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元代實行省轄路、路轄縣體制。
至元十七年(1280年),置福建行中書省,福安府改稱福州路,羅源縣屬福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路為府,羅源縣屬福建行中書省(洪武九年改稱福建承宣布政使司)福州府。
清沿明制,羅源縣屬福建承宣布政使司福州府。
民國2年(1913年),廢府設道,羅源縣屬福建省東路道(次年,改名閩海道)。
民國14年廢道,羅源縣直隸於福建省。
民國22年11月,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在福州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將福建劃為4個省,羅源縣屬閩海省。次年1月,人民革命政府失敗,羅源縣復為福建省直轄縣。
民國23年7月,福建省劃分為10個行政督察區(次年10月改為7個),羅源縣屬第一行政督察區。
民國36年,羅源縣又為福建省直轄縣。
1949年8月14日羅源縣解放。9月,福建省劃為8個專區,羅源縣屬第四專區(1950年4月改名閩侯專區)。
1956年3月,羅源縣移屬福安專區。1961年11月,改屬福州市。
1963年8月,閩侯專區恢復建制,復屬閩侯專區。
1970年“專區”改稱“地區”,同年2月,羅源縣歸屬福安地區(1971年6月改稱寧德地區)。
1983年7月劃屬福州市。
行政區劃
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羅源縣就有人類居住。自後唐長興四年(933年)建縣迄今已有一千餘年。最早定居的為土著。西晉永嘉前十多年(290年前後)已有中州人移居於此;唐中葉已有畲族先民。唐末又有一批隨王潮、王審知入閩的河南光、壽兩州避亂者到羅源定居,唐光啟二年(886年)有300多畲族先民,至連江縣馬鼻徙羅源大浿頭,為唐末大批徙羅定居的畲族先民。南宋時又有許多中州南徙的避亂者。這3部分人在漫長的歲月里,共同開拓耕耘,繁衍生息。
羅源夏商屬揚州,周屬七閩地,秦屬閩中郡,西漢為冶縣地,東漢為侯官地,晉屬溫麻地(道光《新修羅源縣誌》載:或曰羅江縣),隋屬閩縣。唐大中元年(847年),朝廷準福建觀察使之請,割連江縣北一鄉為羅源場,羅源政區始從連江分離出來。鹹通二年(861年),升場為鎮,改名永貞,屬福建觀察使領轄之福州。乾寧三年(896年),以福建觀察使為威武軍節度使,永貞鎮仍屬福州。
五代後唐長興四年(933年),閩王王延鈞在福州稱帝,國號閩,改元龍啟,以福州為長樂府,升永貞鎮為縣,隸屬於長樂府。五代天福十二年(947年),長樂府被吳越國占領,永貞縣為吳越福州威武軍轄地。
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設兩浙西南路轄福建各州縣。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吳越王錢俶納土歸宋,永貞縣屬兩浙西南路福州。雍熙二年(985年),改兩浙西南路置福建路,永貞縣仍屬福州。天禧五年(1021年),為避皇太子趙禎諱,永貞縣改名永昌。乾興元年(1022年),定名羅源縣。
至宋代開始,全縣劃為3個鄉,17個裡(隅),轄38個圖。元代沿用宋制,里(隅)數增至21個。明代自洪武十四年(1381年)撤鄉改行以里轄圖制,至萬曆間(1573—1620年)裁圖級政區止,羅源縣裡圖或分或合,或裁或並,屢有變易。萬曆間以原16圖為16里。清代仍分16里,轄44鋪,372村。
民國初,行政區劃基本沿襲清制。民國20年(1931年)始置5個區,各區設區公所,轄鄉(鎮)162個。第一區區公所駐地縣城內,轄鄉(鎮)數4個,轄地不包括縣城;第二區區公所駐地碧里鄉,轄鄉(鎮)29個;第三區區公所駐地後路鄉,轄鄉(鎮)數41個;第4區區公所駐地飛竹鄉,轄鄉(鎮)數50個;第5區區公所駐地起步鄉,轄鄉(鎮)數38個。
民國24年9月,實行保甲制度,將5個區並為3個區,改區公所為區署。區以下設19個聯保辦事處,統轄166保。
民國29年,改聯保為鄉鎮。升冠桂、篤賢為縣轄鎮,其他鄉鎮仍為區署領轄。
民國30年2月,冠桂、篤賢兩鎮含並為鳳山鎮,新從連江縣劃入的巽嶼、北山與大小獲鄉合併組成獲巽鄉。全縣政區重新組合,編為2個區、1個縣轄鎮、12個鄉、114個保、1212個甲。民國32年2月增設鄉鎮,全縣有鄉鎮19個轄168保1711甲,7月,又縮編為15個鄉鎮140保1640個甲。民國34年撤銷區級建制,將護起鎮與港桂鄉合併為護林鎮,福霍鄉與西南鄉合併為福豐鄉,鄉鎮從15個減至13個。民國35年6月,再縮編為7個鄉(鎮),85個保,790個甲。民國36年上半年由790甲整編為851甲。民國38年8月14日羅源縣解放。8月28日,縣人民民主政府接管舊政權的7個鄉(鎮)公所,建置7個區人民民主政府,區名沿用原鄉(鎮)名稱,區以下仍保留原保甲制度。
