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莊打鐵火

羅莊打鐵火

羅莊打鐵火是盛行於羅莊村的一種民俗。

基本信息

名錄名稱: 羅莊打鐵火
編號: 5—10—6
名錄類別: 民俗
申報地區: 石家莊井陘縣

名錄簡介

羅莊村座落於太行山東麓的綿河中下游西岸,屬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微水鎮轄區,與縣城駐地微水隔河相望。相傳,羅莊村始建於唐代早期,因隋代義軍大將羅世義葬於此地而得名。

羅莊打鐵火始創於300多年前。據尹氏老藝人講,他爺爺15歲到山西給一家鑄鍋作坊當童工,在勞作期間常把廢鐵水傾倒山下,發現鐵水碰到灌木叢上火花四濺非常好看好玩。後來,他把熔化鐵水的技藝帶回羅莊,同夥伴們研究出“棍舀棒打”的表演技藝,每年正月十九組織人們打鐵火玩兒,深受當地人民的喜愛。久而久之,打鐵火演變成羅莊廟會必不可少的煙火藝術。這種獨特的煙火藝術代代相傳,一直延續至今。

羅莊打鐵火的傳統操作技藝比較繁瑣複雜,大致分為“煉火”和“打火”兩個步驟。第一步是選擇地形,砌造煉鐵爐。把從山西專程運回的矸石碾粉,加水和泥捏製成罐形。再把砸碎的生鐵塊裝入矸子罐中,並將罐放置在已鋪好柴炭的煉鐵爐內。然後是蒙頂、封爐、點火,用風箱鼓風助燃,直至把生鐵熔化成鐵水;第二步便是把盛滿鐵水的矸子罐夾運出來,一人用挖有小坑的濕柳木棍(俗稱操火棍)舀起鐵水,另一人用打火棒猛擊其棍,鐵水受震沖撒到用樹枝編制的碰火架上,瞬間噴金濺玉火花飛揚,燦爛多姿美不勝收。隨著科技進步和時代發展,20世紀80年代開始使用高爐、鼓風機熔化鐵水,大幅度縮短了“煉火”過程。但“打火”程式絲毫沒變,“棍舀棒打”技藝至今沿用。

打鐵火是羅莊村特有的煙火表演藝術,它源於民間作坊,興於鄉村廟會,有著鮮明的地域特色和古老的文化韻味。為了祈求過程平安,打火者須前一個月不進“月房”、“孝房”。打鐵火過程分為“開門火”、“許願火”、“平安火”三步走。“開門火”即先打“天門”、“地門”、“人門”三個單火,再打一個“天、地、人門”合併的集體火,寓意著天人合一的禮數;“許願火”是有人祈壽求福施捨善款,許諾一定數量的私家火;“平安火”即是大眾之火,沒有定數,打完為止。

打鐵火是羅莊村特有的煙火表演藝術,有著鮮明的地域特色和古老的文化韻味。它源於民間作坊,興於鄉村節日,凝聚著先輩們的智慧和心血,寄託著鄉親們平安幸福的希望。它的特點是成本低廉、運作安全、表演環保、紅火熱鬧、民眾喜歡。

打鐵火是羅莊村特有的煙火表演藝術,有著鮮明的地域特色和古老的文化韻味。它源於民間作坊,興於鄉村節日,凝聚著先輩們的智慧和心血,寄託著鄉親們平安幸福的希望。它的特點是成本低廉、運作安全、表演環保、紅火熱鬧、民眾喜歡。

羅莊打鐵火凝聚著祖先們追求幸福的虔誠,寄託著鄉親們祈福禳災的願望。在當地流傳著“看看打鐵火,一年日子火”、“受受鐵火烤,年年疾病少”的鄉風俗語。羅莊打鐵火安全、環保、深受民眾喜愛。但由於市場經濟的衝擊,淡化了人們的文化意識,費工耗資的打鐵火藝術不再被人重視。老藝人紛紛過世,後輩弟子均已歲至花甲古稀之年,傳統打鐵火藝術面臨著斷代絕跡的危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