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美國陸軍分為10個戰鬥師和4個獨立旅及裝甲騎兵團;海軍編制為5個艦隊,共11個航母戰鬥群、11個兩棲戒備大隊、59艘攻擊潛艇、117艘戰艦和10個艦載機聯隊;空軍編制為20個飛行聯隊(每個聯隊約74架戰機);海軍陸戰隊編制為3個師和3個勤務支援大隊,裝備3個飛行聯隊(約21箇中隊)。
美國在世界與其結盟的眾多國家派駐大量軍隊。美國在世界數十個國家和地區設有數百處軍事基地,海外駐軍約為28.78萬人。美國的海外的軍事基地大致劃分為歐洲、亞太與印度洋、中東與北非以及美洲四大戰略區。美軍在全球設有六大戰區司令部,分別是北方司令部、太平洋司令部、中央司令部、歐洲司令部、南方司令部和非洲司令部,分別負責全球幾大區域的事務。
2009年6月23日,美國國防部長下令組建網路司令部。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提出網路戰概念的國家,也是第一個將其套用於實戰的國家,但美軍尚未形成統一的網路戰指揮體系。
美國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核武器庫,是世界唯一在實戰中使用過核武器(二戰時在日本的廣島、長崎)的國家。截止到2013年,美國是世界上軍費最多的國家,共6,820億美元。美國總統兼任武裝部隊總司令,掌握最高指揮權。進攻性戰略武器和核武器的使用權集中控制在總統手中。
國家軍事指揮系統由國家安全委員會、國防部及參謀長聯席會議組成。國家安全委員會是最高決策機構,由總統領導,成員有副總統、國務卿、財政部長、國防部長和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參聯會主席作為軍事顧問、中情局長作為情報顧問列席。國防部是總統指揮全軍的辦事機構。參聯會既是總統、國防部長和國家安全委員會的軍事諮詢機構,又是向各聯合司令部發布總統和國防部長命令的軍事指揮機關。參聯會和三軍參謀部負責擬定作戰計畫並具體實施作戰指揮。2001年“9·11”事件後,美國進一步調整軍事戰略,加快建立由核與非核進攻性打擊系統、飛彈防禦系統和能迅速應付恐怖威脅的國防基礎設施構成的“新三位一體”戰略力量組合。美軍曾在南北戰爭、兩次世界大戰以及1948年至1973年期間實行過義務兵役制。1973年,時任總統尼克森廢除義務兵役制後,美軍一直實行志願兵役制至今。
2004年8月,布希總統宣布,美國將在未來的10年內把駐歐洲和亞洲的軍隊削減6萬至7萬人。2007年1月,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說,為了“反恐戰爭”的需要,他計畫在未來5年內將美軍現役部隊的人數增加9.2萬人。2009年7月20日,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宣布,美國陸軍將臨時擴編2.2萬人,以滿足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的需要。這是美軍自2007年以來第二次擴編。2011年1月美國國防部宣布,將從2015年開始裁減美軍地面部隊人數,裁軍總數最高將達4.7萬人。此外,國防部還將削減一系列武器項目。2009年7月,美國眾議院撥款委員會批准1280億美元軍費,用於支持美軍在2009年10月開始的2010財政年度中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行動。美國國會自2001年“9·11”恐怖攻擊事件至2009年7月,美國國會批准的反恐軍費累計將超過1萬億美元。
2009年12月16日,美國眾議院通過總額為6363億美元的國防撥款法案,用於支付從2009年10月1日開始的2010財政年度的國防和戰爭費用。這份法案共批准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費用1283億美元,這意味著美國國會在2001年“9·11”事件後批准的反恐戰爭費用已累計超過1萬億美元,其中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分別約為7480億美元和3000億美元。