民國38年9月,鳳山、鳳壽兩區合併為第一區,區政府駐地城關;洪林、河陽兩區合併為第二區,區政府駐地洪洋;鑒碧、松獲兩區合併為第三區,區政府駐地碧里;福豐區改名為第四區,區政府駐地霍口。
1950年3月,廢除保甲制度,6月,增設第五區;9月增設第6區,至此,全縣劃為6個區、64個鄉和4個街道。
1952年4月,調整行政區劃,增設第七、八兩個區,全縣分為8個區、66個鄉、4個街。同時,區人民政府改稱區公所。1954年,又增劃22個鄉。
1955年7月,第五區的飛竹鄉劃為飛竹、梧桐兩鄉;8月,撤銷第七區,所轄各鄉併入第六區;9月,第一、二、三、四、五、六、八區分別改名為起步、中房、碧里、霍口、洋柄、城關、洋頭區。
1956年1-3月,先後撤銷松山、起步、洋頭3區;設城關鎮為縣轄鎮,轄原城關區的4個街;原城關區各鄉與原起步區和松山區合併組成岐余區;原洋頭區各鄉分別歸併於中房、洋柄區。全縣劃分為5個區、1個縣轄鎮、56個鄉鎮,共轄自然村698個。
1958年5月撤區並鄉,全縣劃為城關、鑒江2個鎮和起步、洪洋、疊石、中房、深坑、松山、泥田、大獲、碧里、牛坑、白塔、鳳坂、西蘭、嶺頭、飛竹、豐余、斌溪、霍口、香嶺、西峰、東宅等21個鄉。
1958年9月建立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全縣建立6個人民公社,98個生產大隊。
1961年5月恢復區一級建制,全縣劃為6個區,下轄1個城關鎮、37個人民公社。同年10月,城關鎮升為縣轄鎮。
1965年7月裁區並社,全縣劃分為城郊、松山、起步、洪洋、中房、西蘭、飛竹、霍口、碧里、鑒江等10個人民公社,原城關鎮建制不變。
1966年6月,城關鎮改為城鎮公社;城郊公社除劃歸松山、城鎮公社的8個大隊外,餘下15個大隊另組為白塔公社(同年11月更為“紅塔”)。至此,全縣劃為11個人民公社,185個大隊、4個街。
1979年4月,城鎮人民公社改名城關鎮。1981年7月定名鳳山鎮,紅塔人民公社復名為白塔人民公社,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更名的大隊亦同時恢復原名。
1984年9月,全縣人民公社改為鄉(鎮)建制,各生產大隊改為村,生產隊改為村民小組。
1986年2月,中房鄉下大洋村因建下大洋水庫需要,拆遷移民在鳳山鎮建立陳厝村。
1988年11月,起步鄉改為鎮,起步、桂林、港頭、沈厝4個村委會改稱居委會。
1992年10月,松山、中房兩鄉同時改為鎮。其中原松山鄉的渡頭、呂洞、岐後、岐頭、樹柄、南岐和原中房鄉的林家、中房、乾溪、大洋等村委改為居委會。
1994年3月,飛竹鄉改為飛竹鎮,飛竹、洋柄村委會同時改為居委會。
1998年6月10日,起步鎮潮格村拆出水口洋、坑脈里、坪石等3個自然村設立水口洋村。
2000年12月10日,鳳山鎮岐余村分設余家塘、岐陽、竹兜3個居委會。
2003年4月30日,鳳山鎮東門居委會劃東環路以東地區設東區居委會。
2004年12月17日,鳳山鎮東區居委會再劃岐陽、金鳳和閩星小區增設閩鳳社區居委會。
2015年,羅源縣轄鳳山、松山、鑒江、起步、中房、飛竹6個鎮及碧里、洪洋、白塔、西蘭、霍口5個鄉,其中霍口為民族鄉。全縣轄7個社區居委會、189個村委會。
2015年羅源縣行政區劃一覽
鄉鎮 名稱 | 轄區面積 (平方公里) | 海拔 (米) | 村居數 | 社區居委會和村委會名稱 |
鳳山鎮 | 32.2 | 7 | 16 | 北門、南門、東門、西門、鳳嘉、鳳美、閩鳳社區居委會; 城關、岐陽、竹兜、余家塘、蘇區、管柄、南門外、陳厝、方厝村委會 |
松山鎮 | 146.29 | 5 | 22 | 渡頭、岐後、岐頭、樹柄、呂洞、南岐、北山、巽嶼、外洋、盛頭、大獲、上杭、竹里、八井、小獲、泥田、跡頭、白水、上土港、下土港、前房、乘風村委會 |
起步鎮 | 72.73 | 5 | 21 | 港頭、起步、桂林、沈厝、蘭田、田中、葉洋、庭洋坂、蔣店、杭山、下長治、上長治、黨林、洋北、西山、護國、潮格、高洋、曹壟、黃家塆、水口洋村委會 |
中房鎮 | 131.12 | 500 | 23 | 林家、中房、乾溪、大洋、下湖、王沙、疊石、滿盾、嶺兜、沙坂、上宅、大園、吉際、洋里、寨頭、顯柄、松洋、柏山、深坑、溪門、東山、厚富、港里村委會 |
飛竹鎮 | 119.56 | 315 | 19 | 飛竹、洋柄、蛤蟆石、陶洋、官路下、梧桐、馬洋、劉洋、潘洋、上地、洋頭、倉前、豐余、外坂、大湖、斌溪、安後、西祿、塔里洋村委會 |
鑒江鎮 | 74.12 | 3 | 9 | 鑒江、陸上、海上、上澳、東灣、程家洋、遠頂、聖塘、井水村委會 |
白塔鄉 | 70.86 | 150 | 15 | 鳳坂、旺岩、鐘下、百丈、梅洋、長基、應德、赤嶺、石別、大項、九溪、小雲、白塔、南洋、塔里村委會 |
