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位名稱
總制司![總制司](/img/1/4cd/cGcq5CNwQzLwAzLw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官位由來
宋官署名。紹興五年(1135)置。掌御收頭子錢、耆戶長庸錢、抵當四分息錢、轉運司移用錢、勘合朱墨錢、常平司七分錢、人戶合零就整二稅錢、免役一分寬剩錢等苛雜捐稅,統稱總制錢。
總制司,宋代官署名。紹興五年(1135)置。
宋官署名。紹興五年(1135)置。掌御收頭子錢、耆戶長庸錢、抵當四分息錢、轉運司移用錢、勘合朱墨錢、常平司七分錢、人戶合零就整二稅錢、免役一分寬剩錢等苛雜捐稅,統稱總制錢。
西漢三公中國古代朝廷中最尊顯的三個官職的合稱。周代已有此詞,西漢今文經學家據《尚書大傳》、《禮記》等書以為三公指司馬、司徒、司空(見三有事)。古文經學家...
引證詳解 起源 各朝的三司古稱“司空原”的司空山,在安徽岳西城西四十公里的店前冶溪兩鎮交界區。據《太湖縣誌》記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載:世傳周朝“淳于司空居此”,山因之得名。山上有...
特色 氣候特點 著名八景 歷史文化 旅遊指南喬司街道地處杭州市中心城區的東郊,餘杭區南大門。南臨杭州江乾區九堡鎮,東靠下沙經濟開發區和浙江省喬司監獄、海寧市,餘杭區南苑街道,西與江乾區筧橋、丁蘭街...
歷史沿革 地理位置 行政區劃 公共運輸 喬司傳統司禮監,明朝內廷管理宦官與宮內事務的“十二監”之一。有提督、掌印、秉筆、隨堂等太監。提督太監掌督理皇城內一切禮儀。刑名及管理當差、聽事各役。由於明代胡惟...
歷史沿革 組織結構 參政範圍 參政途徑 歷史影響保甲制是始於宋代王安石變法時期的一種軍事制度,明、清兩代有類似設定。1934年,國民黨政府將保甲制在它的統治區內全面推行。
歷史起源 歷史發展 軍事管制 保甲制度 歷史實質行省制是13世紀以來中國的主要行政模式,起源於元朝,明清兩朝得到發展,最終影響了現代中國的行政體制。 蒙古族在大蒙古國時期,燕京、別失八里、阿母河三斷事...
發展歷程 目的和作用 職能作用 大而不專司前鎮十分注重科技創新發展,全鎮有4家成為“廣東省民營科技企業”,僅去年司前鎮企業共申請專利241件,授權專利69件,鎮裡共有產品商標168件,其中不銹...
概況 歷史沿革 亮點特搜 基礎設施 特色經濟六局二十四司通常指管理宮廷事務的機構。《隋書。后妃傳序》:“開皇二年又采漢、晉舊儀,置六尚、六司、六典,遞相統攝,以掌宮掖之政。一曰尚宮,掌導引皇后及閨...
簡介 隋制六局 唐制六局 明制六局司鋪鄉地處江西省上饒市橫峯縣東南部,有橫峰東大門之稱,東界上饒縣,南鄰鉛山縣,西接蓮荷鄉,北靠港邊鄉,鄉政府駐地古樓村,距橫峯縣縣城13公里,離上饒市2...
城鎮綜述 所轄村屯 工業經濟 自然景觀 民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