2010年4月6日,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公布《核態勢報告》,宣布美國將削減核武器、停止發展新核武、降低核武器在國家安全戰略中的作用,但並未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同年5月13日,美國公布核武結構調整目標。根據這一目標,美軍將至多部署420個洲際彈道飛彈發射井,每個發射井內裝備一枚核彈頭。新簽訂的《削減和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替代條約規定,美國最多可以部署450個發射井。除此之外,美國現有94架擁有核武器投放能力的戰略轟炸機將最多保留60架,其餘將改作常規用途。按照條約,改作常規用途後的戰略轟炸機將不計入核武器運載工具。根據計畫,美國現有的14艘戰略核潛艇將全部保留,但每艘潛艇上的潛射核飛彈發射管將從24個減少到20個。美國承諾,任何時候部署的潛射核飛彈發射管將不超過240個。白宮方面說,這一戰略核武部隊結構調整目標以2010年4月公布的《核態勢報告》為基礎,將在新的核裁軍條約實施後確保美國擁有強大的核威懾力量。
國防體制
美國憲法規定,總統是武裝部隊的總司令,全軍最高統帥。總統通過國防部領導和指揮全軍,緊急情況下可越級指揮。戰略核力量不論何時都由總統指揮控制。
國家安全委員會是最高防務決策諮詢機構。其法定成員包括總統、副總統、國務卿和國防部長。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是其法定軍事顧問,中央情報局局長是其法定情報顧問。該委員會日常工作由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顧問)負責。
國防部是總統領導與指揮美國武裝力量的最高軍事機關,負責防務政策、計畫的制定和實施,以及全國防務管理,並通過參謀長聯席會議對全軍實施作戰指揮。它由國防部本部系統、軍事部系統和作戰指揮系統三部分組成。
國防部本部系統主要負責政策、財政、軍務等全軍性事務,以及各軍事部間的協調。下設政策、採購與技術、人事與戰備、審計與財務、指揮通信控制與情報、立法、後勤事務、情報監督、行政管理、公共事務、監察、作戰試驗與評估等部門,分別由副國防部長、助理國防部長、主任、局長或部門長等主管。
軍事部系統包括陸軍部、空軍部和海軍部3個軍事部(軍種部)。各軍事部負責本軍種的行政管理、教育訓練、武器裝備研製和採購及後勤保障等事務,並有責任在戰時向各聯合作戰司令部提供作戰部隊及相應的勤務和後勤支援,但無作戰指揮權。軍事部長為文官,在其下設軍種參謀長(海軍為作戰部長)。軍種參謀長(海軍作戰部長)是本軍種最高軍事長官。
作戰指揮系統指參謀長聯席會議(以下簡稱“參聯會”)及隸屬於它的各聯合司令部、特種司令部。參聯會既是總統、國防部長、國家安全委員會的軍事諮詢機構,也是總統和國防部長向聯合司令部和特種司令部發布作戰命令的軍事指揮機關。從某種意義上講,國防部是總統的軍政部門,而參聯會是總統的軍令部門。
參聯會成員包括主席和三大軍種參謀長(海軍為作戰部長)。參聯會主席是美軍最高軍事長官,是總統和國防部長的首席軍事顧問。參聯會下設聯合參謀部和國家軍事指揮中心,負責處理日常事務和作戰指揮業務。美軍設九大聯合司令部,它們是直屬國防部的美軍高級作戰指揮機構。美三軍部隊除執行特別勤務者外,均編入某一聯合司令部。一旦發生重大緊急情況,各聯合司令部即可對編入本司令部的部隊實施作戰指揮。
2012年九大聯合司令部含五個地區司令部,即歐洲總部、太平洋總部、大西洋總部(已於1999年10月改組為聯合部隊司令部)、南方總部和中央總部;四個職能司令部,即航天司令部、特種作戰司令部、運輸司令部和戰略司令部。必要時,也可根據總統指示將其他聯合司令部的部隊臨時劃歸處於緊急情況的聯合司令部指揮。
軍隊結構
美國軍隊結構是從總統(總司令)到新兵的指揮系統結構。美國軍隊是由國防部組織,管理由各指揮官領導的諸多部隊的複雜聯合指揮控制結構。