洪洋鄉 | 70.49 | 55 | 18 | 洪洋、皇萬、曹營、王認、石塘、秋嶺、祿洋、厝坪、穴里、盾後、牛角丘、後洋、樟溪、大目、洋中、車溪、官村、民族村委會 |
西蘭鄉 | 77.56 | 385 | 17 | 西蘭、蔣山、院前、後路、官洋、墩厝、許洋、洋坪、石別下、壽橋、嶺頭、下際、破石、甘厝、上洋、坑裡、磹石村委會 |
碧里鄉 | 199 | 10 | 12 | 碧里、西洋、梅花、廩頭、溪邊、牛坑、廩尾、新澳、濂澳、吉壁、牛澳、先鋒村委會 |
霍口畲族鄉 | 193.25 | 110 | 24 | 霍口、溪前、福湖、山壟灣、岡尾、東園亭、岐峰、王廷洋、大王里、後宦、船頭、黃鶴、香嶺、琅坑、長柄丘、西峰、仙洋、川邊、佳湖、東宅、南墘、塘下、徐坪、石坪洋村委會 |
註:各鄉鎮區劃面積含海域面積,海拔指鄉鎮政府所在地行政村的海拔
人口
2016年,全縣總戶數79024戶、戶籍人口268340,戶籍人口比上年增加1795人,平均每戶3.4人。男女比例:100:91.74,男性139949人,占52.2%;女性128391人,占47.8%;男比女多11558人。全縣出生人口5087人,出生率18.95‰;死亡人口2672人,死亡率9.95‰;人口自然增長2415人,人口自然增長率9.0‰。全縣遷入4267人,遷出4796人,遷出多於遷入529人。
自然環境
位置境域
羅源縣位於福建省東北沿海,介於北緯26°23′-26°39′,東經119°7′-119°54′之間。南鄰連江縣,西南接福州市、閩侯縣,西北接古田縣,北與寧德市接壤,東隔海與霞浦東沖半島相望。全境面積1187.18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1062.2平方公里,海域、灘涂面積124.98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境內三面環山,地形為東西長條狀,鷲峰山脈東南支脈從西北方向延伸入境,形成眾多山嶺。
地勢自西而東,三高兩低,形如“W”。地貌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狹小。山地主要分布於縣北部和西部,山體多呈北東、北西走向,面積443.6平方公里,占全縣陸地面積41.76%。丘陵分布於西部霍口溪、中部起步溪、百丈溪,河谷兩側及東部半島等地,面積450.64平方公里,占縣陸地面積42.43%。山間盆谷107個,散布于山地和高丘陵地區,面積88.31平方公里,占陸地總面積8.31%。
平原面積79.65平方公里(含松山、白水兩墾區31.02平方公里),占陸地面積7.5%。境內有千米以上高山12座,全縣最高峰牛牳山海拔1251米。縣境東部臨海,有大小海灣9個,島嶼12個,海岸線長129.09公里。
經濟
綜合
2017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224.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以下簡稱“增長”)8.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1.5億元,增長4.4%;第二產業增加值134.6億元,增長7.7%;第三產業增加值48.5億元,增長15.7%。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18.5%、59.9%和21.5%。物價漲幅控制在合理水平,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下降0.1%。八大類商品呈“五漲三降”的態勢:醫療保健類上漲9.4%,其他用品和服務類上漲7.5%,教育文化和娛樂類上漲3.4%,交通和通信類上漲1.8%,衣著類上漲1.5%,生活用品及服務類下降0.1%,食品菸酒類下降1.2%,居住類下降7.2%。
第一產業
2017年全縣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總產值72.04億元,比增4.4%,第一產業增加值40.11億元,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1.51億元,農業增加值10.4億元,比增2.7%;林業增加值0.54億元,比增15% ;牧業增加值1.41億元,比增-5.6%;漁業增加值27.75億元,比增5.8%。全年糧食播種面積6246.67公頃,比上年增加365.27公頃;全年糧食總產量30107噸,比增3.37%。
第二產業
