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湖

繡湖

繡湖又名繡川,位於義烏市人民政府西側。原是一個很大的湖泊,有數頃之廣。四周群峰環繞,雲霞掩映,景色如繡,所以取名為繡湖。

基本信息

簡介

繡湖在義烏人的心目中,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義烏許多人背井離鄉,在外面工作、生活多年,但他們永遠不會忘記義烏地域文化的象徵——繡湖和大安寺塔。台灣國民黨副主席蔣仲苓,是義烏蘇溪鎮蔣宅人,他離別家鄉52年後回鄉探親。在車上,他一個勁地問:“義中前的繡湖還在嗎?繡湖邊的大安寺塔還在不在?”可見繡湖和大安寺塔已成為他心目中家鄉的象徵。

歷史淵源

宋元期間,家鄉人民喜愛這個風景秀麗的地方,就在湖邊建造亭台樓閣,種植花草樹木,使繡湖成為義烏著名的風景點。據說有二十四處景點。除了種植花草外,繡湖還吸引提倡農商並舉的永康狀元陳亮兒孫的居住,並在湖邊建起書院,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義烏人。

繡湖 繡湖

正統年間,知縣劉同,縣丞劉傑、會同龔永吉、朱肇等人在繡湖邊飲酒賞玩。酒過三巡,詩興大發,就把繡湖風景概括為繡湖八景:驛樓晚照、煙市曉鍾、花島紅雲,柳洲畫舫,湖亭漁市,畫橋系馬、松梢落月、荷盪驚鷗。他們創作了大量的詩篇歌詠繡湖八景,並會集成冊,留傳至今。在嘉慶《義烏縣誌》的手繪縣治圖中,還印著“花島”、“荷池”、“鄭公墩”、“大安寺”等景致。

繡湖滄桑

以前,繡湖邊基本上是農田。湖邊有東、西、中三條水渠,根據各戶田畝均分,以免農民因灌溉用水爭鬥。東邊水渠灌溉二十戶二百四十二畝,中間水渠灌溉三十戶七百七十五畝,西邊水渠灌溉二十七戶三百四十三畝。

因江河挾帶泥沙流入繡湖,容易淤積,歷朝歷代曾多次疏浚。宋朝紹興十三年,知縣將繡湖定為放生池,禁止采蚌捕魚,並率領民眾興修水利,灌溉農田。淳熙年間,因為春夏多雨,水渠流灌難以宣洩,縣丞吳沃就在渠口建造了水閘,並在上面修建了石橋。開禧二年,縣丞吳衍,景定五年,知縣林桂發都曾治理繡湖。之後一直無人管理,繡湖淤積,一遇乾旱,湖水乾涸,莊稼缺水灌溉,遂成災年。

在200多年曆程中,灌溉功能退化的繡湖面積不斷縮小。到新中國成立前,它的面積已縮小至明清時期的1/45左右。1933年,義烏人吳昆清父親在繡湖邊拍下一張“繡湖初雪”的圖片:繡湖僅變成一口方塘。遠處,大安寺塔孤影倒立;近處,麥苗破雪而出,用茅草搭建的醬油作坊,已流露出些許商業氣息。

在千百年歷程中,繡湖可說一直是義烏人心目中的聖湖。

孔公墩

洪武十一年,山東曲阜人孔克源擔任義烏知縣,政通人和,百廢俱興。他親自來到繡湖之濱,看著急待治理的繡湖,嘆息道:“沒有繡湖之水灌溉,農民如何種田!治理繡湖難道不是縣令的職責嗎?”回到縣衙後,他與同事們商議,召集八鄉二十八都的鄉民,興修水利,疏浚繡湖。他們把繡湖四周分成幾個地塊,每個鄉負責一塊,邊上插上小旗,互相之間不會混淆,而且可以開展勞動競賽。開工那天,鄉民們挑著畚箕,背著鋤頭,幹勁十足。孔縣令生怕鄉民們過於勞累,就命令湖邊人家準備了酒水、點心犒勞大家。在大家的努力下,共花一萬二千餘工,終於完成了治理工程。

湖的北邊原是一條大路,因為繡湖日夜沖刷,有的地方已經塌陷了,大家用大石頭駁岸,加寬了路基。湖的南面原有一條小路,可以通行,湖邊人家把雜物倒進湖裡,湖面被掩埋了幾十米,這一次全部挖出來,恢復原來的樣子。挖出來的土在湖邊堆成了一座小山。說也奇怪,自從開始疏浚繡湖後,天氣晴好,即使下雨或下雪,也總是在夜裡。到了完工後,卻大雨不止,注滿了整個繡湖。那年金華地區七個縣大旱,獨繡湖灌區大獲豐收。鄉民為了感謝孔縣令,把湖邊的土山命名為孔公墩,並請宋濂寫了一篇紀念文章,刻在石碑上,以志不忘。

大安寺塔

大安寺塔,始建於宋大觀四年(1110),跟繡湖相依相伴,距今899年。其間,它經歷了多次坍塌和修復。

它有個美麗的傳說:古代,義烏有個大湖經常發大水。有一天,湖邊來了個白髮道人,在湖邊走了一圈後,就說發大水是湖底水牛精作怪引起的。在他指點下,當地百姓排乾了湖水,果然一頭水牛盤頭、縮腳,呼呼大睡。眾人連忙搬來乾柴蓋住水牛,倒上油,燒了三天三夜,終於把水牛燒成灰。擔心水牛的陰魂不散,百姓們就用泥土將燒死水牛的地方填平了,並造了一座塔以示鎮魔。它就是現在的大安寺塔。這個傳說代表了歷代義烏老百姓祈福的願望。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