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鳥”表演隊於1953年5月25日在亞利桑那州盧克空軍基地組建,僅兩周后就開始表演,至今已半個世紀。“雷鳥”的命名部分是受盧克空軍基地所在的美國西南部較濃厚的印第安文化影響,“雷鳥”據說是一種神鳥,當它騰空而起時,大地也會在它的巨翼扇起的雷鳴中顫抖,眼中還會發出閃電。
剛組建時,該表演隊稱為第3600飛行表演部隊,共7名軍官和22名士兵,主要來自盧克基地,首任隊長迪克·卡特利奇少校。有趣的是,左右翼的僚機分別由一對雙胞胎上尉擔任。表演隊的宗旨是作為“藍天大使”,幫助空軍徵兵,向公眾展示空軍人員的職業化水平和當時剛剛出現的高性能噴氣式飛機的力量,後一點並不只是為了表演,因為韓戰中噴氣式飛機才剛投入實戰,需要讓公眾信任這種新技術。
該表演隊裝備的第一種噴氣式飛機是共和航空公司的F-84G“雷電噴氣”(Thunderjet),這種亞音速平直翼戰鬥轟炸機經歷了韓戰的實戰檢驗。1955年初,“雷鳥”換裝了後掠翼的F-84F“電閃”(Thunderstreak),並已經開始到中美洲和南美洲國家表演,還開始採用拉煙技術。在使用F-84的3年中,“雷鳥”就表演了222場,觀眾900萬以上。
北美公司的F-100“超佩刀”是第一種超音速噴氣戰鬥機,1956年成為“雷鳥”的第3種機型,這也使它成為世界上第一支使用超音速噴氣戰鬥機的表演隊。這一年該中隊遷至現在的內利斯基地,編入第57聯隊。這一時期,雖然不屬例行表演課目,“雷鳥”有時也應表演組織者的要求在單機表演時進行超音速飛行,但聯邦航空機構很快禁止在任何航空表演中超音速飛行。
1964年,“雷鳥”還短暫地使用過F-105B“雷公”(Thunderchief)戰鬥機,只在4月26日到5月9日間進行了6場表演,就改為可以空中加油的F-100D。使用F-100的13年是令人難忘的,“雷鳥”共使用F-100C和D型表演1100場以上,並首次出現在遠東、歐洲和北非的天空。
1969年,“雷鳥”換裝了F-4E“鬼怪”II,這是越戰時期的主力戰鬥機,也是第一種和唯一的一種被“雷鳥”和“藍天使”同時採用的機型。F-4E是“雷鳥”最震撼的機型,四機編隊的F-4E有8台J-79發動機,聲如雷鳴。5年間,F-4E共表演500場以上,到過美國的30個州,以及加拿大、中美洲和歐洲。
但由於1974年石油危機來臨,“雷鳥”改用了世界上第一種超音速噴氣教練機——T-38A“禽爪”(talon),該機省油(5架的耗油量才相當於一架F-4),維護成本低,一直使用了8年,表演近600場。在1976年美國建國200周年慶典中,該機型還為華盛頓特區的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開館儀式助興。
1983年初,“雷鳥”換裝了F-16A戰鬥機,又回到了使用前線戰鬥機的時代,換裝的頭一個表演季節,全美就有33個州的1650萬觀眾目睹了美國最新戰鬥機技術的展示。1987年,“雷鳥”在進行遠東巡迴表演時,曾在中國北京的南苑機場進行了表演,這是美國的表演隊首次出現在社會主義國家。
1992年又換成了F-16A的改進型F-16C,它是最後一個換裝C型的F-16中隊。1994年,“雷鳥”進入了第5個十年,這一年表演67場,觀眾600萬,使累計觀眾總數超過了2.75億。1996年,“雷鳥”首次出現在東歐國家,對羅馬尼亞、斯洛維尼亞、保加利亞等9國進行了訪問,回國後又參加了亞特蘭大奧運會的開幕式。11月10日,“雷鳥”用F-16的飛行表演達到了1000場。
至今,“雷鳥”表演隊已在美國50個州和世界60個國家表演,成為歷史上週遊世界各地最多的表演隊,1999年累計觀眾就突破了3.15億。
當前,“雷鳥”表演隊隸屬空軍空戰司令部,任務是:支援美國空軍徵兵,促進軍人續簽服役契約;增強空軍全軍的信心,向公眾展示空軍人員優良的職業素質;鼓舞空軍士氣和團隊精神,改善空軍團隊關係;向外國展示美國及其武裝力量的形象和良好意願。
“雷鳥”全隊共有8名飛行員(其中6名表演飛行員)、115名士兵、4名支援軍官和4名文職人員,有27個不同崗位,一般包括10%-15%的女性,2003年有8人。軍官在該中隊服役時間為2年,士兵3-4年,每年更新近1/3的人員。飛行員至少要有1000小時軍用噴氣飛機駕駛經驗,每年從申請人中選出4-5人面試,競爭3個名額,入選後要完成120架次訓練飛行。地勤人員每年有4個新名額,訓練需要21天。
