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山縣中等職業學校

羅山縣中等職業學校

羅山縣中等職業學校是一所實施職業教育、電大教育、師訓、職業技術資格培訓、短期培訓、普通高中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人才培養培訓基地,是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省市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市文明單位。學校占地面積140畝,在校生3000餘人,教職工200餘人。開設有計算機套用、電腦財會、電子電器、汽車駕駛與維修、臨床醫學、商務管理等20個長線專業,擁有25個專業實驗實習室和兩處實訓基地。學校是一所實施職業教育、電大教育、師訓、職業技術資格培訓、短期培訓、普通高中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人才培養培訓基地,是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省市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市文明單位。學校自創辦以來,為社會輸送各類合格人才5000餘人,畢業生就業率達98.17%,對口升學率達91.8%。

歷史沿革

學校創辦於1984年,目前,學校占地面積400餘畝,在校生3000餘人,教職工254餘人,其前身為羅山二高,1992年改辦羅山縣城鎮職業高中,1996年改稱羅山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2000年4月與羅山教師進修學校合併,改為羅山縣中等職業學校。

硬體設施

學校擁有1.8萬㎡的南北教學樓、4624㎡的教師培訓中心、5967㎡的普通實訓樓、4802㎡的重型實訓樓、8390㎡的學生餐廳及8幢學生公寓樓等辦學基礎實施,購置了3300多萬元的實訓實習設備。建有美容美髮、電子電工、機電一體等20餘個專業實驗室和6處校內實訓基地。汽車駕駛與維修、計算機、珠寶打磨等3個實訓基地是信陽市“511”工程骨幹實訓基地,汽車駕駛與維修實訓基地河南省職教攻堅重點建設項目。

開設專業

學校開設有汽車駕駛與維修、計算機套用技術等10餘個長線專業,電子電器、家政服務等市場需要的培訓專業。

學校榮譽

學校是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校、省級示範性教師培訓機構,榮獲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農村青年轉移就業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目前,學校為社會培養實用型人才5萬餘名,專業技術人才2.8萬餘名。

辦學特色

一、創新思路,多軌運行

1、創新思想。我縣職業教育起步晚,發展慢,尤其是受到雄厚的普通教育的衝擊和當地老百姓觀念的束縛,職業教育的發展更是舉步維艱。面對這一困境,該校在辦學思路上積極探索市場經濟下的辦學理念,立足縣情,依據校情,結合縣域經濟特點確立了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教為主體,以培訓來拉動,以創新為動力,以特色開新局,以長班為基礎,以短班增活力,以聯合來補充,以師訓為視窗,以電大升層次的辦學格局,逐步實現學校由品牌發展、特色發展、規模發展的三步發展規劃。

2、多軌運行

職業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多方參與與支持,幾年來,學校主動適應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採取校校聯姻、校企結合、部門協作、兼容合併的形式,在招生層次、招生類別、招生空間上不斷拓寬辦學範圍,實現學校規模發展。

一是聯合辦學。利用高校的人才資源優勢,培養實用技能人才。該校通過考察已與信陽電大、信陽金泰駕校、信陽職業技術學院等十餘所不同層次的院校開展聯合辦學。通過聯合辦學,彌補該校辦學經費、實習條件、師資力量的不足,從而實現資源共享,互利多贏。

二是校企結合。學校積極與企業攜手合作利用企業的實驗實習設備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目前,該校已與羅山鑫源公司、香港南力公司、東莞建達燈飾廠、蘇揚電子廠等十幾家知名企業開展聯合辦學。

三是與政府職能部門合作辦學。長期以來,該校加強與政府部門的合作,充分發揮職業教育服務當地經濟建設的功能,積極構建面向社會、開放的教育培訓中心,做好本縣的勞務輸出工作。與縣扶貧辦協作開展扶貧培訓;與縣農業局合作開展陽光工程培訓;與社保局外派公司聯合開展外派勞務培訓。

四是兼容合併。該校在原來辦學的基礎上合併了原羅山師校、羅山一職高,兼容了羅山衛校,把羅山衛校作為該校的教學分部。

多頭並舉,多軌運行的辦學機制,使該校這個羅山職教中心走上了集團化的發展之路,也使該校的職業教育駛入發展快車道。

二、鑄造特色

1、積極開展“訂單”培養。該校面臨職業教育發展的艱難處境,對“訂單”培養進行堅持不懈的探索,與企業共同制定人才培養計畫,簽定用人協定,共同負責培養、培訓、就業。同時,把企業的生產材料運到該校,由學生加工成半成品或成品以保證學生有更多、更現實、更可靠的操作機會,更直接地提高學生的動手本領。目前,學校每年簽訂的定單培養1200餘人,把學校作為企業的用工培訓基地。如:該校已與香港南力公司每年簽約200人,與蘇揚電子廠每年簽約180人,與東莞建達電子廠每年簽約120人.由於該校的“訂單”培養為學生的動手能力培訓就業提供了保障,使該校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擁有自己的一片藍天,並充分的顯示了學校的發展的後勁和動力。

2、實踐實習、勤工助學相結合。該校學生大都來自農村,每個家庭經濟尚不富裕,為解決學生流失率高的問題,為了減輕家長負擔,解決“三農”問題,為政府分憂,為弱勢群體辦實事,真正讓學生在校學到一技之長,該校大膽革新試行全日制與學分制並舉制度,允許學生工學交替,分段完成學業。以“高素質、重能力,厚基礎、強技能”為核心的思路實行長短結合,產教結合的辦學形式。本著“以掌握技能促就業,以培養綜合素質促發展”的思想大力開展實踐實習勤工助學活動,不斷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強化學生技能。該校的實踐實習勤工助學活動在全市、乃至全省獨樹一幟,成為該校特色發展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學校每年暑期組織職高一、二年級年滿18歲以上的學生前往南方的實訓基地開展實踐實習勤工助學活動。2005年暑期,該校組織了職高一、二年級學生,包括扶貧班、短訓班學員千餘名前往東莞香港南力公司、蘇揚電子、建達電子、瑞鹿燈飾、東山永勝興發燈泡廠開展此項活動,為保證此項活動的安全有序開展,學校選派了三十一名得力教師隨隊前往與學生同吃同住,配合廠方做好學生安全保障和權益維護,由於學校措施得力,方法具體,帶隊教師辛勤付出,此項活動取得圓滿成功,本次活動共創收近300萬元解決了學生學費難的問題和部分生活費用,並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勞動觀念,吃苦精神,解放了學生思想,提高了動手能力,強化了技能,樹立了良好的就業意識,減輕了家長負擔,實現了理論教學和實踐操作有效對接。企業老總看到學校人力資源優勢和高素質的勞動者,主動前往該校捐資助學30萬元,把企業作為該校的實習就業基地。此項活動的開展得到了同學們的歡迎,家長的贊同,領導的肯定。市扶貧辦編髮專題信息上報下發,省扶貧辦為此作為典型經驗在全省加以推廣,學校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而且老師對學生也都非常的關心,學校也非常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