根據美國憲法,美國總統是美軍最高指揮官。為了協調軍事行動與外交活動,美國政府設有國家安全會議為美國總統提供諮詢。
美國總統之下是美國國防部部長。他們之下有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為美國總統和美國國防部部長提供諮詢。1986年Goldwater-Nichols法案之後,美軍的實際指揮權由總統和國防部長下放到美軍各聯合司令部司令官手中。
在文人組織方面,美國海岸防衛隊平時隸屬於美國國土安全部,戰時才改隸國防部。雖然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為兩個獨立的軍事單位,但是它們都隸屬於國防部下的海軍部(U.S.DepartmentofNavy),海軍陸戰隊的年度預算也編在海軍里。空軍和陸軍分別隸屬於國防部下的空軍部(U.S.DepartmentofAirForce)和陸軍部(U.S.DepartmentofArmy)。
司令部
美軍目前共有10個聯合司令部,其中6個按地理劃分、4個按功能劃分。
按地理劃分的6個聯合司令部:
司令部 | 司令官 | 基地 | 戰區及職責 |
美國北方司令部(USNORTHCOM) | Victor Eugene Renuart Jr 上將 (美國空軍) | 美國科羅拉多州彼得森空軍基地 | 北美洲、美國本土以及協助美國國土防衛、民兵等武裝力量。 |
美國中央司令部(USCENTCOM) | Martin Dempsey 中將 (美國陸軍,代理) | 美國佛羅里達州MacDill 空軍基地 | 從中東、東非至中亞地區。 |
美國歐洲司令部(USEUCOM) | Bantz J. Craddock 上將 (美國陸軍,兼任歐洲盟軍總司令(SACEUR)) | 德國斯圖加特 | 歐洲、土耳其、格陵蘭以及俄羅斯(不包含中亞五國)。 |
美國太平洋司令部(USPACOM) | Timothy J. Keating 上將 (美國海軍) | 美國夏威夷檀香山 | 亞洲及太平洋地區 |
美國南方司令部(USSOUTHCOM) | James G. Stavridis 上將 (美國海軍) | 美國佛羅里達邁阿密 | 南美洲、中美洲以及周邊海域。 |
美國非洲司令部(USAFRICOM) | William E. Ward 上將 (美國陸軍) | 德國斯圖加特 | 非洲(埃及除外)。 |
按功能劃分的4個聯合司令部:
司令部 | 司令官 | 基地 | 戰區或職能 |
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USSOCOM) | Eric T. Olson 上將 (美國海軍) | 美國佛羅里達州MacDill 空軍基地 | 為美國陸軍、海軍、空軍以及陸戰隊提供特別作戰支援。 |
美國聯合部隊司令部(USJFCOM) | James N. Mattis 上將 (美國海軍陸戰隊) | 美國維吉尼亞州諾福克 | 為其他司令部提供聯合武裝支援。 |
美國戰略司令部(USSTRATCOM) | Kevin P. Chilton 上將 (美國空軍) | 美國內布拉斯加州Offutt 空軍基地 | 運用戰略威懾力量以及協調太空武器運用。 |
美國運輸司令部(USTRANSCOM) | Norton A. Schwartz 上將 (美國空軍) | 美國伊利諾伊斯州Scott 空軍基地 | 為地區司令部提供全球運輸支援。 |
海軍航母
船艦編號 | 艦名 | 中文名 | 級別 | 附註 |
---|---|---|---|---|
CV-1 | Langley | 蘭利號 | 以運煤艦朱比特號(USS Jupiter)改造而成 | |
CV-2 | Lexington | 列剋星敦號 | 列剋星敦級 | 1942年5月8日珊瑚海海戰受到重創沉沒 |
CV-3 | Saratoga | 薩拉托加號 | 列剋星敦級 | 1946年7月25日在比基尼環礁的核子武器試驗中沉沒 |
CV-4 | Ranger | 突擊者號 | 突擊者級 | 1946年10月18日退役 |
CV-5 | Yorktown | 約克城號 | 約克城級 | 1942年6月7日在中途島海戰中沉沒 |
CV-6 | Enterprise | 企業號 | 約克城級 | 1947年2月17日退役 |
