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成[聊齋志異篇目]

織成[聊齋志異篇目]
織成[聊齋志異篇目]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織成》是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

原文

故事圖 故事圖

洞庭湖中[1],往往有水神借舟。遇有空船,纜忽自解,飄然遊行。但聞空中音樂並作,舟人蹲伏一隅;瞑目聽之,莫敢仰視,任所往。游畢,仍泊舊處。

有柳生,落第歸,醉臥舟上,笙樂忽作。舟人搖生不得醒,急匿艎下[2]。俄有人捽生。生醉甚,隨手墮地,眠如故,即亦置之。少間,鼓吹鳴聒。生微醒,聞蘭麝充盈,睨之,見滿船皆佳麗。心知其異,目若瞑[3]。少間,傳呼織成。即有侍兒來,立近頰際,翠襪紫舄,細瘦如指。心好之,隱以齒齧其襪。少間,女子移動,牽曳傾踣。上問之,因白其故。在上者怒,命即行誅。遂有武士入,捉縛而起。見南面一人[4],冠類王者。因行且語,曰:“聞洞庭君為柳氏[5],臣亦柳氏;昔洞庭落第,今臣亦落第;洞庭得遇龍女而仙, 今臣醉戲一姬而死:何幸不幸之懸殊也!”王者聞之,喚回,問:“汝秀才下第者乎?”生諾。便授筆札,令賦“風鬟霧鬢”[6]。生固襄陽名士[7], 而構思頗遲,捉筆良久。上誚讓曰:“名士何得爾?”生釋筆自白:“昔《三都賦》十稔而成[8],以是知文貴工、不貴速也[9]。”王者笑聽之。自辰至午,稿始脫,王者覽之,大悅曰:“真名士也!”遂賜以酒。頃刻,異饌紛綸。方問對間,一吏捧簿進白:“溺籍告成矣[10]。”問:“人數幾何?” 曰:“一百二十八人。”問:“簽差何人矣[11]?”答云:“毛、南二尉。” 生起拜辭,王者贈黃金十斤,又水晶界方一握[12],曰:“湖中小有劫數, 持此可免。”忽見羽藻人馬[13],紛立水面,王者下舟登輿,遂不復見,久之寂然。

舟人始自艎下出,蕩舟北渡,風逆不得前。忽見水中有鐵貓浮出。舟人駭曰:“毛將軍出現矣[14]!”各舟商人俱伏。又無何,湖中一木直立,築築搖動[15]。益懼曰:“南將軍又出矣!”少時,波浪大作,上翳天日,四顧湖舟,一時盡覆。生舉界方危坐舟中,萬丈洪濤,至舟頓滅,以是得全。

既歸,每向人語其異,言:“舟中侍兒,雖未悉其容貌,而裙下雙鉤, 亦人世所無。”後以故至武昌,有崔媼賣女,千金不售;蓄一水晶界方,言有能配此者,嫁之。生異之,懷界方而往。媼忻然承接,呼女出見,年十五六已來,媚曼風流[16],更無倫比,略一展拜,反身入幃。生一見魂魄動搖, 曰:“小生亦蓄一物,不知與老姥家藏頗相稱否?”因各出相較,長短不爽毫釐,媼喜,便問寓所,請生即歸命輿,界方留作信。生不肯留,媼笑曰:“官人亦太小心!老身豈為一界方抽身竄去耶?”生不得已,留之。出則賃輿急返,而媼室已空。大駭。遍問居人,迄無知者。日已向西,形神懊喪, 邑邑而返。中途,值一輿過,忽搴簾曰:“柳郎何遲也?”視之,則崔媼, 喜問:“何之?”媼笑曰:“必將疑老身拐騙者矣。別後,適有便輿,頃念官人亦僑寓,措辦良艱[17],故遂送女歸舟耳。”生邀回車,媼必不可。生倉皇不能確信,急奔入舟,女果及一婢在焉,見生入,含笑承迎。生見翠襪紫履,與舟中侍兒妝飾,更無少別。心異之,徘徊凝注。女笑曰:“眈眈注目,生平所未見耶?”生益俯窺之,則襪後齒痕宛然,驚曰:“卿織成耶?” 女掩口微哂。生長揖曰[18]:“卿果神人,早請直言,以祛煩惑。”女曰:“實告君:前舟中所遇,即洞庭君也。仰慕鴻才,便欲以妾相贈;因妾過為王妃所愛,故歸謀之。妾之來,從妃命也。”生喜,沐手焚香,望湖朝拜, 乃歸。

