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 者:劉
洪出 版 社:中國華僑出版社
ISBN:9787511318831
出版時間:2012-01-01
版 次:1
頁 數:268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內容簡介
新華社駐美記者劉洪四年心血,告訴老百姓一系列事件的幕後。
提供不一樣的答案,講述你不知道的始末。
過去幾年,在人民幣匯率、智慧財產權保護、貿易順差、中國的責任和義務等許多問題上,中國面臨了一輪又一輪的質疑。在美國,翻開報紙,有對中國的批評;打開電視,有對中國的攻擊;日常閒聊,更不乏對中國的誤解。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正常的批評讓我們警醒,但一些莫須有的攻擊、責難乃至妖魔化,傷害的是中國和中國人的海外形象,進而危及中國的國家利益。作為一個中國人,作為一名中國記者,我有責任、有義務對誣衊之辭予以抨擊,對不實之言予以澄清,為中國的正當利益辯護。
編輯推薦
新華社駐美記者劉洪四年心血,告訴老百姓一系列事件的幕後。
提供不一樣的答案,講述你不知道的始末。
為真實而辯。
作者簡介
劉洪,江蘇張家港人,畢業於南京大學,國際新聞領域資深記者。曾深入第一線採訪過阿富汗戰爭、巴以衝突、中亞動盪等重大國際事件,2006一2010年擔任新華社駐華盛頓記者。現任《環球》雜誌副總編輯。
多次為新華社撰寫國際時評,並應邀在《瞭望東方周刊》《環球》《經濟參考報》等報刊開設專欄,著有《金融大博弈》《和沙龍做鄰居》《戰地36天》《穿越炮火的眼睛》等書籍。
目錄
序 為真實而辯
第一部分 中國沒有錯
1 白宮對中國記者設定的壁壘
2 巴菲特調侃美對華妖魔化
3 《華盛頓郵報》上的“反華”廣告
4 華為遭遇美國“潛規則”
5 面對“獨秀論”捧殺 中國要有“主心骨”
6 警惕“中國責任論”中的“紅白臉”
7 《華爾街日報》誤讀了中國
8 “政治瞄準鏡”下的中國
9 美對華“抱怨式外交”行不通
10 警惕美國泛起的“經濟民族主義”
11 從加州月餅爭執看中美“文明衝突”
12 蠻不講理的克魯格曼
13 年:中國人均GDP是歐盟的兩倍?
14 假如中國輸美產品倒入太平洋
15 應對貿易摩擦,中國須有勇更有謀
16 外交敗筆正凸顯美國的金融霸權
17 我與美國商務部長關於保護主義的對話
18 美國國會裡有多少“涉華提案”
19 美國媒體為何“集體失語”
20 “中德國”概念背後的玄機
21 美國是否在狂印美鈔
22 外企老總批評中國為哪般
第二部分 一個真實的中國
1 美國高官的“中國背景”
2 美國人的“當官恐懼症”
3 伯南克成了華盛頓角斗場的替罪羊
4 豐田章男美國國會山挨訓記
5 蓋特納“魅力攻勢”背後的無奈
6 格林斯潘能否被“三七開”
7 巴菲特的“寒酸”住宅
8 歐巴馬痛斥與拉斯維加斯之殤
9 AIG獎金事件中的情與法
10 希拉蕊“發飆”與美國政壇的
主配角之爭
11 華盛頓和華爾街:現實版的“貓鼠遊戲”?
12 美國圖書館一本遲還31年的書
13 死後,他們是一道風景
14 報業衰落與《華盛頓郵報》的公關危機
15 第三世界已成為歷史?
16 美國首都華盛頓的怪事
17 美國政府“救命錢”緣何成了“緊箍咒”
18 沃爾瑪貪“小便宜”的教訓
19 麥道夫“龐氏騙局”的警鐘
20 美國年度熱詞暗藏機鋒
21 希拉蕊怒斥格林斯潘為哪般
22 伯南克故居淪為“法拍屋”
23 一條5400萬美元的褲子
24 油價飆升是美國的核心利益?
25 櫻花飄飛華盛頓
26 歐巴馬打造“岩上之屋”
27 美國人真能學會中國的傳統美德?
28 華盛頓的壞習慣
29 美國別墅為什麼只賣1美元
第三部分 中國怎么做
1 美國外交官怎么搞不定中國的駕照
2 當美國人關注起中國“關係學”
3 歐巴馬的美中競爭情結
4 中國官員應勇敢走上外國演講台
5 當悍馬成“中國品牌”
6 美國大學的“待客之道”
7 看車還是看美女
8 “中國製造”憑什麼在國外比國內便宜
9 再談“中國製造”憑什麼國外比國內便宜
10 歐巴馬引用中國格言暗藏深意
11 中國的國際品牌在哪裡
12 “中國製造”廣告可以做得更好
13 一曲《茉莉花》後的文化惰性
14 對股市“春江鴨”的大棒
15 從美國國情咨文看中國影響力
16 中國對外國車商太手軟了
17 貽笑大方的“租白人撐門面”
18 南京大屠殺紀念中的缺憾
19 看,白宮門外的小攤販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