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85年羅定縣政府公布為羅定縣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縣政府重修。
1989年廣東省政府公布為廣東省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重新核定公布。
2011年11月16日,羅定文塔舉行“羅定文塔建立400周年亮燈儀式”
建築藝術
羅定文塔矗立於瀧江曲水環抱的一個半島上,建於明萬曆39年(1611年),塔高47米,建築宏偉壯觀,是羅定年代最早的高層建築。寶塔平面上呈八角形,各層塔檐微微翹起,狀如綻開的花瓣,整個塔身猶如七朵盛開的花兒疊成,頂層由一鐵柱直插蒼穹構成塔尖,四周用鐵鏈牽護,形若伸出的花蕊。遠遠望去,宛如一座色彩華麗的花塔。塔頂的連花座鐵柱總重逾7噸,為廣東古塔之最。鐵柱上鐫刻有造塔時的建塔銘,也是迄今我省已發現和保留最完好的有絕對年代的鐵鑄塔柱,是極為珍貴的歷史文物,已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東橋塔照
文塔地處曲水環抱之中,與神灘廟妝樓雙峰相對,河上七級浮屠映照波心,登青雲橋攬勝有寶光蕩漾之趣,成為明清羅定八景之一,曰:“東橋塔照”。塔建於明萬曆三十九年(1611),歷時三年竣工。清嘉慶五年(1800),曾修塔頂,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培築塔基,1988年,省、縣撥款重修,塔剎按明代式樣重鑄,並加裝了防雷設施。文塔呈八角形,高47米,外觀7層,內分13層,頂層豎6帶銘刻的蓮花座鐵柱,穩重威武,直指藍夭,端莊華麗,氣勢雄偉。
遠望文塔,宛如一座色彩艷麗、玲瓏精巧的花塔。7層塔檐用綠色玻璃瓦飾之,八角微微翹起,猶如綻開的花瓣;塔剎和護欄,猶如密密的花蕊,整座增就像7朵怒放的鮮花疊成。風兒吹來,懸掛在八角飛檐下的56個小銅鐘便會鈴鈴作響,此時的文塔,簡直是聲色俱全,美不盡言。沿級登塔:如進迷宮。塔身每層分明暗兩個層次,明的作通風道,暗的作上落用。每登2層台階,便轉一個方向,左旋右轉,如捉迷藏,情趣盎然。憑欄遠眺,數十里景象盡收眼底。塔頂鐵柱刺破藍天,蓮花座鐵柱鑄有明代建塔銘文,連同九霄盤、寶珠、相輪(塔頂部的裝飾)等鑄件,總重量逾1.4萬斤(7噸),乃廣東古塔塔頂之最。剎桿穿過頂層,外套古樸蓮花座鑄鐵柱套,上面鑄有建塔銘文,陽文銘刻倡建三元寶塔的羅定州官員、生員、耋老姓名和建塔年代。
羅定文塔經修葺後面貌一新,成為羅定突出景觀,遊人登塔憑眺,歷史文化名之景色盡收眼底
歷史文化
文塔綠道公園
為更好地提升羅定歷史文化名城地位,羅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投入資金建設羅定文塔公園二期工程。該公園不僅成了城區一道美麗風景線,也成為市民休閒遊樂的好去處。
年輕的愛侶,嬉戲的孩子,散步的老人,唱歌的鳥兒......
路標、大石、瀧州詩、百里畫廊……走遍粵西地區,同時將文化底蘊、江、橋、塔、園和綠道融合在一起的,為羅定所獨有。
文塔——建於明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為廣東著名古塔,塔頂的連花座鐵柱總重逾7噸,為廣東古塔之最;
一橋——建於1958年,為中國第一石拱橋;瀧州詩——刻在文道兩旁大石頭上的瀧洲詩,極富羅定特色,朗朗上口,生活氣息濃厚;
瀧洲歌台——設在公園內的瀧洲歌台,為展示和傳播南江文化的重要平台,將不定期舉行對歌活動;
壁畫——繪製在文道兩旁的“百里畫廊”,記載了羅定的歷史文化、風景名勝和土特產品,內涵豐富,令人駐足......
瀧州歌台
羅定古稱瀧水,位於廣東省西南部,南朝梁陳年間至唐代曾設為瀧州。瀧水地區西聯廣西以及大西南,東接大珠三角,北臨西江,南枕新興陽春、信宜三縣諸嶺,是典型的嶺南丘陵地帶。
瀧人一向有喜結詩歌吟社的傳統,一批文人和粗通詩律的民間歌手汲取當地山歌與當地“能咕”山歌體裁和語言的精華,進行創作活動。瀧州歌台就是用來賽歌與交流的地方。
瀧州歌是一種吸取當地山歌與當地亻能咕歌體裁和語言精華的半詩半歌的民間歌謠。瀧州歌創作活動主要採用賽歌的形式,由詩歌社主會擬定詩題,然後向各地詩歌社公告,賽歌者投稿並附送少量卷資作賽歌活動經費,詩歌社聘請評師評出優秀作品,視來稿多少,分為東西榜、甚至五榜公布。
清代乾隆年間,羅定州城內的詩人創辦“瀧州歌社”。隨後,羅定州內的羅鏡、太平、素龍、黎少、船步、泗綸、圍底、榃濱,東安的高村、白石,西寧的連灘、桂墟、平台、大方、千官,廣西岑溪的筋竹、大湴、北流,均設瀧州歌社。清末至民國為興盛時期,每期投稿總數達3000比,歌榜也由原有一榜分為東、西兩榜。抗戰後期瀧州歌社逐漸減少,至新中國成立前,瀧州歌幾乎被人遺忘。1963年恢復征歌活動。瀧州歌的體裁不同於山歌,它近乎於竹枝詞又獨具地方特色。對研究瀧水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具有參考價值,對研究文言與方言的結合,格律詩與民歌體的融合極具借鑑作用,對提高當地的文化品位,建設當地的精神文明,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推動地區民歌創作,活躍民眾文娛活動,提高民眾文化素質等方面,均具有積極和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