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縮表,即資產負債表縮小,簡稱縮表。我們簡稱縮表的時候不需要註明是負債縮小還是資產縮小,資產負債表是同增同減的。只需要註明是擴表還是縮表即可。
美聯儲縮表政策
縮表例子:
2016年5月17日,紐約聯儲在當地時間的一份聲明中稱,將於5月24~25日和6月1日合計出售4億美元的國債和機構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美聯儲通過直接拋售所持債券或停止到期債券再投資的方式,可實現對基礎貨幣的直接回收,相對於提高利率,是更為嚴厲的緊縮政策。
“縮表意味著‘釋放長期優質資產+回收投機性資金’,有助於增強金融體系的穩定性。”莫尼塔巨觀研究團隊認為,縮表能夠靈活影響長端利率,實現收益率曲線的無扭曲上移。有助於重塑美元信譽,降低美聯儲加息的負外部效應。還能向全球提供美元優質資產,有助於緩解歐洲、日本等國避險資產缺失的問題,減輕美聯儲加息對各貨幣寬鬆國家的衝擊。
2017年9月20日,美聯儲宣布將從10月開始啟動漸進式縮表,同時維持1%至1.25%的基準利率目標區間不變。
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聯儲不僅將聯邦基金利率降至接近零的超低水平,又先後通過三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購買大量美國國債和機構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大幅壓低長期利率,以促進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刺激美國經濟復甦。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的規模也從危機前的不到1萬億美元膨脹至目前的約4.5萬億美元。
美聯儲主席耶倫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將以可預測的方式逐步縮減。根據美聯儲的方案,從2017年10月開始,將停止將到期債券的本金所得全部再投資購買新債的做法,每個月允許100億美元的到期債券不進行再投資。這一金額將每季度增加100億美元,最高達到500億美元。目前還無法預測美聯儲資產負債表最終將縮減到何等規模,但普遍預期是不會回到金融危機前的水平。
2017年以來,美聯儲就加息前景始終和市場保持溝通,並於6月宣布了縮表意向。由於市場對縮表已有充分準備,無論是美國金融市場還是全球資本流動都並未受到明顯影響。
影響
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一是經濟成長下滑。世界銀行數據顯示(只公布了1960年以後的數據),1960年、1978年和2000年的縮表對全球當期的經濟成長影響不大,但隨後1~2年全球經濟成長出現下滑。二是全球物價上漲。1978年和2000年縮表後一年,全球CPI分別同比上漲7.7%、3.4%。三是資本流入差異較大。世界銀行數據顯示(只公布了1970年以後的數據),1978年縮表當年,高收入國家和中低收入國家FDI淨流入保持兩位數增長,但3年後分別大幅下滑19.47%、13.28%;2000年縮表當年,高收入國家、中低收入國家的FDI淨流入分別大幅下滑47.87%、8.55%。
對美國經濟的影響
一是對美國自身經濟中長期利好。除1930年和1978年外,美國經濟增速在其餘4次縮表(1920年只有工業增加值數據)當期出現不同程度下滑(1920年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27.9個百分點;1949年、1960年和1999年GDP同比分別下降4.6個、4.3個和0.6個百分點),但其後幾年的經濟均出現穩定增長。1920年和1978年的縮表對抑制惡性通脹產生正向影響(1920~1921年的CPI同比增速從15.6%降至-10.5%,1979~1983年的CPI同比增速從11.3%降至3.2%)。二是當期資本流入增長。從FDI淨流入來看,1978年和2000年縮表期間流入美國的FDI分別增長101.72%、11%(僅獲得1970年以來的數據)。三是資產價格下跌。除1949年縮表外,其餘5次縮表均造成縮表期間或縮表後短期股票價格大幅下降。四是美元指數短期平穩,但隨後上漲。1978年縮表後3年,美元指數(美元指數起始於1971年)出現攀升;2000年縮表後6個月,美元指數大幅上漲6.2%。