CV-7 | Wasp | 胡蜂號 | 胡蜂級 | 1942年9月15日被日軍潛艇擊沉 |
CV-8 | Hornet | 大黃蜂號 | 約克城級 | 1942年10月27日在聖克魯斯群島戰役中受重創沉沒 |
CV-9 | Essex | 埃塞克斯號 | 埃塞克斯級 | 1969年6月30日退役 |
CV-10 | Yorktown | 約克城號 | 埃塞克斯級 | 1970年6月27日退役 |
CV-11 | Intrepid | 無畏號 | 埃塞克斯級 | 1974年3月15日退役 |
CV-12 | Hornet | 大黃蜂號 | 埃塞克斯級 | 1970年6月24日退役 |
CV-13 | Franklin | 富蘭克林號 | 埃塞克斯級 | 1947年2月17日退役 |
CV-14 | Ticonderoga | 提康德羅加號 | 埃塞克斯級 | 長艦體埃塞克斯級(Long-hull Essex) |
CV-15 | Randolph | 倫道夫號 | 埃塞克斯級 | 長艦體埃塞克斯級(Long-hull Essex) |
CV-16 | Lexington | 列剋星敦號 | 埃塞克斯級 | 1991年11月8日退役 |
CV-17 | Bunker Hill | 邦克山號 | 埃塞克斯級 | 1947年1月9日退役 |
CV-18 | Wasp | 胡蜂號 | 埃塞克斯級 | 1972年7月1日退役 |
CV-19 | Hancock | 漢考克號 | 埃塞克斯級 | 長艦體埃塞克斯級(Long-hull Essex) |
CV-20 | Bennington | 本寧頓號 | 埃塞克斯級 | 1970年1月15日退役 |
CV-21 | Boxer | 拳師號 | 埃塞克斯級 | 長艦體埃塞克斯級(Long-hull Essex) |
CVL-22 | Independence | 獨立號 | 獨立級 | 自“克里夫蘭級輕巡洋艦”改裝而成 |
CVL-23 | Princeton | 普林斯頓號 | 獨立級 | 自“克里夫蘭級輕巡洋艦”改裝而成 |
CVL-24 | Belleau Wood | 貝勞森林號 | 獨立級 | 自“克里夫蘭級輕巡洋艦”改裝而成 |
CVL-25 | Cowpens | 科本斯號 | 獨立級 | 自“克里夫蘭級輕巡洋艦”改裝而成 |
CVL-26 | Monterey | 蒙特利號 | 獨立級 | 自“克里夫蘭級輕巡洋艦”改裝而成 |
CVL-27 | Langley | 蘭利號 | 獨立級 | 自“克里夫蘭級輕巡洋艦”改裝而成 |
CVL-28 | Cabot | 卡伯特號 | 獨立級 | 自“克里夫蘭級輕巡洋艦”改裝而成 |
CVL-29 | Bataan | 巴丹號 | 獨立級 | 自“克里夫蘭級輕巡洋艦”改裝而成 |
CVL-30 | San Jacinto | 聖哈辛托號 | 獨立級 | 自“克里夫蘭級輕巡洋艦”改裝而成 |
CV-31 | Bon Homme Richard | 好人理察號 | 埃塞克斯級 | 1971年7月2日退役 |
CV-32 | Leyte | 萊特號 | 埃塞克斯級 | 長艦體埃塞克斯級(Long-hull Essex) |
CV-33 | Kearsarge | 奇沙治號 | 埃塞克斯級 | 長艦體埃塞克斯級(Long-hull Essex) |
CV-34 | Oriskany | 奧里斯卡尼號 | 埃塞克斯級 | 長艦體埃塞克斯級(Long-hull Essex),於2006年5月17日被炸沉作人工魚礁。 |
CV-35 | Reprisal | 復仇號 | 埃塞克斯級 | 建造中途取消 |
CV-36 | Antietam | 安提坦號 | 埃塞克斯級 | 長艦體埃塞克斯級(Long-hull Essex) |
CV-37 | Princeton | 普林斯頓號 | 埃塞克斯級 | 長艦體埃塞克斯級(Long-hull Essex) |
CV-38 | Shangri-la | 香格里拉號 | 埃塞克斯級 | 長艦體埃塞克斯級(Long-hull Essex) |
CV-39 | Lake Champlain | 尚普蘭湖號 | 埃塞克斯級 | 長艦體埃塞克斯級(Long-hull Essex) |
