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通常對一個網路管理系統需要定義以下內容。
(1)系統的功能。即一個網路管理系統應具有哪些功能。
(2)網路資源的表示。網路管理很大一部分是對網路中資源的管理。網路中的資源就是指網路中的硬體、軟體以及所提供的服務等。而一個網路管理系統必須在系統中將它們表示出來,才能對其進行管理。
(3)網路管理信息的表示。網路管理系統對網路的管理主要靠系統中網路管理信息的傳遞來實現。網路管理信息應如何表示,怎樣傳遞,傳送的協定是什麼,這都是一個網路管理系統必須考慮的問題。
(4)系統的結構。即網路管理系統的結構是怎樣的。
所以說,網路管理包括對硬體、軟體和人力的使用、綜合與協調,以便對網路資源進行監視、測試、配置、分析、評價和控制,這樣就能以合理的價格滿足網路的一些需求,如實時運行性能、服務質量等。網路管理常簡稱為網管。
結構
關於如何建立有效的網路管理結構,目前有三種主要的方法:第一種是建立一個管理整個網路的集中系統:第二種是建立一個分布在網路中的系統;第三種方法把前兩種方法結合在一個層次型系統中。
集中式結構是由一個大系統去運行大部分所需應用程式,運行在管理系統中的每個應用程式都將把信,宦、存儲在位於網路中心的同一資料庫中。
在分散式結構中,幾個對等網路管理系統同時運行在計算機網路中。在這種體制下,每一個系統可以管理網路的一個特定部分。例如,在一個大的遍布世界的網路中,一個系統可能管理美國,另一個管理歐洲,第三個管理遠東。而且,可以由不同的系統管理不同類型的網路設備,並不一定要求其結構在地理上是分布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在這種方法中系統的處理是分布化的,但通常需要一個中心資料庫進行信息存儲。
第三種可能的結構是將集中式和分散式的方法合併到一個層次形的系統中。集中方案中的中心繫統仍然存在於層次的根部,它用來收集所有的必要信息並且允許來自網路各處的訪問。然後,通過從分散式結構中建立對等系統,中心繫統授權網路管理予系統作為代表,這些子系統完成層次中子節點的功能。這種方法為構造一個網路管理系統結構提供了許多靈活選擇。
組成
網路管理系統主要包括四大部分:至少一個網路管理站(Manager)、多個被管代理(Agent)、網管協定(如SNMP、CMIP),以及至少一個網管信息庫(MIB)。
網路管理站一般是一個設備,也可以是共享系統的一個能力。管理站駐留在網路管理的伺服器上,實施網路管理功能。它被作為網路管理員與網路管理系統的接口。
在網路管理系統中,主機、網橋、路由器及集線器可作為被管代理工作。被管代理對來自管理站的信息請求和動作請求進行應答,並異步地為管理站報告一些意外事件。它常駐留在被管理的網路設備上,配合網路管理。
在網路管理系統中,網路資源常被表示為對象。所謂對象,是指一個表示被管資源某一方面的數據變數。對象的集合被稱為管理信息信息庫(MIB)。MIB主要用來存儲網路管理信息,它能夠被網路管理站和被管代理共享。
管理站和被管代理的信息交換是通過SNMP來實現。
性能指標
網路管理系統的性能指標是進行網路設計和功能驗收的基礎,同時也是針對不同網路管理系統進行比較的標準。
網路管理系統的性能指標一般分為兩類:通用指標和專用指標。
通用指標主要是指計算機套用系統的一些通用指標,如可靠性和可維護性等。
專用指標是指與網路管理有關的指標,下面簡單加以介紹。
1.網路管理功能的覆蓋程度
網路管理功能是一個網路管理系統的基本指標。通常用管理功能的覆蓋程度來衡量一個網路系統管理的功能。例如,對網路通信系統的管理,對網路結點設備的管理,對網路運行與維護的管理,對網路安全的管理,等等。
2.網路管理協定的支持程度
網路管理協定是網路管理系統及其相關設備互連的基礎。因此,網路管理系統對網路管理協定的支持程度是衡量一個網路管理系統互連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通常,用網路管理系統所支持的網路管理協定的數量來衡量網路管理協定的支持程度。
