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雜麥168

綿雜麥168

該品種符合國家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長江上游冬麥區的四川(川北山區除外)、重慶、貴州、雲南昆明和曲靖地區、陝西漢中地區、湖北襄樊地區、甘肅南部種植。春性,中熟,全生育期185天左右。幼苗半直立,分櫱力較強,葉片較窄,生長勢旺。株高92厘米左右,植株略開張。穗層整齊,結實性好。穗長方形,長芒,白殼,紅粒,籽粒半角質,均勻、飽滿。

基本信息

審定編號:國審麥2007003
品種名稱:綿雜麥168
選育單位:綿陽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MTS-1×MR-168

特徵特性

春性,中熟,全生育期185天左右。幼苗半直立,分櫱力較強,葉片較窄,生長勢旺。株高92厘米左右,植株略開張。穗層整齊,結實性好。穗長方形,長芒,白殼,紅粒,籽粒半角質,均勻、飽滿。平均畝穗數24.7萬穗,穗粒數46.0粒,千粒重42.0克。抗倒力較弱。抗病性鑑定:條鏽病免疫,中感赤霉病、稈鏽病,高感葉鏽病、白粉病。2006年、2007年分別測定混合樣:容重782克/升、782克/升,蛋白質(乾基)含量12.54%、12.59%,濕麵筋含量24.1%、25.1%,沉降值22.3毫升、26.0毫升,吸水率54.4%、55.0%,穩定時間2.8分鐘、2.6分鐘,最大抗延阻力283E.U、275E.U,延伸性15.9厘米、16.2厘米,拉伸面積63.1平方厘米、62.8平方厘米。

產量表現

2005~2006年度參加長江上游冬麥組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423.4公斤,比對照川麥107增產14.7%。2006~2007年度續試,平均畝產416.6公斤,比對照川麥107增產10.6%。2006~2007年度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09.7公斤,比當地對照品種增產增產15.12%。

栽培要點

立冬前後播種,每畝適宜基本苗10萬~14萬苗,在較高肥水條件下栽培。注意防倒伏。

審定意見

該品種符合國家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長江上游冬麥區的四川(川北山區除外)、重慶貴州雲南昆明和曲靖地區、陝西漢中地區、湖北襄樊地區、甘肅南部種植。

選育單位

四川省綿陽市農業科學研究所,是從事農作物新品種選育和新技術研究與開發的綜合性農業科研單位。現有職工217人,127名在職職工中,有73名科技人員,其中高中級專家51人,占幹部數的70%;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專家8人、省優專家1人,市級拔尖人材2人;碩士研究生、博士生14人。有小麥、水稻、玉米、油菜、紅薯、棉花新品種選育、生物技術,2003年新增設西、甜瓜育種及牧草引種研究等12個專業。為主動服務於區域經濟發展及農業科技進步奠定了基礎。 1996-2000年間,該所是農業部小麥原種基地、國家小麥改良中心綿陽分中心承擔單位、四川省水稻原大街小巷基地和國家、省、市農業科技攻關項目的重點承擔單位。2001年起,在小麥進入國家“863”計畫之後,2002年水稻、雜交小麥又得到“863”計畫支持;同時油菜、玉米成功獲得罪家後補助。至此,該所小麥、水稻、油菜、玉米四大作物順利進入國家攻關。以國家小麥分中心建設項目、農業綜合開發良種推廣項目、“863”計畫、國家後補助項目、跨越計畫項目、逐業結構高速項目等一系列國家重大項目的實施為標誌,顯示出該所強勁的綜合科研實力,科研水平已經進入國家隊的先進行列。 作為四川省唯一承擔省六大作物育種攻關項目的地市級研究單位,1996-2002年共育成並審定水麥、水稻育苗、油菜、紅薯、棉花六大作物新品種56個;公2001-2002兩年育成品種23個。發表科研論文200多篇,獲科技進步成果獎勵34項。擁有自主品種權屬的新品種16個。機關報技術成果鑑定在四川省及全國近20個省市推廣3.4億畝,機關報增社會經濟效益128億元,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為農民增產增收、社會穩定、保證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