CV-40 | Tarawa | 塔拉瓦號 | 埃塞克斯級 | 長艦體埃塞克斯級(Long-hull Essex) |
CVB-41 | Midway | 中途島號 | 中途島級 | 1992年4月11日退役 |
CVB-42 | Franklin D. Roosevelt | 羅斯福號 | 中途島級 | |
CVB-43 | Coral Sea | 珊瑚海號 | 中途島級 | |
CVB-44 | 無 | 中途島級 | 建造計畫取消 | |
CV-45 | Valley Forge | 福吉谷號 | 埃塞克斯級 | 長艦體埃塞克斯級(Long-hull Essex) |
CV-46 | Iwo Jima | 硫磺島號 | 埃塞克斯級 | 建造中途取消 |
CV-47 | Philippine Sea | 菲律賓海號 | 埃塞克斯級 | 長艦體埃塞克斯級(Long-hull Essex) |
CVL-48 | Saipan | 塞班島號 | 塞班島級 | 1970年1月14日正式除役 |
CVL-49 | Wright | 萊特號 | 塞班島級 | 1970年5月27日正式除役 |
CV-50到CV-55 | 無 | 埃塞克斯級 | 建造計畫取消 | |
CVB-56到CVB-57 | 無 | 中途島級 | 建造中途取消 | |
CV-58 | United States | 美國號 | 美國級 | 建造中途取消 |
CV-59 | Forrestal | 福萊斯特號 | 福萊斯特級 | 1993年9月11日正式除役 |
CV-60 | Saratoga | 薩拉托加號 | 福萊斯特級 | 1994年8月20日正式除役 |
CV-61 | Ranger | 突擊者號 | 福萊斯特級 | 1993年7月10日正式除役 |
CV-62 | Independence | 獨立號 | 福萊斯特級 | 1998年9月30日正式除役 |
CV-63 | Kitty Hawk | 小鷹號 | 小鷹級 | 2009年5月12日正式除役 |
CV-64 | Constellation | 星座號 | 小鷹級 | 2003年8月6日 正式除役 |
CVN-65 | Enterprise | 企業號 | 企業級 | 2012年12月1日舉行退役典禮 |
CV-66 | America | 美利堅號 | 小鷹級 | 1996年8月9日正式除役,2005年時參與一場實彈射擊演練作為靶艦,並在5月14日受損沉沒。 |
CV-67 | John F. Kennedy | 甘迺迪號 | (改良)小鷹級 | 2007年8月1日 正式除役 |
CVN-68 | Nimitz | 尼米茲號 | 尼米茲級 | 服役中 |
CVN-69 | Dwight D. Eisenhower | 艾森豪號 | 尼米茲級 | 服役中 |
CVN-70 | Carl Vinson | 卡爾文森號 | 尼米茲級 | 服役中 |
CVN-71 | Theodore Roosevelt | 羅斯福號 | 尼米茲級 | 服役中 |
CVN-72 | Abraham Lincoln | 林肯號 | 尼米茲級 | 服役中 |
CVN-73 | George Washington | 華盛頓號 | 尼米茲級 | 服役中 |
CVN-74 | John C. Stennis | 斯坦尼斯號 | 尼米茲級 | 服役中 |
CVN-75 | Harry S. Truman | 杜魯門號 | 尼米茲級 | 服役中 |
CVN-76 | Ronald Reagan | 里根號 | 尼米茲級 | 服役中 |
CVN-77 | George H. W. Bush | 布希號 | 尼米茲級 | 服役中 |
CVN-78 | Gerald R. Ford | 福特號 | 福特級 | 建造中 |
CVN-79 | John F. Kennedy | 甘迺迪號 | 福特級 | 建造中 |
CVN-80 | Enterprise | 企業號 | 福特級 | 計畫中 |
武裝力量
美軍是美國的武裝力量,現役部隊總兵力為142.75萬人。包括:
美國陸軍:
