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書畫院副院長
人物簡介繩順民,1950年出生於陝西大荔,197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水利系,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陝西分會會員,中國書畫家協會常務理事,陝西書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西安書畫院副院長,西安現代書畫研究會副會長。自幼酷愛書法藝術,八歲啟蒙讀書習字,四十餘年臨池不輟。楷功顏歐,行學二王,草習張旭、懷素等大師。五十歲後開始研習古文字,先從小篆入手,後又涉及甲骨文、金文、石鼓文。他博採眾長、融會貫通、經過數年潛心研習,積極探索,楷、隸、行、草、篆諸體皆善,尤以行書見長,且分格獨特自成一體。繩順民“書多筆漸重,睡少枕常新”,朝著榜書的目標艱苦邁進。多年來,經過刻苦鑽研和深切磨礪,他的榜書作品逐漸融入了顏真卿雄健渾厚、端莊凝重、沉穩嚴整、姿態豐腴和筋肉飽滿的風格,結構寬博,氣勢宏大,敦實有力,成為書法界一抹亮色。陝西電視台曾製作專題片《繩順民和他的書法藝術》;繩順民作品曾獲“全國‘正大杯’書法大賽特別獎”;他本人以及作品先後被編入《中國書畫家辭典》、《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國際蘭亭筆會書法作品選》、《世界華人作品集》等。
社會評說2011年4月10日,正值清華大學百年校慶前夕,在珠海市唐國安紀念館前的唐國安先生銅像下,一幅書寫“中華雄風”的榜書長卷徐徐展開,頓時墨香清揚,讚譽四起。榜書的作者繩順民和西安清華校友會負責人代表西安校友將這幅珍貴的榜書墨寶贈予唐國安紀念館,它寄託著清華校友對清華大學首任校長唐國安先生的深切緬懷,並寄予百年清華再揚“中華雄風”。 這幅榜書作品長達6米,高為1.6米,上書的“中華雄風”四個大字,端莊凝重,蒼勁雄宏。上款題寫著“前程似錦,歲月如濤”。整幅作品大氣磅礴,蔚為壯觀,其中凝結著西安清華校友的清華情節,最能體現清華人的精神和貢獻,寄望清華精神薪火相傳。而執筆書寫這一榜書作品的書法家繩順民,則是陝西書法界的又一匹黑馬。他說,將此作品贈予唐國安紀念館,意在深切緬懷唐國安先生,也為清華祈福,為中華民族祈福。 繩順民是清華大學1970屆畢業生,他對自己的母校和首任校長情有獨鍾。幸逢母校百年大慶暨老校長紀念活動,他決意要獻上一份厚禮。經過再三思忖梳理,多次統籌謀劃,他飽含激情地創作了這幅榜書作品,完成了一位莘莘學子的心愿。 榜書,早在秦統一文字以前就出現了,號稱中國書法中的“巨無霸”。寫好榜書除了要有紮實的書法基本功,更需運籌帷幄的智慧和決勝千里的氣魄,其難度可想而知。繩順民在他苦苦探索、不懈追求的書法之路上,硬是知難而進,朝著最為陡峭曲折的榜書目標攀援。送給唐國安紀念館的榜書禮品,見證了他的書法功力和感恩情懷。 繩順民1950年生於陝西大荔縣農村。坎坷的命運和艱苦的生活磨礪了他的性格,也鍛造了他的意志。他熱愛所從事的工作,珍惜生活,孝敬孤母,在恪盡職守的同時,不休止地開拓並延展著他的書法事業。 繩順民自幼酷愛書法藝術,八歲啟蒙讀書時即揮毫習字,五十餘年臨池不輟。他最先學楷書,功於顏真卿、歐陽詢,繼而學行書遵循王羲之、王獻之,其後練草書又沿習張旭、懷素等大師。五十歲後,他又開始研習古文字,先從小篆入手,後又涉及甲骨文、金文、石鼓文。他博採眾長、融匯貫通,經過數年潛心研習,積極探索,楷、隸、行、草、篆諸體皆善,尤以行書見長,且風格獨特,自成一體。細細觀賞,他的行書作品既融入了二王清秀婉媚、瀟灑俊逸的風度,又融入了張旭、懷素變化莫測、出神入化的流暢線條,還融入了歐陽詢開張挺拔、縱橫恣肆的嚴密結構,意態活潑、飄逸流暢、極富彈性。 在務實敬業、勤勉工作的同時,繩順民“書多筆漸重,睡少枕常新”,朝著榜書的目標艱苦邁進。多年來,經過刻苦鑽研和深切磨礪,他的榜書作品逐漸融入了顏真卿雄健渾厚、端莊凝重、沉穩嚴整、姿態豐腴和筋肉飽滿的風格,結構寬博,氣勢宏大,敦實有力,成為書法界一抹亮色。陝西電視台曾製作專題片《繩順民和他的書法藝術》;繩順民作品曾獲“全國‘正大杯’書法大賽特別獎”;他本人以及作品先後被編入《中國書畫家辭典》、《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國際蘭亭筆會書法作品選》、《世界華人作品集》等。 畢業於清華大學水利系的繩順民,曾任大荔縣計委副主任、縣水利局副局長、大荔縣農村改水項目辦公室主任。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陝西分會會員,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陝西書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西安書畫院副院長,西安現代書畫研究會副會長。 繩順民對書法的探索已有所成,但是,他說這還只是個加油站。他正以更加飽滿的激情和孜孜不倦的精神,向著書法藝術的更高殿堂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