2017年全縣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產值450.93億元,增長32.2%;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126.6億元,增長7.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91.6億元,增長7.8%,工業增加值占全縣GDP比重56%。全縣擁有規模以上企業126家,其中產值超過億元企業達23家,完成產值429.12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95.2%。規模以上輕工業完成產值19.3億元,比增13.9%;重工業完成產值431.6億元,比增33.2%。產銷銜接較好,規模以上工業完成銷售產值415.1億元,比增31.4%,工業產品銷售率92.0%。工業經濟逆勢增長,寶鋼德盛、閩光鋼鐵產值雙雙突破100億元,實現縣域百億企業零的突破,預計全年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產值450億元,增長32%;華能火電廠一期順利通過滿負荷試運行,南鋁鋁材二期、德勝噴墨薄型高檔牆地磚一期、中網電氣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建成投產,寶鋼德盛二期、金閩菸葉二期等項目進展順利,石材加工園區閒置廠房盤活轉產有序推進,成功嫁接項目26個。
2017年羅源縣全社會建築業實現增加值8.37億元,比上年增長5.7%。全縣17家資質等級以上的建築企業完成建築業總產值40.3億元,資質內建築企業全年施工面積 261.8萬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積48.3萬平方米。
第三產業
貿易、旅遊
2017年羅源縣限上零售企業由47家增至72家;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8.3億元,比增12.5%。限額以上企業實現消費品零售額19.6億元,比增29.6% ,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6%。在限額以上企業商品零售額中,針紡織品類類商品零售額比增68.5% ,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比增38.5% ,糧油食品類比增26.8%。
2017年羅源縣全年接待遊客157.2萬人次,比增31%,創旅遊收入15.04億元,比增31.6%。新評定畲山水景區、硒浦山2家三星級鄉村經營單位。
對外經濟
2016年全年簽約和對接項23項,契約外資1.21億元,比上年上升0.11億元。實際利用外資(按驗資口徑)3635萬美元,比增7.0%。全年完成進出口總額34798萬美元,同比下降61.65% ,其中進口總額29170萬美元,同比下降78.81%;出口總額5628萬美元,比增7.94%。從出口主體看,外資企業出口2969.5萬美元,內資企業出口2658.5萬美元。從出口方式看,一般貿易出口5628萬美元,比增7.94%。全年新批增資項目9項,新批投資總額90570萬美元,契約外資294萬美元。
郵電
2017年羅源縣完成電信業務總量7045萬元、郵政業務總量1662萬元、移動業務總量12563萬元、聯通業務總量4080萬元。年未共有郵政局(所)11處,郵路總長度860公里,農村投遞路線1924公里,年未全縣電話機交換機總容量3.3萬門;固定電話用戶數2.53萬戶;行動電話用戶22.2萬戶;網際網路寬頻接入用戶6.22萬戶(移動、聯通、電信)。
財稅、金融
2017年羅源縣財政總收入20.8億元,同比上升45.36%,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7億元,同比上升43.31%。全縣財政總支出37.69億元,增長32.28%,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1.76億元,增長24.89%。金融機構存貸款平穩增長。2016年末全縣有金融機構(不含保險和證券機構)9家,其中銀行業存款類金融機構9家;各類金融機構營業網點34個。2017年末全縣金融機構存款餘額(人民幣,下同)119.09億元,比上年末增長8.09% ,其中儲蓄存款餘額63.55億元,比增12.02%;單位存款餘額51.38億元,比增7.33%。金融機構貸款餘額159.77億元,比增3.86%,其中短期貸款餘額34.73億元,同比下降0.17% ;中長期貸款餘額124.84億元,比增5.01%。全年人壽保費收入13543.56萬元,比增0.61%;健康險保費收入411.68萬元,比增3.88%;意外險保費收入786.96萬元,同比下降30.67%。人壽險賠付支出84.37萬元,比增10.37%;健康險賠付支出225.43萬元,比增-296.35% ;意外險賠付支出757.16萬元,比增8.42%。
社會事業
文化