後詣武昌,女求同去,將便歸寧。既至洞庭,女拔釵擲水,忽見一小舟自湖中出,女躍登,如飛鳥集,轉瞬已杳。生坐船頭,於沒處凝盼之[19]。 遙遙一樓船至,既近窗開,忽如一彩禽翔過,則織成至矣。一人自窗中遞擲金珠珍物甚多,皆妃賜也。自是,歲一兩覲以為常[20]。故生家富有珠寶, 每出一物,世家所不識焉。

相傳唐柳毅遇龍女,洞庭君以為婿。後遜位於毅。又以毅貌文,不能攝服水怪,付以鬼面,晝戴夜除;久之漸習忘除,遂與面合而為一。毅覽鏡自慚。故行人泛湖,或以手指物,則疑為指己也;以手覆額,則疑其窺己也:風波輒起,舟多覆。故初登舟,舟人必以此告戒之。不則設牲牢祭享[21], 乃得渡。許真君偶至湖[22],浪阻不得行。真君怒,執毅付郡獄。獄吏檢囚, 恆多一人,莫測其故。一夕,毅示夢郡伯[23],哀求拔救。伯以幽明異路, 謝辭之。毅云:“真君於某日臨境,但為求懇,必合有濟[24]。”既而真君果至,因代求之,遂得釋。嗣後湖禁稍平。

注釋

據《聊齋志異》鑄雪齋抄本

[1]洞庭:據二十四卷抄本,原作“洞廷”。

[2]艎(huáng 皇)下:猶言船艙。艎,吳地大舟。

[3]目若瞑:眼睛好像是閉著。意謂偽裝閉目,暗地觀察。

[4]南面:面向南。古以南面為尊,天子見群臣或卿大夫見僚屬,皆南面而坐。

[5]洞庭君為柳氏:洞庭君,指柳毅。唐人李朝威《柳毅傳》,謂洞庭龍女遭受夫家虐待,在野外放牧,碰到落第秀才柳毅。柳毅銳身自任,赴洞庭湖為其傳書,解放龍女。後柳毅與龍女成為夫婦,並嗣為洞庭君。

[6]賦“風鬟霧鬢”:以“風鬟霧鬢”為題作賦。《柳毅傳》柳毅在洞庭龍宮見到龍王,述說龍女的情況,有雲“見大王愛女牧羊於野,風鬟雨鬢, 所不忍視。”此作“風鬟霧鬢”,亦用以形容龍女放牧時的苦難。

[7]襄陽:今湖北省襄陽縣。

[8]《三都賦》句:《三都賦》,西晉左思所作。《晉書·左思傳》,謂左思寫此賦,“構思十年,門庭藩溷皆著筆紙,遇得一句,即使疏之。”稔: 年。

[9]文貴工,不貴速:寫文章以精巧為好,不以速成為貴。

[10]溺籍:被淹死者的名冊。

[11]簽差:猶言派遣。舊時派遣官吏,稱“簽差”。

[12]界方:界尺,用以比劃直線或壓紙。一握:一柄,一具。

[13]羽葆:儀仗名。《漢書·韓延壽傳》:“建幢棨,植羽葆。”顏師古註:“羽葆,聚翟尾為之,亦今纛之類也。”

[14]毛將軍:據二十四卷抄本,原作“貓將軍”。

[15]築築:意謂像夯柄一樣上下搗動。築,打地基用的工具,俗稱夯。

[16]媚曼:美好。

[17]措辦:籌辦。

[18]長揖:拱手自上而至極下的一種禮節,表示敬重。

[19]沒(mò漠)處:指織成消失之處。沒,潛入水中。

[20]覲(jìn 近):覲見;拜見貴者。

[21]牲牢:殺牲為祭品。牛、羊、豕為“牲”,系養者為“牢”。

[22]許真君:東晉道士許遜,字敬之,汝南(治所在今河南汝南)人。 後居南昌(今江西省南昌市)。年二十歲學道於吳猛,盡傳其秘。曾任旌陽(今湖北省枝江縣北)令,政績卓著。後因晉室紛亂,棄官東歸,週遊江湖。 傳說東晉寧康年間全家成仙飛升,宋代封為“神功妙濟真君”,世稱許真君或許旌陽。

[23]郡伯:郡守。

譯文

洞庭湖中,常常有水神借船游湖。有時,一隻空船系在那裡,纜繩會忽然自己解開,隨水飄然行駛起來。這時,只聽到空中歌吹並作,樂聲渺渺。船家蹲伏在船的一角,閉著眼凝神諦聽,不敢抬頭看上一眼,聽任空船自由行駛。游完,船會仍然回到原來的地方泊住。

