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詞條名
羅馬有多遠
詞條類別
圖書名
相關分類
圖書、人文、科學
綜述
圖書簡介
- 羅馬有多遠
幾萬年前,現代人從南北兩個方向進入中國(29頁)。我恰好看到2005年有兩位中國史前史方面的泰斗在兩個不同公開場合的演講稿——其中一份還是非公開的,但是那份稿子戲劇化地到了我手裡。他們在講話中重申並強調了中國人種的獨立起源論,兩位從頭到尾閉口不提今天的國際基因研究結論,對此充耳不聞;一位演講完後有聽眾提出“同源”說與基因研究對中國人種獨立起源的挑戰,該泰斗用語焉不詳的一些話語應付了“同源”說,對於基因研究結論則說化石得出的連續性也有道理——我得說那是蒙外行的,或者說他還不知道化石的斷層問題已經被提出來,那使得化石建立的“序列”搖搖欲墜(參見拙作《難以置信》第一部分)。總之,中國傳統學者看來決心拒絕基因的“獨立起源”結論。這下我反而安心了,因為我知道了對方的底牌。更讓我高興的是,翻閱完全書,我知道我的一些推論與DNA在巨觀上是相合的,並且以後可能更廣泛參考基因的研究結論。我認為基因結論可能並非指示出了絕對的真理,但是這畢竟是今天最為廣泛被世界承認的一個學科與技術。中國某些人之拒絕基因技術在考古領域的套用,是一種不正常的怪異現象,這是所有中國文化人以及中國研究科學的人應該注意的。暫且把化石還是基因的絕對科學性放在一邊,我認為史前史的研究實際上有一種“鞦韆"或“鐘擺”效應,即哪個時期史前史的研究結論傾向於哪方我們就必須予以痛快承認。史前史的研究在兩個甚至幾個不同的假設理論之問搖擺,那是正常的也是理性的,這是史前史的特殊性所決定的。研究者要“守規矩”,也就是要客觀中立,要理性,不能一旦“鞦韆”盪到了我們手裡,我們就抓住永遠不放手,不讓“鞦韆”繼續自然地盪下去。正如最初“鞦韆”曾經盪向了“中國文明西來”說,但後來偶然間發現了“足夠”的證據之後“鞦韆”又盪向了“獨立”說。這些表現或許是自然的而非人為,但現在“鞦韆”終於又因基因的新技術推向了“同源”說,研究者應該愉快接受結論。但令人遺憾的是,這次我看到許多中國學者抓住“鞦韆”不放手了。假如你認為基因是錯誤的也可以批評與改進,但是我看到的情況是奇異的迴避。P9
作者簡介
- 羅馬有多遠
蘇三,河南洛陽嵩縣人,現居北京。上世紀八十年代畢業於河南師範大學外語系英美文學專業,九十年代在人民大學經濟系研究生班結業。曾經在不同院校濫竽充數為師十年,後下海進入外企。二00二年辭職同家。好讀書,喜旅遊,走馬觀花到過二十多個國家、地區,包括埃及、以色列。曾經出版過三本雜文集。二OO四年起先後出版了"破譯颶風系列"之《三星堆文化大猜想》、《向東向東再向東》,本書為該系列第三本。
圖書目錄
- 羅馬有多遠
“聖誕老人”可能是中國的“灶王爺”
驚心動魄的人類基因遷徙之旅——讀《出非洲記》
從DNA研究說起
遷出非洲靠大海
小荷才露尖尖角
氣候、地理與農業影響
向東的基因譜系
西去無歸路
美洲基因
語言學研究與基因研究比翼齊飛
“閃族”與東亞人
在海南與河南狂奔的夏天
到海南拜訪黎族同胞
在中州大地訪古
湘、閩、粵旅行簡要日記
一本有爭議的奇書:《光明之城》
讀《利瑪竇中國札記》
神甫來到中國的旅行道路
觸目驚心的明朝封閉
關於一些中國名稱以及發音
關於在中國的猶太人案例
一些趣聞奇談
寫在閱讀《大陸和海洋的形成》之前
發現美洲——讀《哥倫布全傳》
兩個方面的啟發
“惟有熱那亞,才能產生哥倫布!”
健忘的人類
美洲之於新石器時期的東亞人類學與社會學借鑑
哥倫布四次美洲探險
關於猶太人
命名文化
一些細碎有趣的資料
美洲及“印加帝國”文明起源探秘——讀《印卡王室述評》
新舊大陸文明交流的一些痕跡
人種話題
關於印加王室
幾則有趣故事
印加與《聖經》的可疑關係
印加風土習慣
更多的可能聯繫
結束語
關注絲綢之路——讀一本好書:《早期中西交通與交流史稿》
追溯源頭
關於夏、商、周
絲綢之路
海上絲綢之路
秦漢與西方交通
書中引出的故事、現象與名詞
說“奚仲造車”
“同源說”視角下的龍源考:從海馬到海龍
龍馬精神:龍即馬
中國龍起源的多種猜測
海馬也是海龍
海馬何以成為“龍”圖騰
我也說說開封猶太人
《聖經》與藏緬人中的猶太人
專家資料中的開封猶太人
碑文再透《聖經》信息
說說長征——讀《紅軍長征追蹤》
你看那美麗大海——讀《地中海考古——史前史和考古史》
有關航海
文明傳播規律或波紋效應
一些技藝傳播信息
青銅與金屬冶煉帶動商業傳播文明
中東以及外圍的文明共振關係
神秘的“海上民族”
伊特魯里亞人與腓尼基人
地中海的政權與宗教
尋根客家——讀《客家文化大觀》
客家人起源
客家人名稱
客家話與“雅言”
尋根故鄉嵩縣
節俗
洗澡及其他
文化傳統及其他
從斯文赫定說中國的文化與科學探索
讀書
一環扣一環
說分別
羅馬有多遠——讀《絲綢之路》
絲綢起源
奇特的紫色
再談名稱
中國人
羅馬有多遠?
商人和猶太人
可薩突厥
絲綢之路上的奴隸與太監
宗教的傳播與形成
中醫
玻璃
道路
代跋:我可能算個文化人
我的“期刊”速度
回顧與反思
我算個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