2017年末全縣共有縣級文化館2個,博物館1個,收藏文物2147件(套);公共圖書館1個,總藏書書籍17萬多冊,電子書2萬多冊;鄉鎮綜合文化站11個,農家書屋189個。
衛生
2017年末全縣有醫院18家,其中衛生監督所1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家,縣級公立醫院4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家,鄉鎮衛生院10家,民營醫院1家;衛生機構床位1110張,其中醫院床位112張;全縣專業衛生技術人員1048人(其中村醫221人,個體醫54人),其中醫生395人,註冊護士574人。2017年末每千人擁有衛生機構床位4.25張,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4.03人。全縣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個,衛生技術人員31人;鄉鎮衛生院10個,衛生技術人員343人。2017年末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加人數18.11萬人,參合率99.9%。
教育
唐末五代,大批中州人士相繼移居羅源,帶來中原文化,推動了羅源文教事業的發展。宋代,境內人文興盛,縣人有著作行世者10餘人,其中陳善的《捫虱新話》所論頗有新見,影響較大。明清時期,文人著名創作有陳鈞、鄭國佐的詩,游彤麟、陳士欽的畫,林長存、林上奎的書法等。民間文藝內容豐富,故事、歌謠、諺語、音樂、舞蹈、雕塑、剪紙等形式多樣,精彩動人。
羅源人傑地靈,人才輩出。歷代進士有221名,其中宋代203名,元代1名,明代5名,清代12名。
2017年末全縣有中等職業技術學校1所,專任教師136人,在校生1643人,學年初招生550人。有高中4所,專任教師284人,在校生2915人,學年初招生963人。有國中14所,專任教師645人,在校生5985人,學年初招生2120人。有國小35所,專任教師1094人,在校生16098人,學年初招生3070人。有幼稚園53所,專任教師573人,在校生9061人。有民辦幼稚園31所,民辦國小1所,民辦普通中學1所。
體育
2017年末全縣有體育場館2個,全民健身路徑234條,比增10.4%,其中農村健身路徑184條,比增10.2%。全年舉行縣以上民眾性體育競賽活動16項。
歷史文化
古遺址
羅源縣歷史悠久,遺留下不少古遺址。1958年12月,在城郊管柄村下林山、華清村華清山、中房鄉乾溪村陳太尉宮後山等處發現 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採集石鏃、石錛等遺物20多件。1987年又在羅源溪、起步溪、護國溪、壽橋溪、中房溪沿岸低山坡上發現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和商周文化遺址19處,採集陶罐、陶片93件,石器1件;1987年4月在起步鎮硋窯村發現 古陶窯址1處。窯址東西長500米,南北寬30米。經對出土陶罐鑑定,該窯屬唐代遺址; 碗窯里窯址位於松山鎮小獲村碗窯里剃刀梁山腳下。窯址殘片堆積層厚約0.5-1米。碗幫平直,座小露胎,表面灰白色,內底繪有捲雲式、蓮花式條紋或密而短的篦紋,經鑑定屬宋代瓷窯; 羅源城垣始建於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經多次重修改建,至萬曆七年(1579年)而大備。牆為花崗石建築,高2丈,底寬1.3丈,面寬1.1丈,周長381丈,設水關5個,城門5個。民國27年(1938年)拆除城門。新中國成立後因建設需要,城垣闢為環城公路,僅餘北段鳳山之巔數處殘址; 鑒江堡址始建於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周長300丈,立4城門。今東、南、北3門仍存; 濂澳堡址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用大石砌築,長約300米。今面海方向尚存殘牆一段。
羅源縣文物古蹟甚多,現存的寺廟、石塔、古墓葬、雕刻等多系唐宋以來文化遺產。其中糅合五代、宋、明、清建築之藝術的江南文物瑰寶 陳太尉宮,系全國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中房鄉乾溪村,原為陳氏宗祠,始建於五代後梁開平三年(909年),建造者為由河南固始入閩之陳蘇。經歷代擴(重)建,宮內占地面積1155平方米,現存建築包括正殿、配殿、前殿三部分,皆重檐歇山式屋頂。正殿台基高1.2米,通面闊15.5米,通進深25.43米,面積394.17平方米,立柱28根(周長1.16-1.19米)。其中明間主柱皆用柱頭科頭拱,屋面結構通過其過渡到柱頂;明間上方皆藻井。左右配殿分別建於明、清,前殿建戲台,系清代建築。陳太尉宮各部分分別展現了五代、宋、明、清建築藝術與風格,在建築史上很有研究價值。陳列聖水寺側棲雲洞內的 十八羅漢石像,其中16尊系南宋淳祐八年(1248年)石匠陳曾緣刻,為福建省現存最早的石雕羅漢,另2尊屬明代作品,像高0.74-0.81米,年齡、體態、神情、衣飾各具特色,無不惟妙惟肖。現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習俗
