足人們營養需求、品嘗需求和原料需求的產品的土地。當然,作為農業美學所追求、營造的田園景觀之田園應以種稻的水田、植蔗的坡地、栽果的園地、造林的林地、牧羊的草地為主。田園景觀化,指的就是上述田園不但能種植農作物,營造樹木,養殖畜禽和水產品,而且通過田塊、田埂、溝渠、林帶、道路和機井、棚架、電網、房屋等生產設施,與作物一起,與樹木一起,與畜禽和水產品一起,按照美學規律排列、組合,形成田園風光。例如,農墾部門的橡膠園,方格化,林網化,橫直成行,給人以整齊感,秩序感。又如,“鳳梨的海”,位於“中國鳳梨第一鎮”——徐聞縣曲界鎮,漫山遍野的鳳梨生長在高低起伏的山坡上,一眼望去,真的有如“鳳梨的海”,無不令人讚嘆。目前,她已成為祖國大陸最南端綠色之旅的一個亮麗的景點。

二、村莊民俗化

村莊民俗化,指的是村容村貌的整治必須富有地方特色、民俗特色,寓現代理念於民俗文化之中,既實現村容村貌的整治,又使民俗文化得以傳承,還使村莊各具特色,千姿百態。
1、布局客觀化。布局客觀化,指的是村莊的規劃布局應以現有村容村貌為基礎,以現有地形地勢為基礎,宜“井”字形則“井”字形,宜“馬蹄”形則“馬蹄”形,宜其他形狀則其他形狀,宜座南向北就座南向北,宜座北向南就座北向南,宜其他座向就其他座向。它是村莊民俗化的基礎,更是村容村貌整治的基礎。在建設中,堅持“三個基本原則”:一是生態性原則。即在建設中,儘可能保持村莊自然生態,使村容村貌凸現原生態。二是經濟性原則。即在建設中,既要考慮經濟能力,又要使投入儘可能地少,特別是拆遷愈少愈好。三是審美性原則。即建設的村容村貌必須符合人們的審美需求,做到整齊、清潔、美觀、方便。廣東省徐聞縣曲界鎮後寮村保護著一片原始次生林,面積100畝,生長著土沉香、赤楠、石蒔果樹和雞冠林等46種古樹名木。這些古樹名木樹齡都在100年以上,長的達200年以上,古樸古香,參天挺撥,枝繁葉茂,藤纏枝繞。這片原始次生林環抱著的後寮村依地形、順地勢建設,整個村莊呈梯形,每一行房屋為一個階梯,橫向村巷用水泥,縱向村巷砌紅磚,巷道兩旁種花草,空地鋪草坪,既整齊,又生態,還美觀。
2、村道硬底化。村道硬底化,指的是村莊的進村道路、主幹道路、環村道路和巷子小徑必須建成硬底,以利交通,方便出入。但路面寬度、建設材料則應結合實際,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它是村莊民俗化的硬體要件,更是村容村貌整治的硬體要件。一般地,進村道路、主幹道路、環村道路路面寬度6-8米(含綠化帶,下同),以適合兩輛車同時通行,用材為水泥、石子,做成水泥路;次幹道路、路巷路面寬度 4米,以適宜機動車通行,用材可為水泥、石子,也可紅磚,原有的石路能保留的儘量保留;休閒小徑路面寬度1-2米左右,用材可為紅磚或鵝蛋石,也可為大理石碎片,還可為玄武岩碎片,甚至可為其他材料,達到硬化即可;農戶庭院也要鋪紅磚或水泥,但最好鋪滲水性能較強的有孔水泥磚。上面提到的後寮村就是這樣,橫向村巷(主幹道路)用水泥,縱向村巷(次幹道路)用紅磚。
3、住宅民俗化。住宅民俗化,指的是農村住宅建設必須以當地傳統的建築風格、建築文化為基礎,通過現代建築藝術的提升,使其既傳承了當地傳統的建築文化,又具有地方建築特色,還融入現代文明之中,做到美觀、實用、有特色。顯然,這樣建設起來的住宅富有生命力,不至於千篇一律。它是村莊民俗化的硬體體現,更是村容村貌整治的硬體體現。我國幅員廣闊,由於受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生活習慣和經濟水平等因素的影響,建築風格千姿百態,各具特色,並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澱積成相應的建築文化。如北京的四合院、苗族地區的吊腳樓、蒙古的蒙古包等,都無不是上述因素長期作用下逐漸形成的建築風格、建築文化。它們都富有特色,富有地區的適應性、居住的實用性、文化的多元性、審美的價值性,因此,在建設中,特別是改造中,必須予保護和傳承。不過,這並不意味著簡單的翻版,即不是將現在的住宅百分之百地建成原來的四合院、吊腳樓、蒙古包,而是在保護和傳承的基礎上加以弘揚,將其建築風格、建築文化有機地、抽象化地、藝術化地融入到新建或改建的現代住宅之中,從而使其既保護、傳承和弘揚了當地建築風格、建築文化,又適合現代人居住。
