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熊昭

楚康王八年(己酉,公元前552年),夏天,當了6年令尹的子庚病逝。 楚康王十一年(公元前549年),楚康王第二次伐鄭。 楚康王十五年(丙辰,公元前545年)冬天,在位15年的楚康王死,其兒子楚熊員繼承楚君之位。

在位起訖:公元前559年-公元前545年。 生卒年:公元前?-公元前545年。
出生地:上郢(今湖北宜城東南)。
立都:上郢(今湖北宜城東南)。
年號:(壬寅,公元前559年)。
羋熊昭,姓羋名熊昭,也稱楚熊昭,諡號為楚康王。中國諸侯爭霸時代楚國的第二十七任君王,他的祖父是楚國第二十五任王羋熊侶,他的父親是楚國第二十六任王羋熊審
楚共王三十一年(辛丑,公元前560年),積鬱成疾的楚共王死後,其兒子公子昭繼承楚君之位,為楚康王。即位後的楚康王,面對的政治環境與父王楚共王頗為相似,不僅要北上中原,與晉國爭霸,還得花很大氣力應對吳國從東面對楚國的不斷騷撓和侵襲。兩面作戰,廣大將士疲於奔命,苦不堪言。嚴峻的形勢促使楚康王不得不尋找和解之路,以儘快打破這種不利於楚國發展的僵局。
楚康王二年(癸卯,公元前558年),楚康王利用令尹子囊病逝於伐吳之途的機會,開始實施改革計畫。首先任命楚共王的弟弟,也就是自己的叔父,楚公子午(子庚)為令尹,同時增設右尹一職,任命公子罷戎擔任。任用蒍子馮為大司馬,又分別增設右司馬和左司馬兩個職務,分別派公子橐師和公子成擔任。再令屈到為莫敖,公子追舒(子南)為箴尹,屈盪為養由基為宮廄尹。他不僅對行政管理和軍事管理體制進行規範,就連馬政管理也是日趨完善配套。由於當時處於冷兵器時代,戰馬在行軍打仗和日常交通中處於重要地位,我們從楚康王時代設立的大廄、中廄、宮廄等管理車馬機構和設有“監馬尹”主掌馬政中可以看出,康王在這方面是下了很大功夫進行整頓治理的。通過改革,重新對權力進行配置和再分配,有利於權力制衡機制的建立。有利於互相監督制約,有利於提高辦事效率。
楚康王三年(甲辰,公元前557年),一直臣服於楚國,且被楚國已遷到葉縣的許國國君許靈公,見剛上任的晉定公在溴梁大會諸侯,晉勢強盛,而且楚國也被吳國打敗,有心歸服,請求向晉國方向遷都,得到了晉國的同意,但是楚康王馬上就加大外交力度,通過楚國扶持的親楚勢力,有效地阻止其投入晉國的懷抱。晉國為了教訓許國的出爾反爾,聯合已叛楚附已的鄭國,陳國,衛國前往討伐,並順道討伐楚國。楚康王令公子格帶兵御晉,卻在湛阪(今河南平頂山市西北)被晉軍擊敗,晉兵乘勝向楚國縱深地帶進攻,因受楚國方城所阻,只好後撤,見許未遷,復又伐許而還。湛阪之戰是楚康王與晉平公之間發生的一次正面衝突,楚國雖然兵敗,但這次戰爭只是局部性的,晉以一國之軍獨進,楚國卻並沒有出動主力,而且許國最後仍然留在了楚國的陣營內,所以楚國的勢力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楚康王五年(丙午,公元前555年),楚康王因擔心“國人謂不穀主社稷而不出師,死不從禮”,出兵伐鄭。
楚康王七年(戊申,公元前553年),蔡國擔任司馬一職的公子燮,藉口楚國對蔡征發無常,想策動蔡國投入晉國懷抱,康王得之,異常惱怒,向蔡國立即施壓,那蔡君雖然沉溺於貌美無比的兒媳之色,整天想著如何在兒子不在時去偷情,但面對繁雜的政務,卻還是十分理智的,他從蔡楚兩國若干年的外交關係中早就得出一個結論:由於自己距離楚國近,無論如何努力,是永遠也擺脫不了楚國的手掌心的。為了鞏固蔡楚同盟,表示自己對康王忠心不二,他在楚康王的要求下,及時捕殺了公子燮,有效地剔除了對楚的離心力。
