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念庵的生命歷程與思想世界

羅念庵的生命歷程與思想世界

《羅念庵的生命歷程與思想世界》是由張衛紅編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發行的一部圖書,本書是研究羅念庵生平、思想的首部專著,打破了以往就概念範疇進行分析的單面的哲學方法,結合羅念庵個人的特點,回到歷史世界,把握其思想與生活際遇、時代背景之間的互動。在義理分析上,以體知、工夫為脈絡把握念庵之學的活的精神。筆者將念庵之學置於相關的生活一歷史脈絡和工夫一體知脈絡中加以把握,這樣的脈絡、語境(context)正是哲學研究所容易缺失的層面。作者具有法學學士學位,已發表哲學論文十餘篇。

基本信息

簡介

書 名: 羅念庵的生命歷程與思想世界

封面

作 者:張衛紅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 2009

ISBN: 9787108030955

開本: 16

定價: 43.00 元

內容簡介

……因此,在篇章結構上便分為上下兩篇,上篇從羅念庵的生活一歷史世界中勾勒其思想之演變、心靈之變動,其理論學說在實際生活中的落實,及其對歷史事件、時代問題的回應;下篇則從工夫一體知的角度分析其言說與其工夫進境所具有的“切己”關聯和逐步推進,進而本體一工夫一境界相互推進,走出了一條致良知的漸修進路。同時,上下篇又不是分割孤立的,上篇側重史學敘述,下篇側重思想義理分析。透過生活一歷史脈絡的敘述,可以尋找念庵思想變動歷史的、心理的原因(當然思想變動的原因不全如此,還包括對學理本身的理解),而工夫進境、立言宗旨的不斷深入,又使得他社會關切的方式和層面隨之提升。要言之,性理世界與生活一歷史世界原本一體地構成了念庵的全副生命,如鳶飛魚躍,流行在宇宙大化中。

媒體推薦

第1章 文章節義淵藪地

橙溪少年稱俊儒

章太炎討論學術派別的成因時論道:視天下之郁蒼蒼,立學術者無所因。各因地齊、政俗、材性發舒,而名一家。

章氏將地理環境(地齊)、政教風俗(政俗)、人才特性(材性)三者視為學派的形成和演化的因素。章氏接著論道:“夫地齊阻於不通之世,一術足以杚量其國民。九隅既達,民得以游觀會同,斯地齊微矣。材性者,率特異不過一二人,其神智苟上窺青天,違其時則與人不宜。故古者有三因,而今之為術者,多觀省社會,因其政俗,而明一指。”這是說隨著時代的發展,交通渠道的便利,人們交往範圍的擴大,而稟賦特異的天才不世出,地理環境與人才特性的影響在縮小,對學術流變起決定作用的是政教風俗。不惟學派如此,章氏所云“地齊”、“政俗”、“材性”三要素亦可用於考察個體思想人格的形成因素——對於生活在明代中期的羅念庵而言,三要素可稍作調整:單純的地理環境(地齊)的影響對他已經不再直接,本章側重考察羅念庵青少年時期所處的地域文化(政俗)、他的氣質個性(材性)以及這些因素對其日後立身處世和學術進路選擇所帶來的影響。

第一節 吉安文化:

古文章節義邦一 地域特色

中國古代文化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古人對此早就有著深刻的認識。如《苟子·榮辱》中說:“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

是非知能材性然也,是注錯習俗之節異也”,《禮記·王制》亦云:“高山大川異制,民生其間者異俗”,都是討論地域、習俗不同所影響到的文化差異。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文化就已形成齊魯、楚、吳越、巴蜀、秦、三晉等不同的區域文化格局。二十世紀以來,“區域文化”研究逐漸受到重視,受到社會歷史學、文化人類學、文化地理學等多學科的關注。“區域”(Region)之義,《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的解釋是:“有內聚力的地區。根據一定標準,區域本身具有同構型,並以同樣標準而與相鄰地區或諸區域相區別。區域是一種學術概念,是通過選擇與特定問題相關的特徵並排除不相關的特徵而劃定的”,“區域也可以由單個或幾個特徵來劃定。社會科學中最普遍的特徵是民族、文化或語言、氣候或地貌、工業區或都市區、專門化經濟區、行政單位以及國際政治區域”。因此,“區域文化”與一般意義上抽象的“區域”概念偏重於指稱地理空間不同,“區域文化”不僅需要關注地理空間,而且更需要關注這一地理空間內因共同的。