4、庭院園林化。庭院園林化,指的是農家庭院的住宅、圍牆、樹木和其他設施等各種構成要素的排列和組合構成合理、錯落有致、和諧統一,符合美學規律,有如園林一般,能夠喚起人們的審美情趣、愉悅人們的審美心理、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它是村莊民俗化的單元體現,更是村容村貌整治的單元體現。它的重點應在庭院綠化。作為農家庭院,它的綠化應側重兩方面:一方面是圍牆採用綠籬,既形成綠化帶,又起到圍牆的作用;另一方面是院內綠化用材應儘量選擇當地典型的水果,如熱帶、亞熱帶地區應先擇木鳳梨、荔枝、龍眼、人心果、楊桃、芒果、皮果、番石榴和石榴等,既起到綠化的作用,又生產水果,還使庭院凸現地方植物風光。
5、綠化地方化。綠化地方化,指的是村莊綠化、美化用樹、用花、用草應地方植物化,即村莊綠化、美化用樹、用花、用草應儘量用當地的典型樹種、花種、草種,這樣,既經濟,又易種,且和諧(與周邊自然環境和諧),還具有地方特色,形成地方植物風光。它是村莊民俗化的植物體現,更是村容村貌整治的植物體現。一般地,在村道綠化中,應儘量做到一條路種一種樹、一種花、一種草,或兩、三種樹、花、草相間地、有規律更替種植。進村道路用樹可選用非果型的大喬木樹種,如熱帶地區可選用鳳凰樹、木棉樹、苦楝樹和榕樹等;主幹道路和環村道路用樹可選用喬木水果和竹,如熱帶地區的喬木水果可選用木鳳梨、荔枝、龍眼、人心果、楊桃和芒果等;次幹道路用樹可選用灌木水果,如熱帶地區可選用皮果、番石榴和石榴等,小巷用樹和進村道路、主幹道路、環村道路的配植樹木可選用矮生灌木或矮化嫁接木本水果,如熱帶地區的矮生灌木可選用馬櫻丹和鵲腎樹等,矮化嫁接木本水果可選用矮化嫁接荔枝、龍眼和芒果等;道路用草可選用當地典型的常綠草種,如熱帶地區可選用蜈蚣草等,蜈蚣草生命力強,耐旱、粗生,不過選用時要純化、淨化,以提高其整齊度。至於庭院綠化,上面已論及,在此不再重複。
6、村莊衛生化。村莊衛生化,指的是通過畜欄建設、排污系統建設、人畜糞便處理、垃圾處理和衛生制度建立等措施,實現村莊清潔、衛生。它是村莊民俗化的外在表現,更是村容村貌整治的外在表現。關於畜欄建設,它是實現村莊清潔、衛生的關鍵。一般地,對牲畜應進行圈養,實行人畜分居。豬、牛、羊欄的建設應適合豬、牛、羊居住,特別是牛欄可參照廣東省徐聞縣城北鄉新民村的做法,建成四合院式,院中種植榕樹、荔枝和龍眼等樹冠較大的樹木,底部硬底,但切不可做成水泥或紅磚地板,房間用木條或水管隔開,建成通透圍牆,既有利空氣流通,又予牲畜群體感。關於排污系統建設,它是實現村莊清潔、衛生的重點。一般地,城中村應儘量利用城市的排污設施,建設排污系統;建有沼汽池的,則應利用沼汽池,建設排污系統;其他村莊,有條件的,建三級糞池,無條件的,則應充分利用廢水,作為澆淋樹木用水,變廢為寶。關於人畜糞便處理,它也是實現村莊清潔、衛生的重點。一般地,有排污設施和沼汽池的,應利用來處理人畜糞便;沒有相應設施的,則應建無害化三級糞池,不少已建成生態文明村的村莊都是這樣做,效果不錯。關於垃圾處理,它同樣是實現村莊清潔、衛生的重點。一般地,應建公共垃圾池,定時、及時處理垃圾,變垃圾為農家肥。關於衛生制度建立,它是實現村莊清潔、衛生的保障。一般地,要建立大家共同遵守的衛生制度,明確責任,定時打掃衛生,定期處理衛生死角,不少生態文明村不但建立、執行了衛生制度,而且逐漸形成了一種文化。
7、古樹名貴化。古樹名貴化,指的是對樹齡100年以上的古樹和蘭科植物、蘇鐵、榕樹、樟樹、見血封喉、胭脂樹、酸荔枝、土沉香、赤楠、雞冠林等名木必須進行保護。因為它們既是生態資源、綠化資源,又是科普資源、文化資源、旅遊資源,具有“萬綠叢中一點紅”的作用。古樹名貴化,是村莊民俗化的植物典型體現,更是村容村貌整治的植物典型體現。對古樹名木的保護,要登記造冊,懸掛牌子,明確責任。在村莊建設中,能保留則保留,能移植則移植,既不能保留又無法移植而確實要進行砍伐的,必須經報批後方可砍伐。上面提到的後寮村對古樹名木保護得就較好。
