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蹄葉炎

羊蹄葉炎

羊蹄葉炎是角質蹄壁下層和蹄底肉樣血管組織的一種急性或慢性炎症,多發生於奶山羊,其發病率可高達10%以上。

基本信息

病因

羊蹄葉炎 羊蹄葉炎

急性蹄葉炎多發生於分娩時或突然變換飼料之後,或者伴發於腸毒血症、肺炎、乳房炎、子宮炎或過敏反應等情況下。

慢性蹄葉炎常發生於精料過食或腸毒血症輕度發作之後。春季的草含蛋白量高,也可能成為病因之一。

症狀

急性蹄葉炎通常於分娩後與子宮炎同時發生。病羊體溫升高達41℃左右,強迫起立和行走時,表現極度痛苦,觸摸蹄時有熱感。這種蹄葉炎通常很少與肺炎或急性嚴重過敏反應同時發生。

在奶山羊更為常見的是慢性隱性發作的蹄葉炎。因此,只有在蹄子發育不正常和不願行走時才能發現。由於病羊長期站立,常導致蹄子向上捲曲而變為“雪橇蹄”,或者由於病蹄一半負重,導致蹄底一側顯著較厚,而無法全面著地。由於病羊前蹄疼痛,常跪地休息和吃草,或者跪下作轉圈運動。長期跪地和不能運動的結果,可造成前胸狹窄,食慾減少,因而病羊逐漸消瘦,奶量大為降低,給奶品生產帶來一定損失。

預防

1.蹄葉炎是高產而管理粗放的奶羊群的大患。為了使奶羊達到最高生產能力而不發生慢性蹄葉炎,必須重視經常的精細的飼養管理。特別重要的是,要避免突然給予大量濃厚飼料。

2.定期修剪蹄子,使其正常負荷體重和進行運動。

3.有計畫地定期接種腸毒血症菌苗。

治療

羊蹄葉炎 羊蹄葉炎

奶山羊的急性蹄葉炎往往難以治癒,必須抓緊時間,採用綜合療法。

1.採用對蹄子有益的溫包法。用熱酒糟、醋炒麩皮等(40~50℃)溫包病蹄,每日1~2次,每次2~3小時,連用5―7天。
2.採用抗組織胺療法,注射苯海拉明2~3毫升,並結合靜脈注射電解質,以利毒物的排除。
3.當子宮有感染時,應給子宮內灌注10份等滲鹽水和1份過氧化氫溶液,促使腐敗物從子宮排出,然後灌注抗生素。
4.對發生難產的羊,應及時使用縮宮素,幫助子宮復歸。產後24~36小時胎衣不下者,可採取“胎衣不下”的療法,促進胎衣排除。
5.當因變換飼料、過食料或營養過於豐富的粗飼料而引起山羊停食時,應內服硫酸鈉100~120克或石蠟油80~100毫升,以幫助解除瘤胃酸中毒和排除毒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