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大洋山,原名大蟬山。蟬,古越方言字,田地之意。大蟬山中有石亭、田蟬、鳥外、高宅四大畈,田地萬餘畝,連亘十幾里,大蟬山因此而得名。解放後,文化普及,崇尚簡化,蟬洋同音,洋字婦幼皆識,因此,以大洋取代了大蟬。山中主要是花崗岩,地質上屬白堊紀的侵入岩。它由熾熱的火山岩漿沿裂縫侵入,在近地表的情況下,冷卻而形成。經過一億多年的大自然水流沖刷,形成了類似黃山、華山、廬山的雄奇景色。明何鏜<括蒼匯記》:“大蟬山,在縣南一百四十里,界青田中,有七十二洞,峻絕幽邃”,是仙都風景名勝區的主要景區之一。大洋山景區大體可分為大洋山、大洋湖、蚊坑、漕頭的四個景點。大洋山山高林密,藏龍臥虎,多風塵俠客;宋忠烈侯王達,駙馬潘尹節,反元義軍首領杜仲光,抗清義軍主將王茂之、張日新,都在山中留下活動的足跡。
環境
大洋山,常年雲霧繚繞,林木茂盛,氣候宜人,是人們探林海、觀日出、賞杜鵑、避酷暑的最理想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