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語言學的一個分支,是本世紀美國的一些學者在對美洲印第安語調查和研究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它以面向語言材料、注重語言結構的形式描寫而著稱。20世紀的20-30年代,哲學中的邏輯實證主義和心理學中的行為主義在美國盛行,這種哲學背景和印第安語的研究相結合,使美國的結構語言學呈現出鮮明的特點。
這一學派的先驅是鮑厄斯(Franz Boas)和薩丕爾(Edward Sapir)。鮑厄斯1911年為《美洲印第安語手冊》所寫的序言可以說是美國從事人類學的語言學家對印第安語調查和研究的初步理論總結,其中特彆強調了語言描寫的一條原則,即對語言事實要做客觀的描寫,不要用其他語言或者傳統語法的框框去套,為了描寫不同結構的語言而應當創立新的概念和方法。薩丕爾1921年的名著《語言論》把語言研究同人類心理、社會和文化聯繫在一起。他們二人都強調尊重語言事實,主張記錄口語作為研究素材,然後對他們的結構做客觀的共時的描寫。
1924年在鮑厄斯、薩丕爾、布龍菲爾德等人的創議下成立了"美國語言學會",該學會可以看成是美國描寫語言學的搖籃。1925年該協會出版了會報《語言》雜誌。這個學派最重要的代表人是布龍菲爾德。本世紀20年代,這一學派只具雛形,理論上還不是很成熟,直至1933年布龍菲爾德的《語言論》出版,才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理論和方法。他們把語言看成是一系列代替實際的刺激和反應的行為,在語言的分析中著眼於可以觀察到的言語素材,主張依靠形式特徵來描寫語言結構,反對用非語言學的標準(特別是心理因素)來分析語言,在共時描寫中完全排除了歷史因素。這些論點產生了巨大影響,在以後二、三十年語言學的發展中一直以該學派的理論為指南。可以說從本世紀的三十年代起這一學派進入了"布龍菲爾德"時期,也有人成為"布龍菲爾德學派"。
1934年,派克(Pike)、柰達(Nida)、弗里斯(Fries)等人開始舉辦"語言學暑期學院"。他們主要繼承薩丕爾的學術傳統。派克在結構分析中區分"位"和"素",並且試圖把他們運用到人類一切行為的分析中去。這一學派的後期重要成員有:哈里斯(Harris)、威爾斯(Wells)、布洛克(Bloch)、特雷格(Trager)、霍蓋特(Hockett)、格里森(Gleason)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哈里斯。1951年,他出版了《結構語言學的方法》一書,標誌著該學派的理論和方法進入了一個新時期。他把數理邏輯的方法運用於語言學,主張排除意義標準,把分布和替換看作結構分析的主要原則和方法。他們的學說被稱為"後布龍菲爾德學派"。
總的看來,這個學派具有以下顯著的特點:
1.注重口語的描寫和共時的研究。這是這一學派的傳統,因而他跟歐洲傳統的語言學主要著眼於書面語,以及十九世紀的歷史比較語言學以歷時為主的研究有明顯的不同。
2.注重形式的分析,迴避意義問題。從經驗主義的立場出發,這一學派在結構分析中主要根據可以觀察到的語言形式,不考慮語言以外的事實。由於忽視意義,這就使他們對一些同形異構的歧義現象難以解釋。
3.在結構分析中主要運用分布和替換的方法,以便從一堆言語素材中切分出獨立的單位並加以歸類。
4.對句法結構進行層次分析,這是分布和替換的方法在句法研究中的具體運用,並由此發展出直接成分的分析法,即把句子或詞按層次區分出它的組成部分。
5.建立語素音位這個新的單位,這是在語法和語音結合的基礎上建立的一個新的單位。它是由出現於某個語素變體的一組音位所組成的語音單位(如英語名詞複數的詞尾-s, -z, iz是由不同的音位組成的同一個語素音位)。
6.強調驗證。這一學派認為語言研究必須根據話語的素材,採用嚴格規定的步驟對這些素材做形式的分類,而且分析的結果必須經受驗證。因此,它也被稱為"操作主義"和"分類主義"。五十年代末,隨著轉換-生成語言學的新起,它逐漸失去了原有的主導地位,影響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