作者簡介

張衛紅,1970年生,祖籍河南洛陽。1991年畢業於鄭州大學新聞系,獲法學學士學位,1993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獲法學第二學士學位,2004年獲北京大學哲學碩士學位,2006年獲中山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同年進入北京大學哲學系從事博士後研究。已發表中國哲學論文十餘篇。

目錄

引言問題與方法

一問題與研究動機

二取徑與思路結構

上篇一生數變均為己——生活世界和悟良知歷程

第1章文章節義淵藪地橙溪少年稱俊儒

第一節吉安文化:自古文章節義邦

一地域特色

二經濟生態

三人文薈萃

四廬陵古直風

五吉安地域文化形象

第二節家世淵源:家住橙溪原上村

第三節少年時代:含靈早負絕俗資

一父親、羅一峰、李谷平的人格影響

二陽明、谷平的學術指引

三自幼的宗教傾向

第四節小結

第2章文章落筆生江海意氣浮雲輕百代

第一節廷試第一:我身有貴知者希

第二節以心挽劫:誰與青天掃宿塵

一“心即理”與時代學術背景

二政治格局對王學的影響

三王學與明中後期社會文化環境

第三節參與講會:交分儘是青雲士

第四節思想向度:少年逸氣凌雲虹

一救世之志與出塵之願

二徑任現成良知

第五節忤旨事件:欲以直道振綱維

第六節小結

第3章耕而不獲悲千古一曲頓悟調未成

第一節歸鄉之路:榮幻俱隨風波逝

第二節田園之樂:好共山水歸去來

第三節濟世情懷:天下饑寒切吾身

一萬物一體

二撰述《廣輿圖

三推動宗族、鄉族建設

四參與賦役改革

第四節講會遊學:青原對雨春風暮

一吉安府及青原山講會概述

二講學授徒(一):玄潭、石蓮洞講會

三講學授徒(二):龍華、青原講會

四王學與地域社會的互動

第五節憂道未得:中歲所嗟在遠道

一“為己”大義

二未得之憂與家難之苦

第六節認同歸寂:困後能知寂者心

一反省與主靜的探索

二認同歸寂說

三主靜轉向的時間劃界

第七節批現成說:早向頹流問一源

一聶、羅、王論辨概述

二念庵在論辨中的態度

三主靜實踐

第八節小結

第4章而今已得蓮華地不傍他人借藕香

第一節甲寅夏遊:收攝保聚知幾功

第二節靜久大覺:我身萬物一體仁

一實證良知的靜坐體驗

二楚山悟道的相關分析

第三節拒絕出仕:但覺心間即道存

一出仕背景

二唐荊川出仕及評析

三羅念庵拒仕及評析

第四節出入不悖:閉門盡有纓冠

一閉關靜斂

二憂心民瘼

第五節學術成熟:也將收斂論精神

一松原會晤

二講學為務

第六節澹然仙逝:放身太虛歸吾道

第七節身後之議:學術將誰得最真

下篇天心靜里悟良知——漸修進路及相關探討

第5章現成良知的內涵及雙江、念庵的質疑

第一節“體知”的考察視角

第二節良知“見在”的思想來源和含義

第三節見在工夫的實踐要求

信得及良知

二當下

三一念入微

四“一念”所臻境界

第四節雙江、念庵對現成良知的質疑

一認良知太淺

二見在工夫承領太易

三認欲為理、理欲混淆

四良知與知覺混淆

第6章無欲主靜

——羅念庵中期工夫的學理考察

第一節良知本體:心有所主,良知本靜

一良知的本體義

二良知的主宰義、“方所”義

三良知的“隱微”義

四良知的言說方式

第二節致良知工夫的提揭

一致知的含義

二“致”與“依”之辨

三工夫次第與體用結構

第三節無欲主靜的學理淵源

一返諸濂洛、白沙之學

二發揮《易經》“艮止”之義

第四節無欲主靜的工夫內涵

一欲根問題

二無欲之法

三主靜的含義

四主靜的落實

第五節工夫形式:靜坐澄心

一陽明對靜坐的態度

二龍溪對靜坐的態度

三靜坐於念庵之必要