有一個姓柳的書生,科考落第後返回家鄉,喝醉了酒臥在船上。忽然空中傳來笙樂聲,船家急忙搖晃柳生,要他躲避。柳生卻醉得醒不過來,船家只好自己躲到船艙里。不一會兒,有人過來揪柳生,柳生醉得一塌糊塗,揪起來一放手,又癱在船板上照舊大睡,那人便不再管他。片刻,樂聲大作。柳生迷迷糊糊地醒了過來,聞到一種濃濃的蘭麝香氣;斜眼偷看,只見滿滿一船美麗女子,心裡知道是神人,又閉上眼睛,假裝睡著。又一會兒,聽到傳叫“織成”,便有個侍女走過來,正好站在柳生臉旁。柳生看侍女的腳,綠襪紫鞋,小腳又細又瘦,像手指一樣,心裡很喜歡,偷偷地用牙齒咬住了她的襪子,恰好侍女要走動,一下子被絆倒在船上。上座坐著的一個人奇怪地詢問,侍女稟報了緣故。那人大怒,命武士將柳生拉去殺了。接著一個武士過來,將柳生按住捆綁起來,拖著便走。柳生見上座朝南坐著一人,頭戴像王冠一樣的東西,便邊走邊說:“聽說洞庭君姓柳,我也姓柳;過去洞庭君考舉人落第,現在我也落第;洞庭君遇到仙女而成了神,現在我醉中調戲一個侍女卻要被處死,為什麼幸運和不幸之間相差竟如此懸殊呢?”那個像王者的人聽了,便命將柳生帶回來,問道:“你是落第的秀才嗎?”柳生答應。大王便給他筆和紙,命他以“風鬟霧鬢”為題作一篇賦。柳生本是襄陽名士,但得到題目後卻構思了很長時間,久久沒有下筆。大王譏諷地說:“名士怎么會這樣?”柳生放下筆,辯解道:“過去左思作《三都賦》,十年才完成。可見文章可貴的是精妙,不是寫得快。”大王笑著點了點頭。又過了兩個時辰,柳生才脫稿。大王閱覽畢,十分高興,稱讚道:“真不愧是名士!”於是命坐賜宴,片刻之間,珍饈美味,紛紛擺了上來。柳生和大王正答對間,一個官員捧著個本子過來稟報:“溺死人的名冊已經造好。”大王問:“多少人?”回答說:“共該溺死一百二十八人。”又問:“差誰去辦了?”回答道:“派毛、南二尉去了。”柳生起身告辭。大王賜黃金十斤,又贈一根水晶界尺,說:“湖中將有場小劫難,拿這個可以保身。”忽見人馬儀仗。紛紛列在水面上,大王下船登車,便看不見了。又過了很久,湖面上終於寂靜下來。

船家等神人都消失以後,才從船艙里爬出來,駕船往北行駛。正遇逆風,船行得十分吃力。忽然有個鐵錨浮出水面,船家驚駭地喊道:“毛將軍出來了!”各船上的商人立刻全都伏在船里。又不長時間,湖中出現一根木頭,直立在水中,忽上忽下,搖動不已。船家更加恐懼,大喊:“南將軍又出來了!”話音剛落,狂風大起。湖中萬丈波濤,遮天蔽日,四周的船隻全部傾覆。柳生見狀,急忙高舉起水晶界尺,正襟危坐在船上。說也奇怪,滔天的波浪壓到柳生的船前便一下子沒了。由此柳生的船得以保全。

