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中國以皮筏為渡由來已久。《後漢書》載,護羌校尉在青海貴德領兵士渡黃河時,“縫革囊為船”;《水經注·葉榆水篇》載,“漢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王遣兵乘革船南下”;(舊唐書·東女國傳)載,“用皮牛為船以渡”;白居易在《長慶集·蠻於朝》中詩云:“泛皮船兮渡繩橋,來自鄂州道路遙”;《宋史·王延德傳》載,“以羊皮為囊,吹氣實之浮於水”。可見,自漢唐以來,上自青海,下自山東,黃河沿岸使用皮筏,經久不衰。蘭州何時流行皮筏,因缺乏史載而難以確定。據(王進寶)載,清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二月,據守蘭州的陝西提督王輔臣判亂,西寧總兵官王進寶奉命討伐時,曾在張家河灣拆民房,以木料結革囊夜渡黃河,大破新城和皋蘭龍尾山;六月,王輔臣兵也造筏百餘,企圖渡河以逃,王進寶率軍沿河邀擊,迫使王輔臣兵投降。可見,至少在320多年前,蘭州就大量使用皮筏以渡了。
羊皮筏子,舊稱“革船”,“ 九曲黃河十八彎,筏子起身闖河關,”蘭州羊皮筏子從清光緒年間就已經興起,距今有300多年的歷史,之後這項古老的手工藝一直傳承不斷。皮筏在古代主要用於青海、蘭州至包頭之間的長途水上販運。筏子有大有小,最大的羊皮筏子由600多隻羊皮袋紮成,長22米,寬7米,前後備置3把槳,每槳由2人操縱,載重可達20-30噸,曉行夜宿,日行200多公里從蘭州順流而下,十一、二天即可到達包頭,小皮筏由十多隻羊皮袋紮成,便於短途運輸。牛皮筏一般由90個牛皮袋紮成,可載貨四萬斤。因筏子大如巨舟,在滔滔黃河上漂行,氣勢壯觀,當地有“羊皮筏子賽軍艦”之說。50年代之前,在鐵路尚未開通,公路交通又不便利的黃河上游地區,皮筏一直是重要的運輸工具。“吹牛皮,渡黃河”是蘭州牛皮筏子又一新奇刺激的妙用。將渡河者裝人牛皮袋中,充氣扎口後,艄公爬在牛皮袋上,一手抓袋,一手划水,只十幾分鐘便可將渡客送至黃河對岸,這種擺渡方式恐怕你聞所未聞。不過只要你願意,也可不妨一試。
製作方法
蘭州的皮筏常用羊皮或牛皮做成。人們在屠宰時,剝下大個羊只的皮毛或整張牛皮,用鹽水脫毛後以菜油塗抹四肢和脖項處,使之鬆軟,再用細繩紮成袋狀,留一小孔吹足氣後封孔,以木板條將數個皮袋串綁起來,皮筏即告做成。因其製做簡易,成本低廉,在河道上漂流時便於載運而在民間廣為使用。“首先要從羊頸部開口,慢慢滴,要將整個皮囫圇個兒褪下來,一點也不能破……” 接下來的工序,要將羊皮脫毛,這個活夏天是不能幹的,因為要烘乾,還要放起來“捂”一陣子,夏天,天氣熱,不小心就會“捂”壞了。這些工序完成了,就要往裡面吹進足夠的氣,它會鼓起來,最後要把皮胎的頭尾和四肢紮緊。接下來,就是要扎筏子了,用麻繩將堅硬的水曲柳木條捆一個方形的木框子,再橫向綁上數根木條,把一隻只皮胎順次扎在木條下面,皮筏子就製成了。羊皮筏子體積小而輕,吃水淺,十分適宜在黃河航行,而且所有的部件都能拆開之後攜帶。
羊皮筏子的製法是將21-23根2-4公分粗的圓柳棍用繩紮成約兩米寬,三米長,隔成許多小格子的長方形框架再把十四個充氣的羊皮筏子排列整齊,一併拴牢於架上,渡河時將羊皮一面置於水中,擺渡時皮筏順流而下,返回時,則由筏客扛於肩頭,步行至上游,古有“下水人乘筏,上水筏乘人”之說,關於製作羊皮筏子還有一段順口溜“竄死一隻羊,剝下一張皮,捂掉一身毛,涮上一層油,曝曬一個月,吹上一口氣,綁成一排排,可賽洋軍艦,漂它幾十年,逍遙似神仙。抗戰時期,蘭州一筏子客用羊皮筏子從四川廣元運輸汽油到重慶,這個轟動山城的故事,成為蘭州百姓的美談,並以“羊皮筏子賽軍艦”美譽而載入史冊。
用途區域
皮筏是用羊牛皮扎製成的筏子,為黃河沿岸的民間保留下來的一種古老的擺渡工具。當你在中山橋至黃河母親雕塑之間的河濱小道上信步漫遊時,偶爾會看到仍有皮筏子在河道上悠閒漂蕩。遠遠望去,就象一葉扁舟。人筏混為一體,隨波逐流;近看則見在緊貼水面的皮袋筏上,坐著五六個客人,隨著波濤的起伏,顛簸而行,有驚無險,極富刺激。這是 蘭州令人嘆服的民俗文化的遺產。
羊皮筏子古稱“革船”是一種簡易渡河、運載工具,作為原始而石老的水上交通工具,歷史悠久,據史載可查,自漢唐以來,上自青海,下自山東,黃河沿岸使用皮筏經久不衰,算來至少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甘肅皮筏歷史因缺乏記載而難以確定,據《王進定》載,至少在320年前,蘭州就大量使用皮筏用以渡河。