羅源除夕除夕,俗稱“三十盲晡”。羅源人習慣在祭灶之後準備過年。家家戶戶忙於“掃堂”(大掃除)、裁新衣、殺雞宰鴨、蒸年糕、買魚買肉,準備年貨。年關之際,親朋戚友互贈禮品,女婿要向岳父母、徒弟要向師傅贈送年貨。農曆十二月二十九日晚(小月為二十八日)煮線面、太平蛋給兒、孫輩過“小兒歲”,表示長輩對晚輩的愛護。三十日,外出人家均回家“做年”,各家各戶皆掛年畫、貼春聯。佛教信徒多數舉行祭天地、祭祖先儀式,以公雞、豬肉、年糕、米酒為供品。是晚合家團聚。年夜飯菜餚不論多豐,但魚、太平蛋和年糕3碗必不可少。以分別代表“年年有餘”、“合家太平”、“年年高升”之意。晚餐後,長輩給未滿十六歲的晚輩“壓歲錢”,有的晚輩也給長輩拜年錢。主婦裝歲飯、煨火母、添滿水缸水,切好大年初一用的一切食品。準備完畢,一家人圍坐一起,促膝談心,直至天明,稱“守歲”。舊時債主多在除夕夜催租討債,窮人躲債需待次日凌晨始能回家。新中國成立後,不再躲債,裝歲飯、煨火母等習俗也逐漸廢除。1980年起,除夕夜一家人圍坐一起觀看電視節目至深夜,青年人多通宵不眠。羅源春節春節,俗稱做年。時間為農曆正月初一至初四日。
初一日,凌晨,各家各戶皆起早“接年”,燃放鞭炮。初一早餐要吃線面、太平蛋(鴨蛋)或□、糕,寓“長久”(線面別稱長久)、“太平”、“壓亂”和“時高運好”等意。當日主餐,皆吃乾飯,不喝粥,有“初一喝粥,全年缺糧食”和“初一喝稀,出門皆逢雨”之諺。飯後,多開展娛樂活動,忌登門訪友探親。鑒江一帶初一凌晨,小孩成群結隊到當年做壽人家跪拜祝壽,受拜者按人分發紅包(俗稱膝蓋錢)和紅桔、糖果以示酬謝。
初一清晨,禁忌很多:一忌用筷子敲擊或打破碗、碟,怕不吉利;二忌操刀,怕操刀不慎傷手腳;三忌倒水、掃地,怕倒掉和掃掉財氣;四忌打罵小孩,大人儘可能滿足小孩要求,讓其節日過得愉快;五忌說晦氣話,避免沖淡歡樂氣氛;六忌討債,怕影響團結。50年代起,以上禁忌日漸淡化。初一日多開展慰問烈軍屬、舉行座談會、茶話會等活動,互祝互勉。
初二日,登門拜年,拜年時客人向主人作揖,祝主人合家平安、萬事如意。主人還禮,以水果、糖果或煮太平面招待客人。已婚的女兒、女婿多在此日回家探望父母。凡遇小孩上門拜年,均贈紅桔,表示出門吉利。
初三日,“拜新年”。凡上一年有人逝世,這天喪者之家設靈牌,至親、朋友持香、燭上門弔唁,其他人家忌人上門。“拜新年”之俗於民國初期革除。
初四日,謂“開假日”。各家各戶打掃衛生將垃圾集中送到村口或垃圾堆,俗稱“送穢”。是日,商店開門營業,晚上各家各戶設家宴團聚,並為出遠門的親人餞行。羅源元宵正月十五日為元宵節,亦稱上元節,是羅源最熱鬧的節日之一。
正月初九日開始送燈,十二日夜舞龍、舞獅上街,商店、住房門首各自點燈,謂“上燈夜”。十五日為鬧元宵,開展猜燈謎、盤詩、排鰲山、燃放煙花爆竹等各種文體活動。農村此日喝喜酒,由上年生孩子的戶攜帶酒肴至神祠款待村人。酒後,各家各戶提燈,敲鑼打鼓繞境游燈,意為慶賀太平豐收,祈求新一年平安發財,通過聚會、游燈消除境內村與村之間的隔閡,增強鄉鄰團結。霍口香嶺村陳姓居民的游燈與眾不同,各家所糊的彩燈兩側必須繫上兩盞象徵“牌九隻”(賭具)的小燈,元宵夜遊燈之後禁止賭博,違者按族規處罰,此俗一直沿襲到50年代中期。
舊時,縣城有“過長橋”之俗。人們習慣在元宵節晚上到管角街東側的長壽橋上走走,俗稱“走長橋”,大人領孩童邊走邊唱“走長橋拼碰碰,去姑家裡吃芋蛋”以祈求平安長壽。平時足不出戶的婦女,在元宵節也解除禁錮,由女伴陪同上街觀燈。已婚未育的婦女,此時則多去摸城門的鐵燈,寓求添丁(生孩子)。
新中國成立後,元宵節多舉行舞龍燈、舞獅、文藝踩街、誦詩、猜謎和球類競賽,豐富節日活動內容。羅源拗九拗九節亦稱孝順節,簡稱“孝九”。因拗九節在農曆正月二十九日,是正月中的最後一個逢九日,亦叫“後九”。是日清晨,家家戶戶用糯米、花生仁、紅棗、紅糖等煮拗九飯過節。已出嫁的女兒均在拗九節之前送拗九飯孝敬父母,俗稱“孝順飯”。俗規,家人逝世未滿周年的不能煮拗九飯,因此,是日,鄰居皆為其送拗九飯,體現縣境人與人之間互助友愛精神。
二月初二日,稱小拗九,多數地方是日以拗九節留下的拗九飯為午餐,羅源西部農村此日則吃□過節。羅源清明清明節,戶戶上墳,清掃墳墓上雜物,刷新墓碑碑銘,擺供品、燒陰銀(迷信紙)祭奠,並在墓上壓紙錢。掃墓後采松、竹枝帶回,寓長青常發之意。羅源祭掃墳墓有“清明前,白露後”俗規,即頭年墓在清明日祭掃,其餘應在清明節前一二日祭掃,鑒江一帶寡婦在清明節時多上墳燒紙祭奠亡夫,並在墳上哭訴昔日舊情。迄今除民間繼續沿襲掃祭墳墓外,機關單位亦於此時組織幹部、職工和學校師生到烈士陵園祭掃,以寄託對革命烈士的哀思。
