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裁日記

總裁日記

《總裁日記》是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經理人》雜誌社。

基礎信息

作者:《經理人》雜誌社

開本:B5

字數: 170千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中國最傑出的16位企業家的管理心得與人生感悟。

他們治理規範,領袖群雄;

他們笑對人生,極盡瀟灑;

他們是:任正非、王 石、俞敏洪、王傳福、馬 雲、許景南、劉強東、周海江、張 茵、張亞勤、王中軍、張近東、劉永好、董明珠、孫 堅、曹德旺……

作者介紹

《經理人》雜誌:以“影響中國管理實踐”為使命,針對CEO及準CEO階層的棘手問題,提供原創商業思想和實效解決方案。BPA審計《經理人》發行量,居中國商業管理期刊之首。2005~2006年《經理人》與哈佛商學院合作,出刊《哈佛管理實踐》;2007年至今,與紐約時報集團合作出版《天下智庫》。2010年1月獲“中國最具企業投放價值期刊”稱號,2010年11月獲“中國最具價值財經類期刊獎”。《經理人》還擁有《公司金融》、經理人網、經理人手機報、EDM經理人電子刊、經理人資料庫等成熟媒體。

編輯推薦

總裁日記 總裁日記

做為帶頭人,如何在團隊中提升成員的內心價值觀和幸福感?

做為管理者,如何在企業中合理放權又保證公司穩健前行?

做為生活家,如何在處世中言行一致地塑造獨特的人格魅力?

在《總裁日記》里,你會找到權威解答!

讀者對象

企業管理人士,白領。

圖書目錄

第1篇

任正非:堅定不移的正確方向來自灰度、妥協與寬容 / 001

分權制衡,聽得見炮聲的決策 / 003

清晰的方向從灰度中脫穎而出 / 005

縱橫觀點 華為的平衡 / 010

第2篇

王 石:錯誤是我永遠的財富 / 015

企業家要承擔“綠色責任” / 017

攀人生的第三座高峰 / 019

縱橫觀點 向透明致敬 / 022

第3篇

俞敏洪:每一個今天都是走向明天的台階 / 025

放權的前提是公司業績不能滑坡 / 027

不要低估自己,不要低估別人 / 029

縱橫觀點 從留學教父到教師首富 / 033

第4篇

王傳福:品牌更是一種責任 / 037

越細分地垂直整合,整體毛利就會越往上走 / 039

比亞迪的三大夢想 / 041

縱橫觀點 成長的輪迴 / 050

第5篇

馬 云:員工的幸福就是辛苦加快樂 / 055

讓員工內心幸福,做最具幸福感的公司 / 057

做舒服的企業比做強做大更重要 / 059

縱橫觀點 阿里巴巴,做最好的自己 / 064

第6篇

許景南:打造品牌與資本的雙重國際化 / 069

失落的姚明,糾結的匹克 / 071

角力耐克 / 073

縱橫觀點 堅持就是勝利 / 078

第7篇

劉強東:用最簡單的邏輯做最複雜的事 / 083

將客戶體驗做到極致 / 085

與員工分享股權 / 087

縱橫觀點 京東之道,大道至簡 / 091

第8篇

周海江:認準相對多元化之路 / 095

自主品牌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 / 097

掌握原材料價格波動規律,破“劉易斯拐點” / 099

縱橫觀點 紅豆“發”幾枝? / 105

第9篇

張 茵:百年企業不需要全球最大的頭銜 / 111

樂觀中謹慎經營 / 113

跟隨市場需求增長,絕不盲目擴張 / 115

縱橫觀點 玖龍紙業成功的“勢、道、術” / 119

第10篇

張亞勤:不斷否定自己,不斷調整自己 / 125

雲將改變企業運營模式 / 127

PC之外的爭奪戰 / 129

縱橫觀點 “微軟帝國”的希望之星 / 133

第11篇

王中軍:二十一世紀人才最貴 / 137

人才再生是華誼的優勢 / 139

文化傳承和文化產業 / 141

縱橫觀點 將偶然走成必然的大腕 / 145

第12篇

張近東:不斷思考行業的下一個增長點 / 151

做企業一定要有野心 / 153

深挖中國市場,探路國際市場 / 156

縱橫觀點 千億民企是怎樣煉成的 / 160

第13篇

劉永好:延伸規模化的產業鏈 / 165

學會細胞裂變式全球化 / 167

全產業鏈模式中,服務型企業更能掌握控制權 / 170

縱橫觀點 他在叢中笑 / 174

第14篇

董明珠:把自己逼到牆角 / 177

以核心技術掌控主動權 / 179

自斷後路是企業立身之本 / 182

縱橫觀點 “專注”才是格力的成功之道 / 187

第15篇

孫 堅:從頭到腳盤點人才架構 / 193

如何經營一家盛產人才的企業? / 195

做CEO必須不安分 / 198

縱橫觀點 如家的“家文化” / 203

第16篇

曹德旺:做企業家必須身家清白 / 207

如何締造300%的利潤增長? / 209

沒有未雨綢繆的本事,就不能管戰略 / 211

縱橫觀點 德不孤,必有鄰 / 215

圖書文摘

第5篇:馬云:員工的幸福就是辛苦加快樂

馬雲,浙江省紹興市人,1988年畢業於杭州師範學院英語專業,之後任教於杭州電子工業學院。1995年,在出訪美國時首次接觸到網際網路,回國後創辦網站“中國黃頁”。1997年,加入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負責開發其官方站點及中國產品網上交易市場。1999年,正式辭去公職,創辦阿里巴巴網站,成為阿里巴巴集團主要創始人之一。現任阿里巴巴集團主席和執行長,他是《福布斯》雜誌創辦50多年來成為封面人物的首位中國內地企業家,曾獲選未來全球領袖。