柳生回來後,常向人們談起這件奇異的事。說船上那個侍女,雖沒看見她的容貌,但只裙子下那雙小腳,便是人間所沒有的。後來,柳生有事到武昌,有個姓崔的老太太賣女兒,卻又千金不售,家裡藏著一根水晶界尺,聲稱有能配上這根界尺的人,便將女兒嫁給他。柳生很奇怪,便懷揣著自己的那根界尺前去看個究竟。老太太一見柳生,高興地迎接,忙叫女兒出來拜見。她女兒有十五六歲的樣子,生得嬌媚溫柔,風流俊雅,無與倫比。略一施禮,便返身退入帳內。柳生神魂顛倒,急忙說:“我也藏著件東西,不知能否與老太太的相匹配。”於是雙方各取界尺來對照比較,樣式、長短分毫不差。老太太大喜,便問柳生住在哪裡,請柳生趕快回去租輛車來,界尺留下作為信物。柳生不肯,老太太笑著說:“你也太小心了!老身我怎會為了根界尺抽身逃走呢?”柳生迫不得已,只好將界尺留下,出來租輛車子,急忙返回去,老太太卻已經無影無蹤了。柳生大驚,問遍了住在附近的人,沒有一個知道去向的。太陽已經西斜,柳生懊惱不堪,垂頭喪氣地往回走。走到半路上,正好一輛車子經過,忽然一人掀起車簾問道:“柳郎為什麼來得這樣遲?”抬頭一看,正是崔老太太。柳生驚喜萬分,問道:“要到哪裡去?”老太太笑著說:“你一定在懷疑我是騙子。你走了以後,我突然想起你也是客居在外,要操辦這些事也有困難,正好有一輛便車,便想將女兒送到你船上。”柳生便請回車一塊走,老太太不肯,自己走了。柳生惶恐不安,不敢十分相信,急忙奔到船上,少女和一個丫鬟果然已經先在了,看見柳生,含笑迎接。柳生見少女綠襪紫鞋,與原來船中那個侍女沒一點差別,心裡很感驚異,猶豫地凝目注視。少女笑著說:“看你虎視眈眈的樣子,原來沒見過?”柳生聽說,索性俯下身子偷偷察看,見襪子上的齒痕宛然還在,大驚說:“你是織成?”少女捂著嘴淺笑不止。柳生拜揖道:“你如真是神人,請早明白告訴我,以消除我的煩惱迷惑。”少女說:“實話告訴你吧:上次你在船中碰到的就是洞庭君。他仰慕你的才華,想把我贈給你。因為我是王妃很喜歡的侍女,所以須回去和王妃商量。我現在回來,就是奉了王妃之命的。”柳生大喜,洗手焚香,望洞庭湖中朝拜。於是,便帶著織成回來了。

後來,柳生又到武昌去,織成要求同去,就便回去探親。到了洞庭湖中,織成從頭上拔下一根頭釵,擲到水中。忽然從湖中冒出一隻小船,織成輕輕地一躍而上,如小鳥飛上樹梢,轉瞬便無影無蹤了。柳生緊盯著織成消失的地方,盼著她快回來。遠遠望見一艘樓船駛過來,來到近前,船上的一扇窗子打開,一隻彩色的鳥飛掠過來,落地則是織成。接著又有人從窗子裡遞下許多金器明珠之類的珍貴東西,都是王妃所賜。從此後,織成每年都要回到湖中一兩次去探親,柳生也因此非常富有,金銀珠寶,每拿出一件,富貴大家也不認識。

相傳唐代柳毅曾為龍女傳書,洞庭龍君把他招為女婿,後來,又傳位給他。柳毅相貌文雅,龍君恐怕他不能威服水怪,便給他一副鬼臉面具,白天戴上,晚上摘下,時間一長,柳毅也就漸漸習慣了。一次,晚上忘了摘下來,面具便長在了臉上。照照鏡子,十分自慚。所以,此後人們在湖上行船,只要用手指指某件東西,柳毅就懷疑是在指自己的臉;人們用手遮遮額頭,也以為是在窺視自己,便往往必風作浪,將船隻打翻。因此,凡初次在洞庭湖乘船的人,船家都要先告訴這些忌諱,或者擺上供品祭祀一番,才能安全渡湖。一次,許真君偶然來到洞庭湖,為風浪所阻,不能渡過,大怒,將柳毅逮捕,送到人間的郡獄中。郡獄獄吏點檢犯人時,老是多一個人,不解何故。一晚,柳毅託夢給郡知府。哀求拯救。知府覺得人神隔絕,恐無能為力,便加以推辭。柳毅說:“許真君於某天某時來此地,只要代為懇求,一定管用。”不久,許真君果然降臨。知府便替柳毅求情,才得以獲釋。從此,湖上行船才稍平安些了。

作者簡介

蒲松齡(1640-1715),清代傑出的文學家,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山東淄博市) 人。他出身於一個沒落的地主家庭,父親蒲槃原是一個讀書人,因在科舉上不得志,便棄儒經商,曾積累了一筆可觀的財產。等到蒲松齡成年時,家境早已衰落,生活十分貧困。蒲松齡一生熱衷功名,醉心科舉,但他除了十九歲時應童子試曾連續考中縣、府、道三個第一,補博士弟子員外,以後屢受挫折,一直鬱郁不得志。他一面教書,一面應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歲時才援例出貢,補了個歲貢生,四年後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齡對當時政治的黑暗和科舉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認識,生活的貧困使他對廣大勞動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體會。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寫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齋志異》外,還有《聊齋文集》和《詩集》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