美國陸軍兵力53.15萬人。編有3個集團軍司令部、4個軍部、10個作戰師(2個裝甲師、4個機械化師、2個輕步兵師、1個空中突擊師、1個空降師)、5個航空旅、3個裝甲騎兵團、6個炮兵旅、7個史崔克旅、9個“愛國者”和2個“復仇者”防空飛彈營、3個獨立步兵營和1個空降特種部隊。基本作戰單位:
第1騎兵師,第1裝甲師
第1、2、3、4機步師
第10山地師,第25輕步兵師
第82空降師,第101空中突擊師
主要裝備:
主戰坦克M1A1和M1A2等共7684輛;
裝甲偵察車Tpz-1“狐”113輛;
M2和M3步兵戰車,共6715輛;
裝甲輸送車M-113型17800輛;
各類火炮5699門,其中277毫米多管火箭炮857門,自行火炮2555門。
反坦克飛彈:“陶”和“龍”式,共23352具;
高炮329門,其中20毫米“火神”式118門;
防空飛彈:“復仇者”式767部,“愛國者”式485部;
各種用途飛機249架;
無人駕駛飛機7架;
直升機約4923架,其中武裝直升機1437架;
各型地面監視雷達312部,其中機載38部;
兩棲艦艇58艘。
美國海軍:
美國海軍兵力為33.18萬人(不包括海軍陸戰隊)。編有5個艦隊,即第2艦隊(大西洋)、第3艦隊(東、南、北太平洋)、第5艦隊(印度洋、波斯灣、紅海)、第6艦隊(地中海、黑海)、第7艦隊(西太平洋、印度洋)。還設一海軍運輸司令部。主要裝備:
潛艇76艘:其中戰略潛艇18艘(俄亥俄級)、攻擊潛艇57艘(洛杉磯級51艘、海狼級3艘、維吉尼亞級3艘)、其他用途1艘
航空母艦11艘:尼米茲級10艘、企業號1艘**其中每艘航母配備一艦載機聯隊,每個聯隊一般配備3個F/A-18戰鬥攻擊機中隊、1個S-3B和EP-3反潛飛機中隊、1個SH-60反潛直升機中隊、1個EA-6B電子戰飛機中隊、1個E-2C預警機中隊和1個C-2支援飛機中隊。
巡洋艦22艘:提康德羅加級22艘
驅逐艦62艘:伯克級
護衛艦37艘
另有掃雷艦艇27艘、兩棲艦42艘、支援及雜務艦船99艘(其中補給艦39艘)。軍事運輸司令部轄船隻116艘,可調用商船327艘。
海軍航空兵兵力為6.32萬人,裝備飛機2732架,其中作戰飛機1598架;直升機1361架,其中反潛直升機321架、攻擊直升機180架。
美國空軍:
美國空軍兵力為32.88萬人,編有空中作戰司令部和空中機動司令部。空中作戰司令部轄4個航空隊(其中1個為洲際彈道飛彈航空隊)、23個飛行聯隊;空中機動司令部轄2個航空隊、13個飛行聯隊。主要裝備:
遠程轟炸機208架,其中B-52H型94架、B-2A型20架、B-1B型93架;
偵察機631架,其中U-2R/S型36架、SR-71型6架(現已退役),RC-135型21架;
空中預警/指揮機40架,其中E-3B/C型33架、EC-135型3架,E-4B型4架;
戰術飛機2598架,其中F-15型714架、F-16型1443架、F-22A型63架、F-117型45架(已退出現役)、A-10A型234架、OA-10A型130架、EC-18型先進測距飛機3架、E-8C型聯合監視與目標攻擊雷達系統飛機8架;
運輸機1100架;
加油機606架;
教練機1200架;
直升機220架。
美國海軍陸戰隊:
美國海軍陸戰隊兵力為19.3萬人。編有3個陸戰隊師、3個勤務支援大隊、1個安全保密部隊營、1個警衛營。
主要裝備:
M1主戰坦克403輛、輕裝甲車735輛、兩棲裝甲車1321輛、牽引火炮930門、反坦克飛彈2361具、火箭筒2754具,迫擊炮613門。航空兵兵力有3.65萬人,編有3個聯隊,裝備各型飛機約520架,其中直升機約500架。
美國海岸防衛隊:
美國海岸防衛隊擁有數十艘巡邏艦(cutter)、211架定翼機和直升機、以及約1400艘各式小艇。美國海岸防衛隊雇用大約4萬2千名軍職和文職人員。
美國國防部:
位於五角大樓的美國國防部是美國軍隊的指揮機關,美軍的總司令是美國總統。美軍有138萬現役軍人,另有數十萬預備役軍人,軍人總數居世界第二位。美軍是世界上目前最強大的武裝力量,比任何單一國家甚至國家組織(例如歐盟)都要強大。美軍軍費占世界總軍費的47%,但因為美國經濟實力強大,所以軍費開支只占國家GDP的3.7%(2004年),比排名其後的32個國家的總和還要多。美軍內部有森嚴的等級制度,安裝軍銜依次劃分。軍人也可以分為兩類,一類為職業軍士,一類為募兵。目前,美軍徵兵不分種族、教育程度或社會地位,但也有批評者稱軍中多為窮人。美軍軍官來源很多,有自軍隊院校、也有預備役軍官學校,還有從士兵中提升。
