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金縣第五國小

織金縣第五國小

織金縣第五國小坐落在貴州省織金縣文騰街道向陽路(原城關鎮向陽路)。學校占地7700平方米,建築面積4321平方米,主要建築有啟智樓、博學樓、追夢樓三幢教學樓。校園依山傍水、環境整潔、空氣宜人。是一處讀書育人的好地方。 截至2017年3月,在校學生2636人,36個教學班,在職在冊教師93人,專任教師92人,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100%。學校共有計算機86台(含教師辦公室計算機),圖書室收藏各類圖書50000餘冊,教學設施齊全,是全縣規模較大的縣直學校之一。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織金縣第五國小依山傍水,環境宜人,是一處讀書育人的好地方。她的前身是織金縣城關鎮北門國小(原址位於北門村燒煤寨),始建於1972年,迄今已有四十多年的辦學歷史,見證了織金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果。1996年搬遷至織金縣城關鎮向陽路(現文騰街道向陽路),並被織金縣人民政府正式更名為“織金縣第五國小”。

辦學規模

學校占地7700平方米,建築面積4321平方米,主要建築有啟智樓(原篤志樓)、博學樓(原博思樓)、追夢樓(原致遠樓)三幢教學樓。校園依山傍水、環境整潔、空氣宜人。是一處讀書育人的好地方。截至2017年3月,在校學生2636人,36個教學班。學校共有計算機86台(含教師辦公室計算機),圖書室收藏各類圖書50000餘冊,教學設施齊全,是全縣規模較大的縣直學校之一。

師資力量

素質教育教師為先,學校注重建設一支師德高,樂於奉獻,教育教學業務精良的教師隊伍。1998年就制定了教師學歷提升計畫,幫助教師處理工學矛盾,大力推行網路知識教育,發展現代遠程教育,採取獎勵機制,凡取得專科學歷者,學校獎勵480元。目前,學校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為100%,業精德馨的教師群體已然形成。

截至2015年3月,有在職在冊教師93人(其中專任教師92人,管理人員1人)。在專任教師中,國小高級教師57人,國小一級教師35人。

辦學宗旨

建校以來,學校始終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三個面向”為指導,以“德育為首、全面發展”為宗旨,以“實現教育現代化、發展特長育人才”為目標,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科研興教為突破口,不斷深化教育改革,改善辦學條件,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使學校充滿朝氣,呈現了一派蓬勃發展的景象,凸現了“學校辦學有特色,教師教學有特點,學生學習有特長”的特色教育。

1997年,學校在全縣中國小中率先推行電化教學,並以此為契機,突出以德育為首,五育並舉,以學生為中心,積極為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勞動、學會生活、學會健體、學會審美創造條件,成立了寫作、書法、美術、舞蹈、音樂、體育等多個興趣小組,時常開展的歌詠比賽、手工技能競賽、服務社區等實踐活動,對陶冶學生情操、升華學生個性起積極的推動作用,使學校時刻充滿“愛”“競”“和”的主旋律。為我校素質教育譜寫了一頁又一頁的新篇章。

實施素質教育,構建教育網路是重要手段。學校成立了家長學校校務委員會,通過舉辦專題講座、教學開放日、經驗交流、印發資料等,以此指導學生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改進教育方法,提高親職教育水平,與學校保持高度一致,共同構建成功教育的大廈。

櫛風沐雨,春華秋實。歷經滄桑的織金五小經過全體師生的艱苦拼搏,譜寫了織金國民教育光輝的一頁,特別是2006年以來教學質量和綜合管理考核始終居於全縣之首,為社會主義建設輸送了大批的合格人才。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織金縣第五國小第十屆班子成員
姓名職務
沙曉付校長、黨支部書記
周其平德育副校長
王軍教學副校長、黨支部副書記
謝秋實總務主任
孫守義教務主任、黨支部組織委員
李玉彬(女)辦公室主任、黨支部紀檢委員
周元莉(女)政教主任
朱貴苹(女)教科主任、黨支部宣傳委員
陳江安保主任
唐雲(女)工會主席
趙鳳剛少先隊大隊輔導員

歷任校長

織金縣第五國小歷任校長
任數屆次姓名任期
第一任第一屆盧家祥1972年—1975年
第二任第二屆潘慧榮1976年—1978年
第三任第三屆劉祖光1979年—1982年
第四任第四屆侯雲龍1983年—1986年
第五任第五、六、七、八屆王龍明1987年—2013年1月18日
第六任第九屆王玫(女)2013年1月18日—2014年12月31日
第七任第十屆沙曉付2014年12月31日—

校園文化

校徽

織金五小校徽 織金五小校徽

校徽設計主圖案選取海豚圖案。海豚是一種本領超群,聰明伶俐的海洋哺乳動物,校徽中兩隻海豚從海面躍出時交叉形如“五”字,濺出的水花形似“小”字,直觀地呈現出校名“五小”。海豚自由地在海面騰躍,象徵五小師生積極向上,奮力拚搏,勇於探索的精神風貌,同時也象徵著五小師生在知識的海洋里自由遨遊。精靈剔透的水花象徵著五小學生靈秀與聰慧。(設計:王軍 趙鳳剛)

校歌

童心飛揚 童心飛揚

校歌為周其平作詞、陳麟作曲的《童心飛揚》。

校訓

刻苦、勤思、創新、求實。

校際交流

同在藍天下,共享和諧教育。

歷年來,學校與茶店布依族苗族彝族鄉開展了一系列“心連心”、“手拉手”活動,先後多次給該鄉中心學校的貧困兒童送去了圖書、文具、衣物等,還不定期選派優秀教師送課下鄉,邀請他們來我校觀摩,舉辦校際教研,有力地推動了兩校的新課程改革,實現了教育的均衡發展。我校還組織老師分批到貴陽黃家井國小、北京黃城根國小等學校進行交流學習。

2015年以來,學校又與八步國小、三塘國小、中寨國小、後寨國小、大平國小、水依國小進行結對幫扶,通過舉行形式多樣的送課下鄉、集中賽課等活動進行聯校教研,大力推進校際交流與合作,提升了教師的教學業務能力,同時也增進了彼此之間的友誼。

為了更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學校在師資嚴重不足的情況下,還不斷輪流外派教師到貴陽、重慶、深圳、山東、南京、上海等地學習,回來後做二級培訓,以期不斷輸入新鮮血液,確保教師隊伍整體水平的不斷攀升。

展望未來

織金縣第五國小有一個團結、務實、高效創新的領導班子,更有一個安於清貧、執著敬業、生氣勃勃的教師群體。2005年,織金縣教育體制改革後,學校進一步提出了“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辦學新理念,以“辦學高境界、管理高效率、教師高品位、學生高素質、育人效果好、工作業績好、校園環境好、老師口碑好”的四高四好為辦學目標,高起點定位分類型推進,抓重點突破,促全面提高。與日俱增,繼往開來,以嶄新的教育理念,務實的工作作風,昂揚的敬業精神,努力辦一所高質量的對內示範、對外開放的視窗式學校。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走過限期辦學的織金縣第五國小,將會迎著教育人事體制改革的東風,迎難而上,力爭再展雄姿,再創輝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