第六節無欲主靜說簡評

第7章收攝保聚

——羅念庵晚期工夫的學理考察

第一節良知本體的體認變化

一寂感一體

二動而無動,靜而無靜

三至靜為事物之主

第二節致知之功:收攝保聚

一工夫著力點

二自信(信得及良知)

三向內收攝,葆任心體

四取明道之學為存養準則

五知幾(研幾)

第三節工夫形式:歸靜而不拘於靜坐

一對靜坐的重新認識

二仍以靜坐為工夫

第四節漸入化境

一打通動靜

二逝前化境

第8章羅念庵與佛道二教

第一節交遊因緣和基本回應

第二節晚年嚴辨儒釋之別

第三節對道教的摒棄和吸納

第四節對道家思想的融攝

第9章結語:羅念庵之學評析

第一節念庵之學的學派歸屬

第二節念庵、龍溪學術之比較

第三節念庵之學的特點和思想意義

參考文獻

附錄一羅念庵弟子錄

附錄二吉水遊記

後記

……

文摘

第1章 文章節義淵藪地

橙溪少年稱俊儒

章太炎討論學術派別的成因時論道:視天下之郁蒼蒼,立學術者無所因。各因地齊、政俗、材性發舒,而名一家。

章氏將地理環境(地齊)、政教風俗(政俗)、人才特性(材性)三者視為學派的形成和演化的因素。章氏接著論道:“夫地齊阻於不通之世,一術足以杚量其國民。九隅既達,民得以游觀會同,斯地齊微矣。材性者,率特異不過一二人,其神智苟上窺青天,違其時則與人不宜。故古者有三因,而今之為術者,多觀省社會,因其政俗,而明一指。”這是說隨著時代的發展,交通渠道的便利,人們交往範圍的擴大,而稟賦特異的天才不世出,地理環境與人才特性的影響在縮小,對學術流變起決定作用的是政教風俗。不惟學派如此,章氏所云“地齊”、“政俗”、“材性”三要素亦可用於考察個體思想人格的形成因素——對於生活在明代中期的羅念庵而言,三要素可稍作調整:單純的地理環境(地齊)的影響對他已經不再直接,本章側重考察羅念庵青少年時期所處的地域文化(政俗)、他的氣質個性(材性)以及這些因素對其日後立身處世和學術進路選擇所帶來的影響。

第一節 吉安文化:自古文章節義邦

一 地域特色

中國古代文化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古人對此早就有著深刻的認識。如《苟子·榮辱》中說:“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

是非知能材性然也,是注錯習俗之節異也”,《禮記·王制》亦云:“高山大川異制,民生其間者異俗”,都是討論地域、習俗不同所影響到的文化差異。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文化就已形成齊魯、楚、吳越、巴蜀、秦、三晉等不同的區域文化格局。二十世紀以來,“區域文化”研究逐漸受到重視,受到社會歷史學、文化人類學、文化地理學等多學科的關注。“區域”(Region)之義,《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的解釋是:“有內聚力的地區。根據一定標準,區域本身具有同構型,並以同樣標準而與相鄰地區或諸區域相區別。區域是一種學術概念,是通過選擇與特定問題相關的特徵並排除不相關的特徵而劃定的”,“區域也可以由單個或幾個特徵來劃定。社會科學中最普遍的特徵是民族、文化或語言、氣候或地貌、工業區或都市區、專門化經濟區、行政單位以及國際政治區域”。因此,“區域文化”與一般意義上抽象的“區域”概念偏重於指稱地理空間不同,“區域文化”不僅需要關注地理空間,而且更需要關注這一地理空間內因共同的“內聚力”和“同構型”而存留的共同或相似的精神傳統或文化特質。也就是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