  我的幸福感來自哪裡?來自10年以前,我看到小伙子,小姑娘們進入我們公司,今天居然這么能幹,能夠面對現實,他們的成長才是我的幸福感來源,你會發現有了他們,阿里巴巴會更好。

總裁心語

讓員工內心幸福,做最具幸福感的公司

以前我們把自己定位為最佳僱主公司,現在需要作出新的調整。我們認為,所謂的最佳僱主公司,其實還是停留在老闆對員工的“我待你不錯,你要感恩”這樣的淺層次上,這違背了我們締造企業價值觀的初衷。我們覺得整個阿里巴巴的下一步,應該是將“最佳僱主公司”努力轉變為“員工最感幸福的公司”。

激發內心價值觀

也許我們的員工不是最有錢、不是收入最高的,但是他們在阿里巴巴工作是最有幸福感的,他們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對社會的影響,對家庭的影響。當然,作為公司來說,最終結果要增加他們每個人的收入。和他們講宏偉理想後,結果員工的收入沒增加,自己老婆都娶不起,每天還在吵架,房子也租不起等,我覺得這樣的公司是缺乏責任、缺乏應有關愛的。員工必然不會對這樣的公司尊重。員工的幸福是什麼?就是辛苦加快樂。

2010年,我們對員工的考核內容增加了一個目標,就是社會公益。我們覺得價值觀是內心的、是你所做的行動。你不對社會環境有建設,你不會成長,你也不會有內心的幸福。

阿里巴巴將全力專注在水的保護和種樹上。由於水、食物和空氣污染,患癌症病人幾倍於青海地震遇難的人數。如果我們這代人不去改變,這個公司就沒有前景,這個社會就沒有前景。

我覺得整個阿里巴巴在未來要喚醒員工對社會的關注、企業對社會的關注。為此,我們作了兩個決定。

第一個決定,整個集團每年將從營業額中拿出千分之三,專注於水的保護和種樹。這個錢今天看起來很少,但明天看起來會很多,但是我覺得,這是我們對社會的承諾,也是培養員工的愛心,以及服務於社會的責任。

另外一個承諾,要求包括我們支付寶的總裁、阿里巴巴的總裁、淘寶的總裁等在內的高管層,無論工作再怎么忙,每個季度都一定要抽出一天時間,一起坐下來,不討論公務,只討論水和樹,這是我們對社會的承諾,也是對員工的承諾。員工有權對我們進行考核。

關注社會公益,這是將公司從“最佳僱主公司”轉向“最具幸福感公司”的一種方法,更是潛移默化地為員工在自己個人問題處理上,提供一種思維的切換方式。前年,員工就問我,他們要不要買房子?我兩年以前告訴大家別買房子,租房子比較好,因為幸福感就來自於租房子。你買了房子,總共一個月的收入是7000塊錢,5000塊錢作了按揭,2000塊錢請女朋友吃飯都不行。你如果2000塊錢租房子,5000塊錢跟女朋友在一起,人過得很幸福,然後永遠有個夢想——我將來買個更大的。我認為幸福感,是你自己能夠善於切換思維所帶來的內心滿足。

你會更值錢!

2010年,有一件事情讓我矛盾了很久,就是要不要賣我持有的股票。賣股票不是我對公司信心下降,相反是要告訴員工,你更加努力的話你會更值錢。如果你今天賣股票掙點錢,你家人會對你感恩,你會覺得公司對社會影響很大。

我不需要這個錢,但是為什麼要賣?我必須做這件事情,我不想讓我的員工覺得,馬總沒賣而大家就不能賣,我要讓員工知道,這家公司是值錢的。

沒想到我把股票賣了以後,阿里巴巴股票就沒好過,不過我相信會好起來的。我希望給員工傳遞一個信息,就是我們的股票是開放的,讓更多人參與,讓更多人理解這就是一個股票,大家如果被綁架,被綁架的人能跳到明天嗎?不能!我個人的看法是,2009年很痛苦,但是我心安理得,我也希望今後大家理解那些真正的原因。

做舒服的企業比做強做大更重要。

做舒服的企業更重要

企業為什麼一定要做強?為什麼要做大?我認為企業要做好做舒服了,做舒服的企業,做好的企業比什麼都重要。什麼是好的企業,好的企業就是客戶滿意,員工幸福,股東覺得很放心,這樣的企業我覺得才是真正好的企業。其實我們覺得做大有大的難受。養公司跟養兒子沒有什麼區別,不是多生幾個兒子就會發財,一個糟兒子就能把你兩個好兒子所有的資產浪費得一塌糊塗,所以我希望大家不一定要做大。

小企業經常說,老闆大了,很多人會幫你做的,大了以後你不用幹了,我發現企業越大,我越累,孩子越大,擔心越多。你既然在路上就不要後悔,選擇了就去做,這是你在做企業的過程中,在路上一定有的經歷。

總裁日記 總裁日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