楚康王八年(己酉,公元前552年),夏天,當了6年令尹的子庚病逝。康王想任命蒍子馮為令尹。但子馮接受了好友申叔豫“國多寵而王弱,國不可為”的建議,以身體有疾推辭。康王便任用子南(公子追舒)為令尹。子南雖有功於楚,但其手下有許多門客,當上令尹後,更是出則前呼後擁,入則高朋滿坐。子南有個親信叫觀起,沒有得到楚王的賞祿,但卻擁有數十匹馬和數十乘車。子南的行為舉止讓康王憂心忡忡,他擔心尾大難掉,對自己的王權形成挑戰。便找了個藉口殺子南於朝,車裂觀起。此事如同一場政治大地震,在當時楚國的各級官員中產生了重大影響。殺掉子南後,康王再次任用蒍子馮為令尹,蒍子馮為了防止自己走子南的老路,一上任,就辭退了自己所寵愛信任的那些如同觀起一樣,有才華,但卻“無祿而多馬”的8人。康王見子馮辭退了心腹之人專門輔佐自己,自己心中才感到安心。才覺得他才是自己可以託付國事的人。
楚康王十一年(公元前549年),楚康王第二次伐鄭。其目的是從西邊策應盟國,緩解晉國對齊國的攻打。當時晉國剛剛消滅了叛逃齊國,並藉助齊國力量潛入曲沃發動內亂的欒盈,平息了內亂。齊莊公因資助欒盈反叛,並派兵乘機侵入晉國縱深地帶以報平陰一戰之仇,擔心晉國報復,想與楚康王會盟,以便聯絡力量共抗北晉。康王便派大將蒍啟強隨齊國使者訪齊,與齊國訂立會盟的時間和地點。適在此時,齊莊公聽說晉國在夷儀大會諸侯,馬上就要討伐齊國,忙派大臣陳無宇隨同就要返回楚國的蒍啟強再到楚國,以求借兵抗晉。應齊莊公之邀,楚康王馬上就組建起了楚,蔡,陳,許四國聯軍再次殺向鄭國,以緩解齊國所受的軍事威脅,晉國只好放棄了正在進行的攻齊之戰,率軍回救,楚康王見戰略意圖已經達到,就撤軍回國。
楚康王十二年(癸丑,公元前548年),為了增加國力,發展生產,楚康王推行了“量入修賦”的經濟改革,對楚國的國土狀況進行了全面而詳細地調查分析,依各地生產力之高下,分清土地的類型和檔次,根據收入多少,制定出征收車馬、車兵、徒卒、甲木盾之數,公平地徵收軍賦。這次軍賦整頓與改革,無論是對楚國,還是後世中國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楚康王十三年(甲寅,公元前547年),楚國大夫椒舉為楚康王猜忌,憤而奔晉,楚國大夫蔡聲子返楚,與令尹(宰相)子木會談,言及晉、楚兩國政事,聲子指出:“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死於四方,而為之謀主,以害楚國,不可救療。”這是成語【楚材晉用】的典故。據《南康軍圖》記載,為秦將王翦所追殺,匿於谷中,號康王谷
楚康王十四年(乙卯,公元前546年),晉國內外交困,窮於應付,深感征戰之累,想與百年宿敵楚國和解。最後,經過宋國調解,楚、晉兩國與數個諸侯國訂立了罷戰息兵,平分霸權的盟約。楚康王不僅成功地解除了北方中原各國對自己的強大軍事威脅,而且還憑藉自身強大的實力,當仁不讓地與晉國國君晉定公一起當坐上了中原的霸主的寶座。
楚康王十五年(丙辰,公元前545年)冬天,在位15年的楚康王死,其兒子楚熊員繼承楚君之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