羊皮筏子負重較輕,以客運為主,兼營貨運。而黃河石林則以羊皮筏子為主,作為水上娛樂的項目之一,筏子客由一人擔任,筏子順流而下,沿河風情盡收眼底。
以皮筏為渡需要高超的技巧。一要心細,二要膽大。上筏時要輕鬆自如,絕不可猛勁上跳。坐在筏上要緊抓木桿或繩索,遇浪可不能驚慌亂動,保持平衡自然會有驚無險。筏子往往由諳熟水性、經驗老到的“峽把式”領航掌槳,任憑風吹浪打,勝似閒庭散步。1950年代前,蘭州金城關、騷泥泉一帶的回民多從事皮筏運業,多達50多戶,400多人,有六十多條大筏,每年能外運羊毛250多萬公斤。
民俗文化
從光緒年間至今羊皮筏子世代沿襲,其不僅連續不斷承載了幾十代人的勞動、生活、交通運輸的歷史使命,更是濃縮了黃河文化數百年來的歷史價值。另外,羊皮筏子造型美觀、獨特,非常具有觀賞性,近年來已被製作成各種類型的雕塑、工藝品等,離開了黃河水,依然展示著黃河文化的風采,其藝術價值難以估量。特別要提到的是,它是黃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研究地區文化發展的重要項目,更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千年筏子百年橋,萬里黃河第一漂”,隨著一聲令下,20架羊皮筏子依次擺開,筏子客們喊著起航的號子,蘭州黃河段再現她的古老與滄桑。“黃河滾滾波浪翻,羊皮筏子當輪船 ”,“筏子客”們吼著西北的豪放,在滔滔的黃河水中“揚帆起航”,激流勇進。羊皮筏子唱著歡快的歌謠,穿過古老的黃河第一橋――中山橋,沿河順流直下,兩旁古老的水車咿呀作響,伴著高亢的花兒,筏子在風頭浪尖上飛渡,剪出一道又一道風景……岸上涼亭里,幾個老人正在彈唱蘭州鼓子,眾人幫腔,韻味悠長的歌聲飄揚在水岸上空……。
乘坐皮筏將是一種平生難忘的奇特經歷。著名記者范長江在(中國的西北角)一書中,詳細記載了他在20世紀30年代乘坐皮筏子,由蘭州前往內蒙古採訪的樂趣和見聞。今天,皮筏作為擺渡工具已被淘汰,但在蘭州和寧夏沙坡頭仍有少量的皮筏保留了下來。有些筏工家族的後代們不願繼承父輩的衣缽,做了其它行當,做水路生意的也都開起了汽墊船或遊輪業務,只有老年的筏工們不願拋棄隨他們幾十年的寶貝皮筏,開起了在黃河岸邊擺渡遊客水上娛樂的旅遊業務。不過,他們並不是每天都出水。蘭州市北濱河路180號的陳老漢便是一個出色的放筏人,他放的只不過是橡皮筏,經常在河邊迎風逐浪玩筏。祖居蘭州市的李德明老人也是一個羊皮筏子放筏人,在旅遊旺季,只要你運氣好,總會看到皮筏在水上漂蕩,或在灘邊晾曬皮筏的新奇一幕,你會看見,他拿著不粗不細的竹竿,大膽得破浪而行在黃河上。如果有興致,一番討價還價後,便可乘皮筏在黃河急流中一游,不過,別忘了穿好救生衣,安全總是最重要的。如果不敢乘坐,至少要在皮筏旁留一個影,別有情趣,也不虛了蘭州之行。 如果沒有足夠的勇氣,就連眼也不敢睜一睜的。
文化遺產
“羊皮筏子賽軍艦”是廣傳於蘭州的一個俚語,它用誇張的對比方法形容了羊皮筏子搏擊風浪、激流勇進的動勢和筏子客豪邁的氣魄,描繪了一道具有鮮明黃河文化特色的風景線。自2006年蘭州羊皮筏子被甘肅省文化廳正式確定為第一批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後,其文化內涵真正有了“賽軍艦”升值速度。今年,蘭州市七里河區文體局已經正式開始繼續申報,讓蘭州羊皮筏子向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衝刺。
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保護人們曾經熟悉的羊皮筏子,不論是傳承人,還是其製作工藝、駕駛技術以及人文的生存狀態,對於我們來說都是非常寶貴的一筆文化財富。從去年開始,七里河區文化局已經通過對羊皮筏子的普查,詳細了解了其分布、運營及傳承人的現有狀況。目前,經過有關專家進行初步論證,已經制定了對蘭州羊皮筏子保護的5年計畫,並將實行專業保護與提高社會各階層人士保護意識相結合的措施,保護體系將逐漸健全。”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保護我們曾經熟悉的羊皮筏子,不論是傳承人,還是其製作工藝、駕駛技術以及人文的生存狀態,對於我們來說都是非常寶貴的一筆文化財富。從去年開始,七里河區文化局已經通過對羊皮筏子的普查,詳細了解了其分布、運營及傳承人的現有狀況。目前,經過有關專家進行初步論證,已經制定了對蘭州羊皮筏子保護的5年計畫,並將實行專業保護與提高社會各階層人士保護意識相結合的措施,保護體系將逐漸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