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的未來

網際網路的未來

《網際網路的未來》是2011年東方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齊特林。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喬納森·齊特林,牛津大學網際網路治理和管理規則方面的教授,他也是哈佛大學伯克曼網際網路及社會中心的共同創始人。他本科畢業於耶魯大學,主修認知科學與人工智慧,後在哈佛大學獲得法律博士和公共管理碩士學位。現在英國牛津和美國麻省劍橋兩地居住。

內容簡介

在這本對網際網路的未來敲響警鐘的鴻篇巨著中,喬納森?齊特林向我們展示了網際網路是如何慢慢走向毀滅的邊緣。這種毀滅,正來自於網際網路本身所取得的輝煌。當然,他也總結出了讓網際網路避免走入毀滅邊緣的一些方法。

網際網路已經無處不在,我們幾乎不會去多想網際網路的未來。但網際網路的脆弱也大大出乎我們的意料,正隨時遭受到威脅。一個瀕於險境的網際網路,該何去何從?齊特林用精彩的筆法,回顧了PC和網際網路興起的歷史,揭示了兩者是如何產生“自我繁殖特性”,以及它們是如何從其他地方不加過濾地吸收各種驅動網際網路發展特性的能力。齊特林認為,可自我繁殖特性是網際網路用戶獲得的最大好處:我們可自由地與其他人溝通和交流,並獲得諸多不可預料機會的眷顧。

然而,不斷增多的安全威脅,比如病毒、惡意軟體和對隱私的侵犯等,卻在慢慢把我們帶入一個以“被鎖定”的設備為代表的全新困境,我們無法對這些設備進行任何修改,只有這些設備的製造商才保留修改的權利。比如iPod、iPhone,Xbox和Tivo等,它們給PC設備的自我繁殖特性,蒙上了一層陰影。

被鎖定了的設備具有一些與眾不同且無比麻煩的特性。這些功能實際上在一些領域套用得很廣,但以比較隱蔽的方式呈現:比如汽車GPS導航系統,可能會被改裝成一個偷聽裝置,竊聽開車者說的話。而數字視頻播放器也可能被要求遠程刪除用戶在家裡錄下的內容。新的Web2.0平台網站,比如Google的混搭技術網站和Facebook早已名聲在外,不光它們自己的應用程式,即使外部開發者編寫的程式,同樣也可以從一個中心控制源對其進行監視和控制。

喬納森·齊特林認為,必須保護好網際網路的可繁殖性。本書向我們展示了,通過新的技術方法和新的行為方式,我們完全可以做得到。

目錄

譯者序

引言

第一部分 可繁殖網路的興起和停滯

第一章 盒子的戰爭

第二章 網路的戰爭

第三章 網路安全與自我繁殖的兩難

第二部分 停滯之後

第四章 自我繁殖系統的模式

第五章 受縛的封閉設備、服務即軟體,以及完美的執行

第六章 維基百科的教訓

第三部分 解決方案

第七章 阻止網際網路的未來:自我繁殖網路的穩固

第八章 對付自我繁殖網路未來的策略

第九章 直面自我繁殖網路的風險:隱私2.0

結語

致謝

媒體評論

在日常生活中,將無處不在的網際網路視為理所當然的我們,都應該好好看看這本書。這是一本具有卓越研究價值和高度趣味性的好書。齊特林的分析具有一流水準,現代社會各個領域的領導者,都能從中獲得教益。 ——克勞斯·施瓦布博士 世界經濟論壇執行主席和創始人

這本書意義非凡。它定下了網際網路未來大討論的基調。這種未來並不樂觀,本書絕對值得一讀。 ——勞倫斯·萊斯格《自由文化》和《思想的未來》作者

喬納森·齊特林開創了先河——他從大局入手,用動人的筆法,巧妙地挖掘出維基百科以及網際網路之所以成功的魔力。想要挽救網際網路的未來,您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趕緊關掉筆記本電腦,打開這本書,好好讀下去。 ——吉米·威爾斯 維基百科創始人

試讀章節

第一部分 可繁殖網路的興起和停滯

如今,網際網路已經不是建立一個網路的唯一途徑。 在20世紀90年代,網際網路在主流圈子中J哨無聲息地流行起來,網路主要由一些互相競爭的私企巨頭們所部署,比如美國線上(AOL)、CompuServe以及Prodigy等。 Tech-norati網站曾經下過一個賭注,賭一賭哪家巨頭最終會打敗另外一些巨頭。這個賭局認為,很明顯可以想像出,私有網路會跟各不相干的私有電話網路一樣獲得發展,即市場上會產生一個幸運兒。 因為電話網路發展的結果是,某個人的桌子上,可能同時會需要幾部不同顏色的電話。這場賭局的結果卻出人意料,沒有一個賭贏了。 儘管曾獲得過數百萬用戶,這些私有網路還是慢慢滅絕了。 它們都被一個由政府研究人員和計算機科學家所創建的網路所打敗,這個網路不需要什麼CEO,也沒有什麼商業計畫書,不需要固定的付費用戶,更不用對上面的內容投資,積累用戶也無需花很多錢。

網際網路的創建者壓根兒就沒想過,要為滿足主流和權威的眼光來設計他們的網路。相反,沒有人料想到網際網路會取得如此成功,這也是其之所以成功的關鍵因素。 網際網路在大面積流行之前很多年,一直可以不受打擾、有系統地發展。脫離於那些緊盯著網際網路看,但又將信將疑的一群人的視野之外,這些人對網際網路能發展成多大持懷疑態度,這也給了網際網路發展的空間。

本書的第一部分主要跟蹤中心化的私有網路和網際網路之間的戰爭,還包括了類似於智慧型打字機等專用信息設備和通用個人計算機之間的戰爭,並提煉出了引領網際網路和個人計算機得以最終獲勝的一些特點。

在今天,那些使得網際網路和個人計算機獲得成功的同樣的特點,卻慢慢導致了這兩者的猶豫不前。 當今網際網路技術越來越普遍,一切變得萬事俱備,已經和以前原始而混亂的設計完全不同。 這種原始和混亂,恰恰是現代信息革命得以興起的原因。 這是一股反對創新的力量,將推動主流用戶慢慢遠離可繁殖的網際網路,變得不再創新,不再具有破壞性。 相反,越來越設備化了的網路,則吸收了當今網際網路的一些最強大的功能,並大大限制了其創新能力。並且,不管是好是壞,都提高了其可調節能力。一個更富吸引力和更有力量的私有網路和信息設備,正在期待著第二回合的較量。 如果與網際網路和個人計算機相關的問題還沒有找到,在不影響我們對當今信息生態系統的迷戀的前提下,一套並不高明的解決方案,可能會被用來解決這個問題。網際網路的歷史之光照耀在未來的各種可能身上,理解這一點有助於幫助我們意識到並避免走入死胡同的窘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