對中國的影響
由於美聯儲第五次縮表發生在我國改革開放初期,影響較小,因此主要分析2000年第六次縮表對我國產生的影響。
一是我國整體經濟總體運行平穩。經濟增速始終保持在8%左右,同時工業增加值也維持在8.6%以上,整體經濟成長比較穩定,CPI同比增速持續2年小幅增長,逐步向合理水平回歸。二是人民幣中期貶值和短期資本流出壓力凸顯。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在縮表前一年大幅下滑5.21%,縮表當期和一年後出現短暫增長,但隨後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又開始長達3年的下滑。我國FDI淨流入在縮表前一年和當期均出現下滑(增速分別為-11.42%、-0.09%)。三是上市公司市值持續下滑。美聯儲縮表後,我國上市公司市值增速大幅回落42.47個百分點,隨後市值持續2年下滑。四是利率倒掛加劇。縮表後美國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一直較我國高1.7個百分點左右,2002年5月中美利差更是接近2.77個百分點的較高水平,直到2002年9月開始縮小為0.7個百分點左右。
美國縮表前後我國貨幣政策變化情況。以2000年第六次縮表前後我國央行貨幣政策變化為例。縮表前,我國貨幣政策整體穩健但偏寬鬆。1996~1999年,人民銀行連續7次降息,存款、貸款平均利率累計分別下調5.73個、6.42個百分點。同時,1998年3月至1999年11月期間,人民銀行將存款準備金率從13%連續兩次下調至6%。此外,從1998年5月至1999年12月末,人民銀行在公開市場通過逆回購增加基礎貨幣2600多億元,占兩年基礎貨幣增加總額的85%。縮表後,貨幣政策出現較為明顯的變化,從前期穩健偏寬鬆向偏緊縮轉變。2000年縮表後,我國資本流出壓力增大,加上再貸款發放較多,當年人民銀行通過公開市場業務操作累計收回資金3112億元。同時,從2001年開始,先後9次下調境內外幣存款利率,但從2003年開始又連續8次提高人民幣存貸基準利率,直至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此外,2003年9月開始上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至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持續上調總計20次。
路徑
當前縮表的預期路徑。一是本次縮表啟動時點在2017年底至2018年中期。紐約聯儲主席Dudley認為,如果經濟符合預期,2017年晚些時候或者2018年某個時點應開始逐步讓證券到期、不再進行再投資。紐約聯儲2016年底的調查顯示,多數交易商預計美聯儲將於2018年中期開始縮表。二是縮表後的規模在2.5萬億~4萬億美元。美聯儲前主席伯南克認為,目前美聯儲最優的資產規模應該超過2.5萬億美元,未來10年內很可能接近4萬億美元或更多。三是或將採取以停止到期債權再投資的方式減持短期國債。2014年9月17日,美聯儲發布《貨幣政策正常化原則和計畫》,明確先加息、後縮表的貨幣政策回歸路徑。同時,明確表示將停止到期債權再投資,而不會直接拋售MBS。美銀美林經濟學家BrianSmedley認為,國債是最可能的工具,美聯儲會通過每周減持40億~50億美元的短期國債來縮表。四是縮表的進程或將非常緩慢。JP摩根經濟學家MichalFeroli認為,美聯儲將從2018年開始縮表,但是要到2024年才會減持5000億美元,進而達到最優資產規模。
對中國的啟示
一是結合我國經濟復甦進程和通脹走勢,積極研究我國縮表路徑、方式和策略。準確把握縮表時點,待實體經濟確定恢復上行,通脹壓力開始凸顯的時候進行,以免對經濟復甦造成下行壓力。二是適時推出縮表計畫,引導預期。可嘗試加息先行,再推出縮表計畫,待時機成熟後執行。三是調整資產結構,儲備縮表資產工具。我國央行主要資產是外匯占款,而非國債和企業債券,考慮到結售匯制度安排,我國央行主動縮表的操作空間有限,需在外匯占款不斷下降的同時適時增持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政府債券和黃金。四是加強政策儲備,密切關注美國縮表對我國資本流動、人民幣匯率等方面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