3.網路管理接口動態定義的程度
網路管理接口是網路管理系統和被管理系統進行交換的參考點,而網路管理系統從被管理系統獲得數據的數量和內容是網路管理系統網路管理質量的基礎。如果網路管理接El在系統使用後就固定下來,則網路管理系統從被管理系統取得數據的數量和內容就基本上固定了,因而網路管理系統管理質量就基本可以確定。如果網路管理接口在系統使用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範圍內進行網路管理接口的重新定義(通常稱為網路管理接口動態定義),就可以提高網路管理質量。因此,網路管理接口動態定義的程度可以作為衡量網路管理質量的指標。
4.網路管理的容量
容量是一個系統處理能力的重要指標。網路管理容量是指一個網路管理系統可以管理被管理系統的數量。
功能
隨著網路規模的擴大,接入主機的增多和複雜網路套用的開展.網路管理的重要性日益顯現,網路管理功能主要包括故障管理、計費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和安全管理;故障管理主要包括故障檢測、故障隔離和故障修復這j個方面。計費管理,基於己錄網路資源使用情況,並根據用戶使用網路資源的情況計算需要付出的費用。配置管理包括兩方面:一是統一對網路設備參數進行配置;二是為了使網路性能達到最優.採集、存儲配置時需要參考的數據。性能管理是指用戶通過塒網路運行及通信效率等系統性能進行評價,對網路運行狀態進行監測.發現性能瓶頸.經過重新對網路沒備進行配置.使網路維持服務所需要的性能的過程。安全管理保證數據的私有性,通過身份鑑別、接入控制等手段控制用戶對網路資源的訪問。另外,安全管理還包括密鑰分配.密鑰、安全日誌檢查、維護等功能。
設計原則
網路管理系統要為用戶提供一個方便友好的界面並實現所有的網路管理功能,因此,在實現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時應遵循以下準則:
>系統必須提供一個圖形界面,它可生成網路的層次性視圖,允許在不同層次之間的邏輯連線。它必須能夠理解在層次結構中的連線,以及它們與網路的性能和功能之問的聯繫。這樣的一個適合層次型結構的圖形界面,可以繪製網路拓撲圖以顯示當前的網路拓撲結構。
>最好提供一個關係資料庫接口,它可以存儲和檢索套用所需要的任何信息。許多網路管理套用都需要使用這類資料庫,如果沒有它,系統就不能有效地實現配置管理和計費管理,這些信息可被集中保存,並提供歷史數據和當前數據。
>系統必須提供從所有相關網路設備中收集數據的手段,最好通過使用單一的網路管理協定實現。
>系統必須易於擴充和客戶化。因為沒有一個網路管理系統能夠建立成包括所有的網路,因此系統必須便於增加網路管理者所需的套用和特點。
>系統必須提供跟蹤問題和事件的方法和手段。隨著網路規模和複雜性的提高,這種套用功能是非常有價值的。
>提供圖形化的分析工具,這樣管理者可以直觀地觀察到數據的變化情況。
發展趨勢
網路在不斷地發展,用戶的需求也在不斷地發展,因此網路管理系統也必須不斷地提高和發展。目前的發展趨勢包括幾個方而:
1.真實地反映出問題的所在
一個能夠反映真實問題的事件,勝過20個顯示問題徵兆的事件。當然,能夠真實地反映問題,不儀要求對網路仃很高的了解,而且要求網路管理系統有一些推理的能力。越來越多的公司在增加這個特點。
2.和系統管理集成在一起
隨著計算機網路的發展,計算機系統管理和網路管理之間的關係已經越來越密切了。因此,把他們集成在一起是一個重要的發展趨勢,這也是很多網路管理系統廠商正在做的。
3.基於Web
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網路管理系統不是已經變得支持Web了,就是正在計畫支持,這意味著在網路上的任何人,只要擁有Web瀏覽軟體,並且擁有適當的許可權,都可以從網路管理系統中瀏覽數據並做簡單的配置修改。
4.業務外包
自己建立管理系統的另一個方案是選擇一個網路管理公司,換句話說,就是外包所有或部分的管理任務。事實上這正在開始發生,而且至少有一些人認為它是網路管理上一個大的進步。