美軍設有多種榮譽勳章以獎勵有功人員。
1948年7月26日之前,美軍一直施行種族隔離制度,杜魯門當日簽署9981號總統令命令停止軍隊中的種族隔離。但是,同性戀在美軍中仍然被禁止(參見不問,不說),女性軍人也受到多方面的限制。
戰略核力量
由美國戰略司令部管轄,主要兵力分散在海、空軍內。其主要裝備有:432枚潛射彈道飛彈,配置於18艘戰略飛彈核潛艇中(“俄亥俄”級SSBN-734型10艘,每艘攜24枚“三叉戟”D-5飛彈,SSBN-726型8艘,每艘攜24枚“三叉戟”C-4飛彈);陸基洲際飛彈,共550枚,其中“民兵”Ⅲ型500枚,MX“和平衛士”型50枚;戰略轟炸機208架。
海岸防衛隊
共有3.51萬人,其中文職0.6萬人。根據美國法律,是武裝力量的一個組成部分,平時由國土安全部維持和使用。其主要武器裝備:各類艦艇174艘,其中近海巡邏艇78艘、近岸巡邏艇85艘、破冰船2艘、訓練艦1艘、飛機4架、直升機161架。
特種作戰部隊
兵力2.85萬人,實力計在各軍種。陸軍特種作戰部隊1.53萬人,編5個大隊(每個含3個營),1個別動隊步兵團(含3個營),1個航空兵團,1個心理作戰大隊(含5個營),1個民事營(含5個連),1個通信營和1個支援營。海軍特種作戰部隊0.4萬人,編有1個指揮部,1個作戰中心,3個大隊,6支部隊,6個“海豹部隊”,2個“海豹”輸送車隊,2個特種舟艇中隊。空軍特種作戰部隊0.93萬人,編有1個司令部,1個聯隊,14箇中隊。
文職人員
72.44萬人。按僱傭部門計算,陸軍僱傭22.59萬人,海軍(含陸戰隊)僱傭20.69萬人,空軍僱傭16.87萬人,國防部僱傭12.29萬人。
後備役人員
87.7萬餘人(不含第3類後備役人員即退役後備役人員)。其中陸軍後備隊20.80萬人,海軍後備隊9.08萬人,陸戰隊後備隊4萬人,空軍後備隊7.42萬人;陸軍國民警衛隊35.70萬人,空軍國民警衛隊10.70萬人。
部署
駐美國本土大陸部隊112.14萬人(包括艦艇部隊)。駐歐洲地區11.6萬人,分別駐在比利時、德國、英國、義大利、土耳其、西班牙、葡萄牙、盧森堡、希臘、荷蘭、挪威等國,以及部署於地中海的艦艇上,其中駐德國7萬人。
駐亞太地區10.5萬餘人。其中駐日本4萬人,韓國3.7萬人。
駐西亞—北非地區2萬餘人,分別駐紮在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埃及、卡達和巴林等國。其中,駐沙烏地阿拉伯0.32萬人,科威特0.22萬人。常駐波斯灣及其附近海域的第5艦隊,一般為1個航母戰鬥群。
駐美洲地區1萬餘人,其中駐巴拿馬3400人,古巴關塔那摩基地1400人,海地189人,宏都拉斯720人,加拿大208人,百幕達800人。
軍事基地
截止至1998年2月,美軍在國內外擁有軍事設施969個,其中陸軍184個、海軍164個、海軍陸戰隊27個、空軍96個,其餘為國防部及後備役部隊的設施。海外軍事設施203個,編布世界32個國家和地區,其中陸軍102個、海軍32個、海軍陸戰隊9個、空軍50個,其餘為國防部和聯合勤務設施。
作戰能力
美軍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能夠向全球投放大規模作戰部隊、並有能力遠離本土發動一場區域性戰爭的國家,也擁有世界上最大規模、最先進的核武器庫,並維持現役。美軍擁有強大的後勤保障和運輸能力。美國空軍擁有大批先進的運輸機。美國海軍的大西洋艦隊和太平洋艦隊都是非常強大的移動作戰平台,海軍同時也擁有大批大型運輸機。
美國陸軍雖然不像海軍陸戰隊那樣擁有快速的投放能力,但是也有48個旅的快速反應部隊。
組織架構
根據美國憲法,美國總統是美軍最高指揮官。為了協調軍事行動與外交活動,美國政府設有國家安全會議為美國總統提供諮詢。美國總統之下是美國國防部部長。他們之下有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為美國總統和美國國防部部長提供諮詢。1986年Goldwater-Nichols法案之後,美軍的實際指揮權由總統和國防部長下放到美軍各聯合司令部司令官手中。