清明日,不少農民還有採制茶葉和品嘗、收存新茶習慣。
風景名勝
陳太尉宮
陳太尉宮座落於羅源縣中房鎮乾溪村,始建於宋代,木結構,單開間,占地面積一千一百一十五平方米,由正殿、配殿、戲台三個部分組成。正殿建築面積近四百平方米,有二十八根立柱,為鼓圓形狀,整個建築未用一根釘子,為“江南瑰寶”。
陳太尉宮2001年被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它原是陳蘇祠堂。陳蘇,河南固始人,唐末隱居羅源曹峰,教民農桑、禮教,死後被遵為神,封太尉。後陳蘇祠堂改名為神宮,稱陳太尉宮,經元、明、清三代擴建成3間殿堂,又續戲台、宮門,均是穿斗式構架。一宮之內,宋、元、明、清建築並存,融匯組合一體,被文物專家譽為“古代建築博物館”。
濱海旅遊項目
【海洋世界】
海洋世界完成外部造景工程,已進入大型設備安裝、魚類馴養及注水階段。該項目占地172畝,建築面積20470平方米,是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海洋世界,分為淺海珊瑚礁區、夢幻水母宮區、兒童互動區、海洋科普展區、大洋區、熱帶雨林區、兩棲動物區、海洋表演劇場八大區域,其中的熱帶雨林館乃全國最大。
海洋世界致力於打造AAAAA級景區,是一座集科普、體驗互動、觀賞及水生哺乳動物表演於一體的多功能大型生態館,並作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和野生及瀕危動物救助站。
【海上音樂噴泉水幕電影】
海上音樂噴泉水幕電影由大型音樂噴泉、巨幅水幕電影、雷射表演三大部分構成。音樂噴泉的開放,配有噴火、氣爆、霧化、一維搖擺、跑泉等多種元素特效,近千個噴泉點,中心主高噴水柱最高可噴150米,是國內最大的海上音樂噴泉。水幕電影擁有1500寸、接近標準IMAX銀幕3.5倍的超大尺寸扇形水幕,影像與自然夜空融為一體,呈現出大範圍的、立體的、玄幻的光影效果。
【遊艇俱樂部】
遊艇碼頭分一二兩期建設,總計設定150餘個泊位,已成為福州及閩東地區首屈一指的海上遊艇聚集地,吸引四面八方的遊艇愛好者相聚於此,推動福州遊艇產業快速發展。
【海上搏鬥】
海上搏鬥是世紀金源集團打造的國內首個大型水上高空競技表演場,
【海上釣魚台】
8600平方米的水域內,游戈著羅非魚、鱸魚、海鯽魚、鯉魚等多種海水淡水魚類,共設計了30個釣魚漁位,風格迥異的釣魚形式讓人過足“姜太公”的癮。
【海上高爾夫練習場】
海上高爾夫是當前國內外新興的一種娛樂方式,它借鑑陸地高爾夫的形式,利用人們回歸自然、親水嬉水的天性,用碧波蕩漾的水上球場替代綠茵球場。
【夢幻魔都】
是福州羅源灣海洋世界二期三大項目之一,占地2500平方米,由國際知名設計團隊精良策劃,是國內大型的室內魔幻主題尖叫樂園。整個場館分為15大主題區,引入“鏡中魔仙”、“拉斯維加斯黑魔法”、“海賊王3D畫像”等一系列主題元素。
【尖峰國際馬戲】
尖峰國際馬戲占地面積約4000平方米,可容納2000名觀眾同時觀看錶演。世紀金源集團引進了加拿大星光馬戲室內劇場,採用極致奢華的頂級舞美科技,配合馳名中外的馬戲精英以及搞怪滑稽的動物演出,打造成國內最震撼的尖峰國際馬戲。
【5D飛行影院】
全新的科學技術,全新的場館建設,驚險刺激的熒幕體驗,零距離感受好萊塢大片的魅力,環環相扣的特技演出,在短短時間內展示世界頂尖特技,360°驚心動魄真實體驗,險象環生的探險之旅,超華麗特效與海洋世界全球頂級配置的5D影院完美結合,帶給您無懈可擊的世界級觀影感受!
【冰雪世界】
冰雪世界是福州羅源灣海洋世界二期三大項目之一,是亞洲首創雙層室內冰雪主題樂園。園內展出特色主題互動冰雕作品百餘件,耗冰2000餘噸,各種形態的冰雕作品配以數千隻LED彩色燈管交相輝映,帶給遊客如夢如幻的北國風光。
冰雪世界採用了國際上先進的人工造雪和製冷技術,館內溫度常年保持在零度以下,積雪厚達半米,設有百米滑雪道,即使在烈日炎炎的盛夏,也能讓您暢享滑雪的刺激和戲雪的樂趣,是集冰雕觀賞、室內滑雪和冰雪互動體驗於一體的特色冰雪旅遊項目。
西洋宮(陳靖姑文化)
西洋宮又稱“林九娘祠”、“林九娘祖殿”、“順懿夫人宮”、“普濟崇福宮”,俗稱西洋宮,與古田縣臨水宮、福州下渡陳靖姑故居並列為陳靖姑文化發祥地。西洋宮位於羅源縣西部的飛竹鎮畲族村境內,距羅源縣22公里。
畲山水景區
中國畲山水景區依山傍水,青山、碧水、綠樹景觀渾然天成,為福建人文奇觀、福州生態標桿、羅源旅遊新畲風。畲山水景區位於福州僅有的兩個畲族鄉之一的羅源縣霍口鄉,連線山壠灣、崗尾等畲族村,與閩侯縣接壤,景區面積約為13000畝,總投資12000萬元,其起點距羅源縣城區約38公里,距福州市國家森林公園約59公里,屬羅源“畲風海韻”旅遊品牌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福建少有的畲族景區、羅源少有的重點景區之一。
