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復興時期

簡介

在羅馬帝國的“公元三世紀大危機”之後,帝國的社會經濟正在全面崩潰。城市破敗,商業凋敝,農村赤貧化,土地荒蕪。凋零的經濟以及嚴重的瘟疫使人口銳減,這些現象在以奴隸制度為經濟基礎的帝國西部尤甚。整個帝國的政治形勢在公元三世紀開始出現劇烈動盪,將軍自立為帝,軍閥混戰,內亂不斷,各階層人人自危,朝不保夕。加上在長達數世紀民族大遷移運動中,羅馬帝國的邊疆以及後來的首都受到了蠻族的嚴重威脅。從公元5世紀開始,西羅馬帝國北部邊疆防線崩潰,在經歷哥特人和匈奴人輪番洗劫後,西羅馬帝國滅亡。羅馬帝國的傳統和名義被東羅馬帝國名正言順的繼承。

詳情

但東羅馬帝國在初期,國家形勢亦不容樂觀。在北面,帝國只能通過交付財物消除東哥特人的威脅。在帝國的東面,時常面對波斯帝國的侵擾。但是在這漫長困難和煎熬的歷史歲月,東羅馬帝國還是出現了幾次黃金時期,我們可以稱之為復興時期。

第一次復興時期,查士丁尼一世時期。這位皇帝最主要的外交政策是按照羅馬的前例重建一個包括所有基督教信仰的帝國。6世紀時,東羅馬的主要敵人是它的傳統老敵人:波斯人、斯拉夫人和保加爾人。神學的爭論,比如對基督一性論的爭論,也是帝國的重要話題。在查士丁尼一世和他傑出的將軍貝利薩留的領導下,國家實力和軍事實力實現東羅馬帝國首次強大的局面。東部帝國並沒有忘記它在西部的根。經過多方向大規模的殘酷戰爭,東羅馬帝國甚至奪回了它部分在西部喪失的省份:義大利的大部份地區、北非的大部分地區和西班牙部分地區。重新奪回的北非地區在東羅馬帝國的統治下達一百多年之久,被奪回的西班牙地區在帝國的統治下達80年之久。

第二次復興時期,馬其頓王朝時期。隨著馬其頓王朝(866年-1057年)的誕生,開始了拜占廷帝國第二個最輝煌的時期。在這個王朝的首位君主巴西爾一世以及這個王朝後期的君主巴西爾二世的領導下。東羅馬帝國在軍事、商業和政治方面的實力都達到了頂峰,擁有強大的陸軍和海軍,貿易興旺,學術和藝術發達,宗教的影響擴及斯拉夫人國家。帝國的疆域東起亞美尼亞,北到多瑙河,西至亞得里亞海,南至幼發拉底河和美索不達米亞。這是自君士坦丁和查士丁尼一世以來從所未見的規模。並且在巴西爾二世逝世後,也留給了帝國一個充實的國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