在3500多場次正式空中表演中,“雷鳥”沒有一次因為飛機機械故障而停止表演。最早的表演包括持續15分鐘的一系列編隊特技。起初,備份機會提前起飛,觀察天氣、周圍空域有無越界飛行器和障礙等情況後降落,繼續擔任備份。後來這一機會被用作單機表演。早期的表演季節很短,1974年時只有4個月,這一年“雷鳥”共表演35場,今天的表演季節已經發展到從每年3月到11月,一共要表演88場,每次表演有30個機動動作,包括編隊飛行和單機表演,整個表演從地面算起歷時1小時15分鐘。
“雷鳥”現有的F-16改動很小,只拆除了雷達、內置20毫米機炮和彈鼓,改裝了發煙系統,油門桿上的格鬥開關換成拉煙開關,並增加一個秒表。但表演專用設備不斷改進,比如現在的拉煙器是向飛機噴管中噴入一種石蠟油,遇到高溫噴流立即汽化,形成煙跡。
“雷鳥”的表演對天氣要求較高,從表演中心看去水平能見度9.26千米,雲底高至少457米時,也只能進行基本表演;雲底高1067米時可進行一般表演,包括一些滾轉機動;雲底高2438米時才能進行全部動作的表演。
“雷鳥”平均每年在北美40個地點表演70場,表演季節內幾乎每個周末都有表演。一般周四到達表演場地,前一天到達的先遣飛行員通報當地情況。周五一般是預演,熟悉地形地標,試飛後還要安排一些會見、參觀等公關活動。周六正式表演,同時要安排一些入伍和續簽契約儀式,媒體見面會等活動。在每個表演地,“雷鳥”還可以安排兩名當地媒體的記者乘F-16D雙座機進行體驗飛行,每年還安排一些電視台和體育、音樂、電影界的人員體驗飛行,目的是促進宣傳報導,樹立良好形象。
相關詞條
-
美國空軍“雷鳥”特技飛行表演隊
“雷鳥”飛行表演隊(U.S. Air Force Thunderbirds)是美國空軍的飛行表演隊,成立於1953年6月。美國空軍正式名稱為:美國空軍第...
雷鳥歷史 -
雷鳥[美國空軍飛行表演隊]
“雷鳥”飛行表演隊是美國空軍的飛行表演隊,成立於1953年6月。“雷鳥”飛行表演目前使用世界上最先進的F-16“戰隼”(Fighting Falcon)...
簡介 裝備 表演 之最 -
美國雷鳥飛行表演隊
“雷鳥”飛行表演隊(U.S. Air Force Thunderbirds)是美國空軍的飛行表演隊,成立於1953年6月。美國空軍正式名稱為:美國空軍第...
簡介 創建歷史 發展背景 表演出訪 -
雷鳥飛行表演隊
“雷鳥”飛行表演隊是美國空軍的飛行表演隊,成立於1953年6月。“雷鳥”飛行表演目前使用F-16“戰隼”(Fighting Falcon)式戰鬥機進行表...
簡介 使用裝備 隊徽 隊服 成員選拔 -
特技飛行表演隊
特技飛行表演隊是飛機與舞蹈藝術的集合。遇有重大節日或特殊的紀念活動,便凌空展翅,一展雄姿。所到之處,總是給人們帶來友好的紀念,帶來美好的享受。這就是藍天...
定義 飛行表演 國內表演隊 各國表演隊 -
“藍天使”飛行表演隊
“藍天使”飛行表演隊,成立於1946年4月,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支屬於海軍航空兵的飛行表演隊。大本營在佛羅里達州的傑克遜維爾海軍航空兵訓練基地。從早期的...
-
美國海軍藍色天使飛行表演隊
“藍天使”飛行表演隊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支屬於海軍航空兵的飛行表演隊。它正式成立於1946年4月,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一年,大本營在佛羅里達州的傑克...
簡介 表演情況 邊沿項目 名譽 發展歷程 -
日本航空自衛隊藍色衝擊波飛行表演隊
藍色衝擊波飛行表演隊是日本唯一的正式飛行表演隊,屬於日本航空自衛隊。始建於1960年。最初編制為5人,使用F-86f型戰鬥機,機身大部為白色,綴有藍色條紋。
簡介 使用飛機 裝備方案 表演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