畲山水以山稱奇,由南龍北鳳構成景區的溝壑峽谷地形,龍山鳳山起伏連綿不斷,沿著漫步道順山而上,可看到林中若隱若現的溪水,可聽到瀑布跌落拍打石頭的嘩嘩聲,在初冬季節還可欣賞到被染紅了的百年紅楓林;沿路而下,可與那清澈見底的溪流來個氣密接觸。在山澗,沐浴零星的陽光,吸收高濃度的負氧離子,來個獨一無二的森林SPA。
畲山水以水叫絕,素以“純淨水世界”而著稱。溯溪而上,溪水清澈見底,水質甘甜、讓人讚嘆不絕、流連忘返。一路上或有溪谷泳池,或有戲水平台,或有天然山泉浴池,或有淺灘深潭,或有瀑布飛泉。三井水瀑布、二井水瀑布、一井水瀑布、葫蘆門瀑布等或飛流直下,或跌水拍打,即使是枯水期的一井水瀑布那面巨大的石壁也形成了畲山水獨有的一道景觀。
畲山水景區以畲族民俗風情為基調,在確保景區原生態環境條件下,以畲族特色木製建築體、裝飾品、工藝品,穿戴畲族傳統服飾,並有畲寨山莊、畲風表演廣場、畲鄉對歌台等展現畲族民俗傳統,以此來豐富畲山水景區的文化性、科普性、娛樂性以及遊客的參與性。
福湖畲族文化村
霍口畲族鄉福湖畲族文化村以藍、雷兩個姓為主,占全村總人口94%,村民使用畲語和漢語。繼2006年被列入福州市首批民間文化(畲族民間文化)藝術之鄉、2013年被評為“三星級鄉村旅遊經營單位”,2014年獲評“旅遊特色村”稱號,2015年又入選首批國家級鄉村品牌。此次入選將更大程度地提高福湖村的鄉村旅遊品牌知名度。
近年來,福湖村注重對鄉村旅遊的發展,加大鄉村旅遊發展力度,並積極引進外資,多措並舉促發展。福湖畲族民俗館已於2015年5月19日開館,民俗館總占地面積18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780平方米,館內收集了600多件展品,吸引了很多周邊地區的遊客前來體驗畲族傳統文化。並通過不斷的旅遊推介、民俗風情展示等活動,大力度打造畲族文化品牌。
碧岩寺
碧岩寺座落在羅源灣北岸的雙貴山中。距羅源縣城21公里。寺藏於岩洞中,為福建省著名岩寺之一。
碧岩寺依洞建築。據《羅源縣誌》記載,寺始建於宋景德年間(1004——1007年),稱碧岩庵。明代重建,後改稱碧岩寺。現存建築物為清同治二年(1863年)仿明制建築,風格古樸,造型大方。但建築面積僅164平方米,只作法堂、僧舍使用。大雄寶殿則設於岩洞之中,佛象依洞壁塑造,與整個岩洞十分協調,勘稱匠心獨運。
碧岩洞內有“六奇”:一為洞穹上方縫隙長有一藤,已愈千載,藤粗過指,倒懸於岩洞中央,尾部枝繁葉茂,又因每年九月盛開白色小花,人稱“千葉寶蓮花”,四季不凋,生機盎然。二是洞穹上滲出清泉,滴瀝而下,晝夜不絕,微風動處,猶如雪花紛飛,蔚為壯觀,羅川八景稱之為“碧岩飛雪”。寺僧稱泉水為“玉液”,還說抬頭張嘴能接住“玉液”,便會福運延綿,遊客不禁要試試,但真能接著者十不過二;三是洞左側的仙果樹。樹高4米,長於石罅之中,未蒙洞外陽光雨露,卻生機勃勃,每年農曆六月,仙果成熟季節,前往進香、嘗果者不計其數。四為洞左的石穴。相傳,此處原是一塊隆起的石頭,形如雞籠,稱“金雞籠”。天色將曉,石會發出響亮的雞啼聲。居住山下的里山村村人聞聲起床,開始下地勞作,由於勤勞,生活也過得紅火。但一懶漢嫌其擾人,將其炸毀,懶漢落入山谷,變成一堆牛屎,後化為石頭;而“金雞籠”落在羅源灣北側海面上,成為雞籠嶼。石雖飛走,但洞口石穴仍可隱約聽到雞啼聲。五是洞右側的“留米石”。
相傳,石縫中每日有大米流出,供給寺內當日僧眾食用,人稱“流米石”。一日,寺僧請客,嫌米流得太慢,便把石縫鑿大些,誰知粒米不流,即使已露出石縫的大米也卡在其間。遊客到此,必在石縫鑿大些,尋找那被卡住的大米。六為“仙人字”。抬頭仰望,在洞額的石縫中可隱約辨出“回仙岩”三個字。有關“回仙岩”三字,曾流傳一段神話:古時碧岩森林茂密,環境幽靜,為仙客常游之地。一日,住持僧秀,見一道人來游,口吟“秋風扶我步崔巍,此日登臨第二回。長嘯一聲山谷應,山靈知是道人來。”念畢,以手畫石,洞額隨即出現“回仙岩”三字。住持僧秀認為“回”字為兩口相重,即是“呂”字,便認為此道人便是八仙中的呂洞賓,而且是第二次暢遊碧岩。欣賞畢洞內“六奇”,再眺望洞外山形怪石,更是一番景觀:或如臥虎觀潮,或如巨象吸水,或婉若游龍,或翩若驚鴻,天高雲淡,草樹紛拔,使人目注神迷。
出洞口,便入山澗。水從高處纏繞石而下,又跌入深谷,發出潺潺之聲,迴文詩中“半山流水響潺潺”即指此景。若登上對面的“ 臥虎山”俯瞰“碧岩”,更可看到整座山岩猶如獅怒吼,岩洞酷似獅口,洞宇深處佛殿琳宮,金碧隱隱,香霧纏綿,燭火閃爍,又聽鐘鼓梵聲肅穆祥和,猶如神仙洞府。
碧岩寺,奇山怪石,步移景異,催人陶醉。清人梁文煊曾有詩讚之:“探奇不用覓丹梯,父老相游曳杖藜。閉日岩懸無鳥宿,當風洞曲有猿啼。猙獰石骨荒雲裹,滴瀝泉聲亂草迷。自是仙縱偶棲息,蒼苔點綴壁間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