8、文化保護化。文化保護化,指的是對農村中的寺廟、祠堂、古民居、名人遺蹟、重大歷史事件遺址等文物和地方劇種、民俗文化等文化必須進行保護。這些都是廣大人民民眾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中逐漸形成的行為規範及其物化形式,是當地地理、經濟和文化孕育出來的獨特文化。文化保護化,是村莊民俗化的文化體現,更是村容村貌整治的文化體現。在保護中,應去其糟粕,用其形式,融入先進文化,使其發揚光大,對一些特色比較突出的應予重點保護,在經濟許可的情況下應加以修復,修復應儘可能修舊如舊,保存原貌。中山市於1998年12月28日以孫中山故居紀念館為依託建成中山民俗博物館,通過對當地民俗文化的研究、民俗文物的收藏、民居和民俗風情的展示,搶救和保護了民俗文物,繼承和弘揚了民俗文化。

三、自然生態化

自然生態化,指的是農村地區中村莊和田園四周的自然資源得到妥善的保護,自然生態環境達到良性循環的程度,並與村莊和田園構成和諧的統一體。
1、植被覆蓋問題。植被覆蓋,指的是土地表面的植物狀態。植被覆蓋率,指的則是單位土地面積植被覆蓋的程度。無疑,對不同地區來說,植被覆蓋應有所不同。不這,一般來說,應達90%以上。從理論上來說,植被覆蓋應達到保持生態環境最佳化的程度,特別是有利於水土保持、氣候溫和和人類生活等。在植被覆蓋中,特別應注意原始生態樹木的保護。這些樹木不但以活力、生命隨時空俱進,見證當地事物的演變,而且延續、維持當地的生態,使當地植被、綠化更具自然性。熱帶寶島——海南島——在這方面做得就比較好,到處都是植被,到處都是原始森林。當然,在植被覆蓋中,也少不了人工的植樹造林,它是自然生態不足的補充和人工破壞的彌補。植被種類選擇應以當地典型樹種、草種為主,如熱帶地區的厚皮樹和蜈蚣草等,理由上面已有論述,在此不再重複。全國綠化第一省——廣東省——在這方面做得非常盡力。
2、動物保護問題。這裡的動物,指的是野生動物,準確地說,是當地天然生活著的野生動物。它們既是生態環境中生態鏈條中的一分子,也是人類生活、甚至工作的夥伴。因此,必須予以保護,特別是對珍稀動物(如虎、獅、羚羊、鹿等)則應成為重點,必要的設定保護區。對動物的保護應納入法律的範疇,對珍稀動物的保護要堅決執行國家有關的保護法律、法規,對當地的一般動物、特別是典型動物(如熱帶地區的穿山甲等)也要制定保護條文,建立保護機制,列出保護對象,明確保護主體,落實保護措施。
3、環境淨化問題。環境淨化問題也就是環境生態質量問題,環境只有淨化,環境生態質量水平才會提高。環境淨化問題既是環境的清潔、衛生問題,更是污染物的處理問題,特別是污水和有毒物質的處理問題。只有處理了污染物,環境才可能清潔、衛生,才可能淨化。顯然,建立淨化機制,配置淨化設備,列出淨化對象,明確淨化主體,落實淨化措施,是關健之關鍵。
4、農村和諧問題。農村是一個區域,是一個地理區域,是一個行政區域,是一個政治區域,是一個經濟區域,是一個文化區域,因此,關於和諧問題是一個涵蓋範圍較廣的問題。不過,這裡僅討論農村中田園、村莊、自然三大塊的和諧問題。的確,這三大塊是農村地理區域的三大塊,更是有機組成的三大塊。其協調地組成的實現就是和諧的實現。而協調地組成,和諧的實現,則是田園景觀化、村莊民俗化、自然生態化“三化”的實現,即農村實現了田園景觀化、村莊民俗化、自然生態化,農村就達到了和諧,從總體上實現了美。
5、生態景觀問題。農村中的自然不但要做到植被覆蓋率高、動物保護好、環境淨化、要素和諧,而且要做到生態景觀化,即具有視覺效果,具有美感,能夠引起人們的審美情趣、愉悅人們的審美心理、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位於海口市郊的地質公園在這方面就做得比較好,依地形、順地勢來建,建築設施用岩漿原料來建,工藝產品用岩漿原料來制,景觀小品用岩漿原料來設,人行道路用岩漿原料來鋪,綠化主樹用的是當地十分典型的樹種——厚皮樹,保護了資源,維持了生態,形成了景觀,引來了遊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