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後唐長興(公元930--933年)年間,羅韜以文學授端明殿學士。他向朝廷進《大學》,析解"平天下,宜以修身為本",得到明宗李亶的認可;然後又演《九疇說》。為了防止宦官干預國事,除去朝廷的隱患,他還向明宗獻《丹四箴》,力主納誨、防幾、賞廉、革蠧,使李亶大為高興而優禮之。不過,羅韜無意仕進,故以疾乞休,明宗乃賜金帛給他,以獎勵其才學和忠心。羅韜回到泰和後,便離開中團,來到風景秀麗的匡山(又名義山、王山、子瑤山,在泰和縣城東南80里)居住,更潛心於學,決心隱居終身。因他學問淵博,品行又高潔,故四方來求學的人越來越多。為滿足青年的要求,羅韜遂建書院於匡山之下(今泰和縣苑前鄉書院村是其故址),以育賢才。著有《匡廬記》三卷、《門人問答錄》五卷、《琳王郎餘稿》一卷。這事傳到朝廷,明宗李亶於長興三年(公元932年)八月敕賜"匡山書院"匾額,命翰林學士趙鳳書之,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馮道為之記。這樣一來,匡山書院的名氣就大了,而且影響到後世。大概在元末,書院毀於戰火。羅韜後裔曾三次重修,至清仍為講學之所。一千多年間,文人學士慕名來遊覽的人很多,寫下了許多讚美羅韜辦學的詩文。 中國的書院始於唐代。唐玄宗開元六年(公元718年)設麗正書院,十三年改稱集賢書院。號稱我國最早的一所講學式書院,是廬山白鹿洞書院。它的前身是南唐升元(公元937一一942年)年間創辦的"廬山國學",宋初才改稱書院。這樣看來,匡山書院創辦的時間比白鹿洞書院還早。作為匡山書院的創辦者羅韜,他對中國書院教育的貢獻就可想而知。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家,自《詩經》以後,詩學便成為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故中國的文人,大多數都會寫詩。羅韜也不例外。據《廬陵詩存》和《泰和詩征》記載,他在五代時期是有名的詩人。《泰和詩征》卷一收錄了他寫的一首《贈攝邑令陳都乾承逸》詩:"忠言直許能扶國,循吏仍知不近名。今日西昌人盡喜,廉泉先已為君清。"《匡山書院羅氏族譜》則題作《贈逸翁陳先生都乾西昌律》,而且在開頭增加了四句,由七絕變成了七律:"瓊林宴罷歲頻更,往事昭昭亦可驚。黃草峽邊喔月上,白苹洲畔看潮生。忠言直許能扶國,循吏仍知不近名。西昌今朝人盡喜,廉泉先已為君清。"《廬陵詩存》卷一則只收錄了羅韜寫的《贈樂糾》詩中的兩句殘詩:"征書不凂平生志,祗為青山別有春。"
關於這兩首贈詩的主人,地方志和羅氏族譜有簡單的介紹:陳逸翁(承逸),為泰和名宦第一;樂糾,泰和早禾市人,後唐天成(公元926--930年)年間屢征不起。羅韜與他們交往較深,志趣相投,故有詩贈送他們。
生平
羅韜生於唐末,歷五代而至宋,於開寶二年二月二十日(公元969年3月10日)去世,享年84歲。門人追思之,私謚靜逸先生。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敕贈太子太師,進經筵官,配享文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