在文人組織方面,美國海岸防衛隊平時隸屬於美國國土安全部,戰時才改隸國防部。雖然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為兩個獨立的軍事單位,但是它們都隸屬於國防部下的海軍部(U.S.DepartmentofNavy),海軍陸戰隊的年度預算也編在海軍里。空軍和陸軍分別隸屬於國防部下的空軍部(U.S.DepartmentofAirForce)和陸軍部(U.S.DepartmentofArmy)。
參謀長聯席會議:
美軍四個兵種的參謀長以及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副主席:
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MikeMullen上將(海軍)
參謀長聯席會議副主席JamesE.Cartwright上將(陸戰隊)
美國陸軍參謀長GeorgeW.Casey,Jr.上將
美國海軍參謀長GaryRoughead海軍上將
美國海軍陸戰隊參謀長JamesT.Conway上將
美國空軍參謀長T.MichaelMoseley上將
聯合司令部:
美軍目前共有10個聯合司令部,其中6個按地理劃分、4個按功能劃分。
令部 | 司令官 | 基地 | 戰區及職責 |
美國北方司令部 (USNORTHCOM) | Victor Eugene Renuart Jr 上將 (美國空軍) | 美國科羅拉多州彼得森空軍基地 | 北美洲、美國本土以及協助美國國土防衛、民兵等武裝力量。 |
美國中央司令部 (USCENTCOM) | Martin Dempsey 中將 (美國陸軍,代理) | 美國佛羅里達州MacDill 空軍基地 | 從中東, 東非至中亞地區。 |
美國歐洲司令部 (USEUCOM) | Bantz J. Craddock 上將 (美國陸軍) (兼任歐洲盟軍總司令(SACEUR)) | 德國斯圖加特 | 歐洲、土耳其、格陵蘭以及俄羅斯 (不包含中亞五國)。 |
美國太平洋司令部 (USPACOM) | Timothy J. Keating 上將 (美國海軍) | 美國夏威夷檀香山 | 亞洲及太平洋地區 |
美國南方司令部 (USSOUTHCOM) | James G. Stavridis 上將 (美國海軍) | 美國佛羅里達邁阿密 | 南美洲, 中美洲以及周邊海域。 |
美國非洲司令部 (USAFRICOM) (2008年9月30日開始運作) | William E. Ward 上將 (美國陸軍) | 德國斯圖加特 | 非洲(埃及除外)。 |
司令部 | 司令官 | 基地 | 戰區或職能 |
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 (USSOCOM) | Eric T. Olson 上將 (美國海軍) | 美國佛羅里達州MacDill 空軍基地 | 為美國陸軍、海軍、空軍以及陸戰隊提供特別作戰支援。 |
美國聯合部隊司令部 (USJFCOM) | James N. Mattis 上將 (美國海軍陸戰隊) | 美國維吉尼亞州諾福克 | 為其他司令部提供聯合武裝支援。 |
美國戰略司令部 (USSTRATCOM) | Kevin P. Chilton 上將 (美國空軍) | 美國內布拉斯加州Offutt 空軍基地 | 運用戰略威懾力量以及協調太空武器運用。 |
美國運輸司令部 (USTRANSCOM) | Norton A. Schwartz 上將 (美國空軍) | 美國伊利諾斯州Scott 空軍基地 | 為地區司令部提供全球運輸支援。 |
主要思想
美國戰略體系分為國家戰略、國防戰略、軍事戰略三個層次。美國現階段軍事戰略是逐步形成和發展的。1992年2月提出“地區防務”軍事戰略;1995年2月提出“靈活與選擇參與”軍事戰略;1997年5月提出“塑造——反應——準備”的軍事戰略。2004年進一步修改了其軍事戰略的內容,在《國家軍事戰略報告》中首次提出了“保護、防範、戰勝”的防務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